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生活 > 正文

深度反思:对标长投学堂3个月亏掉百万,成功为何难复制?

项目筹备

这个项目“XX学堂”暂且称之为A学堂。先来说一下做这个项目的原因。

2019年,一位朋友有金融方面的经验,打算共同做点事情,于是我们便把目光聚焦到在线理财教育这个领域。

在深入分析了包括长投学堂等相关公司的模式之后,当时讨论这个模式是可以复制的,而且壁垒也没有那么高,项目可以很快就上线。

我们最终将COPY的对象聚焦在长投学堂,毕竟长投学堂是这个赛道的NO.1。 事实上,在当时,包括我们的A学堂在内,还有一批不少人也在COPY长投的模式。这种COPY,几乎是像素级的。

首先是搭建课程体系。

在进入自媒体时代之后,长投的课程主要以公众号和社群为主,最新的课程体系如下:

在初期,我们选取了入门、初级、进阶高级,以及保险和开源的课程,其他课程等后续再决定要不要上线。

确定完课程之后,通过技术手段,将这些课程的音频弄下来。然后再重新整理录制。

后来发现,长投的音频课程早已有人在网络上进行售卖,价格非常便宜,只有几十元。不过,音频质量一般。

其次,是社群课程。

长投学堂的课程,除了音频之外,社群课程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社群课程的运营,长投已经形成了一套十分完整的运营体系。

1、人员架构:主要分为班班、学姐学长、督导三个人设(这个地方,涉及到长投十分重要的环节,即分销体系,这个后面会详细讲解。)

2、人员职能:上述3人的主要职能分别为社群课程讲解、现身说法、课程效果监督

3、课程内容:很多人以为社群课程是非常个性化的。事实上,恰恰相反,长投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套固定的话术,这样才能大规模复制。(这个地方,也和分销体系有关联,后面一并说。)

(小白训练营分为学习群和交流群,更有助于管理)

社群课程的时间跨度,从开营到最后毕业时间,平均要2个星期。

由于社群课程的内容量十分大,每门课程的每日运营时间平均都要几个小时,整个课程的跨度又将近2个星期。整理起来还是比较麻烦,这个过程花费了不少时间。

最后一个环节,技术平台搭建。

现在几乎所有的在线教育,都以服务号和自有APP为主,长投也是如此。我们先从服务号为主,搭建这个技术平台。

表面来看,这是一个理财学习平台。但是,这个平台搭建的模块,包括了教研模块、课程模块、会员模块、财务模块以及分销模块等大致5个模块(并非绝对)。

前4个模块,技术那边搭建起来并不难,速度也比较快。

而分销模块,我们则十分谨慎。这是长投的精髓,因为长投本质上就是一个可以无限拉人头的学习组织,学员在购买完一定金额的课程之后,通过考核,即可晋身为班班,与团队共同享受以后的新学员加入而产生的收益,如此循环反复。(但和传销有本质的区别)

(实习助教在引导小白用户加入兼职,前提是要买进阶课,实际上是一个销售过程)

有人可能说,不是命令禁止多级分销吗,长投怎么敢这么做。长投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对于这个分析体系的完美搭建。

一方面是利用不同的公司主体,避免直接形成3级分销的财务往来;另一方面,新学员的加入,也并非由原来的人拉进来,彼此是服务关系。但是,每一个晋升为班班的新学员,本质上都是这个人头组织里的一员。

因此,分析体系这块,我们决定等后续一旦起量之后,再确定如何做。

长投的独到之处

长投之所以能够成为在线理财教育的领头羊,不是没有原因。除了和整个理财教育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之外,长投建立起来的整套运营体系,基本是成为了标杆,几乎90%以上的后来者,都是按照这个运营体系来。换句话说,相当于是长投建立起了行业运营的标准。

那么,长投的这套运营体系,究竟有何独到之处?

1、课程体系标准化、精简化

我在前面罗列了长投的课程体系,现在大家可以看到,一共也就15门课程,也就是15个SKU,当产品的最高售价也仅仅千元。但是长投的年营收已经过亿了,是不是很NB?不过,课程收入只是长投的营收一部分,关于长投营收构成的内容,本文后面再讲。

长投的课程以前可不是这样,我们再来看看长投以前的课程是怎样构成的。

(注:以下关于长投早前课程的分析内容部分,来源于公众号“ 花爷梦呓换酒钱”,特此注明。)

早期在豆瓣,长投学堂的课程单一,价格从88元到200多元不等。

有了自己网站之后,长投学堂扩展了22门课程,仅我们从网站爬到的部分数据,总销量竟然高达5226.5万元!

