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生活 > 正文

2023北京地区图书馆资源建设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6月19日,由《图书馆报》、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资源协调中心主办,法律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新华万维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与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委支持的2023北京地区图书馆资源建设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馆社融合:资源建设与服务效能提升”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出版社与图书馆的合作与交流,提升馆藏资源质量,提高服务效能,为图书馆界、出版发行界融合发展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切实推动馆配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论坛现场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刘小琴,法律出版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雪纯,法律出版社党委委员、副社长高顺贤,BALIS资源协调管理中心主任、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熊丽,《图书馆报》总编辑、新华万维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虎,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张娟,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邵敏出席论坛并致辞和进行主旨发言。 论坛由《图书馆报》副社长、新华万维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主持,来自北京地区图书馆界的70余位嘉宾出席了研讨会。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刘小琴 刘小琴在致辞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各类图书馆应当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要利用海量馆藏资源的优势,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系化构建提供文化内核的支撑。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馆社融合:资源建设与服务效能提升”,十分符合当下图书馆界与出版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当前,图书馆业与出版业的融合发展已然成为业界共识,馆社协同开展文化服务顺应时代发展之