根据课程价格的区间,22门课很明显的分成了三类:

a. 200元以下入门课程15门,累积销售14.2万份,营收超过1257万元,卖的最好的是88元的《新理财入门课》。

b. 500-1000元进阶课程6门,累积销售近5万份,营收近3900万,基本都是股票、基金和保险的进阶课程。

C. 38880元的高级私塾课一门,销售28份,营收108万。

(引用部分结束)

可以看出来,长投的课程有很大变化:

一方面是精简了课程数量,优化了课程名称。以前的课程里,如巴菲特比率、权证凶猛这样的课程,即使到现在,乍一看也会比较迷惑。

有意向的用户,也可能不知道该优先报名哪个。

你再看现在的课程名称,全部以“股票、基金”为核心,按照初级、进阶、高级三个维度进行命名,非常简洁易懂,用户一看就明白你的课程逻辑。

更重要的是,最新的课程体系,让用户感觉到一步步成长的清晰路径。

另一方面,长投在优化课程之后,让课程体系变得标准化。

标准化的最大好处就是可复制,只有可复制,才能做到大规模分销。以前的课程种类比较多,需要对应的讲师去教学,而且要对课程有所了解。

在标准化之后,只需要将全部的教学资源集中到股票与基金的课程上就好。即使是只有一点点基础的新人,成为了讲师,按照标准化的教学话术脚本就好。

可以说,将课程标准化,是长投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不但有利于大规模分销,还能够提高销售转化。

2、引流的小白课,为什么只卖9元?

长投学堂的流量体系是一个倒三角形,流量抓手主要是售价为9元的小白理财课程,以微信为主,以及抖音等渠道进行投放引流。

这个小白理财课程,其他一些同行有不同的售价,5元、6元、8元等价格都有,甚至也有通过删减章节,保留一小部分,直接免费。

然而,长投始终坚持只卖9元,为什么这个定价是9元呢?

本质上,课程也是商品,只是虚拟商品。商品定价9元,是不是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没错,淘宝、拼多多很多特价商品,都是9元或者9.9元,在你的印象中,已经有了便宜的印象。

更何况,这个课程前后一共持续14天,实在是太超值了。

至于为何不卖的更低,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过滤”目标用户人群。如果低于9元,这个课程可能让用户感觉太便宜,即使购买了,也未必会认真学习;如果定价9元,潜在用户感觉还是高,恨不得直接送我得了。这样的用户,即使听了课程,也难以进行有效转化。

不可能指望这些用户,还能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单价更高的进阶课程。

3、分销体系的高明之处

长投的分销体系,前面讲了一些。关于如何运作背后不同的公司主体关系,来避免多级分销这个大坑,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毕竟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

下面,我来说说长投这个分销体系,在前端是如何运作的。

先来看一下这个路径:

长投这个分销体系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但避免了传销的多级拉人头方式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助教长达3-4个月的实习期,为长投源源不断提供了大量长期的免费人力资源,这一点非常厉害。

说说长投的收入构成

前面讲过,长投的课程销售年收入有3900万,实际上,最近几年的课程收入更高。

But,课程正式长投收入的一部分,长投还有一个占比非常高的隐性收入——佣金提成。

大家都知道,长投的主打课程就是股票、基金、保险课程。

事实上,长投在销售课程过程中,还会引导小白用户开通股票基金交易账户,提供理财产品建议,以及推销保险产品,这些所带来的分佣提成非常可观。

长投的收入构成,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根据个人所了解到的情况,长投在保险上的佣金收入,非常惊人,甚至是超过了课程收入。

在保险、股票、基金这几个领域,长投都有固定的合作伙伴,只需要将流量进行高效率转化即可。后端的工作,则又合作伙伴来完成。

后端这块,国内已经有几家保险和证券公司,从佣金比例、服务流程再到Saas平台, 做的已经非常完善。具体是哪几家,这里就不剧透了。

对于失败的几点反思

关于长投的商业模式,已经基本分析完毕。在做这个项目之前,我也看了一些分析长投的文章,更多是从运营的角度,对长投进行复盘。相当于了解了“术”。

然而,长投背后的逻辑,相当于“道”的部分,等到真正实操时,才有更深的体会。

有人可能会问了,既然已经把长投的商业模式摸清楚了,那么,为什么失败了?长投为何难以复制?

我想,每一个失败的项目,都有自己的原因,这里仅仅说一下我们失败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也拥有一定的共性。

1、构建起了一个流量壁垒

在线教育这个赛道,包括K12在线,最近几年可以说是继现金贷之后,广告投放最多的领域之一。

一位在广告公司的朋友透露,他们公司的年营收几十亿,其中在线教育的客户,贡献了至少一半以上。由此可见一斑。

下图是长投过去的月度微信投放统计,这仅仅统计了当月的一部分。

根据投放的微信大号数量,大致测算了一下,仅微信月度的投放费用就至少数百万级别。(如果算上其他渠道,应该更多)

除了微信之外,抖音也是最为重要的投放渠道。 抖音获取一个用户的手机号,成本大概在50-80元,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则在150-200元左。这个数据,是据称与长投、微淼等合作的机构商务人员提供的,还算是比较靠谱。

不过,长投在抖音的投放,未能估算出来。

总的来说,长投必须通过大规模的投放,获得足够的小白用户,然后进行层级转化,形成一个流量漏斗。

有了这样一个完整的漏洞模型,对于投放的考核,自然就是在ROI了。ROI如果低于预期数值,整个的收入模型就无法维持。据此,可以不断优化投放策略和投放规模。

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前后投入了将近百万来获取流量,然而,ROI始终达不到预期,这个模型无法实现盈利,无奈只好放弃。

反观长投,从最初的豆瓣起家,到创始人水媚物语形成IP,再到如今的大规模投放,长投学堂已经在这个赛道,构建起来了流量门槛。

如果对比K12,这个市场投放费用规模微不足道,但是在线财商这个赛道,已经足以形成门槛了。

对于很多的抄袭者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或者即使有一定的资金,但是ROI一直无法达到盈利值,也很难持续运营下去。

2、谜一样的目标用户人群

都有哪些人会买这种理财小白课?

在项目准备之初,团队在经过和身边的人调查后都认为,目标用户人群是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典型的画像是收入低,渴望改变生活现状, 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以宝妈、初入职场者以及工作多年工资收入低的这三大人群为主。

事实是这样吗?

在我们进行种子用户获取的初期,通过发红包以及裂变的方式,将推广的触角伸向了身边老家农村的亲戚朋友。

然而,我们发现,市场教育成本太高了,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和他们解释,这个做什么的。

一听说是上课,虽然能赚钱,很多人最后还是没有兴趣。即使报名参与了,通过后台分析其听课行为,发现活跃度也非常低。

在不断试错之后,我们认为是终于找到了 真正的目标用户人群。

他们更多聚集在一二三线城市,对于互联网并不陌生,拥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收入中下水平,一部分人还有过理财行为。他们才是这些课程的购买主力人群。

至于保险产品的购买人群,在地域分布上,的确是更为广泛,但是必然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对家庭收入拥有一定的支配权。

另外,从长投复投的微信大号类型来看,情感类、两性类、娱乐类以及职场类的复投率最高,说明这些账号的粉丝,拥有更强的购买意愿。

总的来说,要想找到目标用户人群并不容易。

3、没有差异化的竞争模式

这个项目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在COPY长投,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放眼这个赛道,能够与长投学堂相提并论的几家,除了简七、微淼之外,其他的规模和影响力都大大不如。

简七虽然也是卖课,但是做的是理财管家模式,用户购买了简七的会员服务之后,会对会员的理财情况进行整体评估,然后给出投资建议。

简七走的是会员模式,粘性较之更强一些。

微淼的模式和长投更接近,但是微淼获取的流量渠道则在抖音上。除了抖音之外,微淼还有一个获取流量的重要手段——红包裂变。将拼多多的那套玩法,搬到自己的课程上,也非常有借鉴意义。

最后:

在线理财这个细分领域,这几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最大的魅力在于,一旦规模起来,将拥有非常可观的现金流。在线理财和其他在线教育一样,看似可以快速圈钱,实际上也是一个需要持续深耕,通过人设建立信任感,增加课程吸引力,高效获取用户,最终成就了今天的长投。

然而,这个赛道,终究只是一个现金流的生意,对于大部分的to B投资者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吸引力,搞私募和股权的专业人士不感兴趣,投行人士看不到未来可以爆发增长的巨大空间。

后来者要想讲个好故事,越来越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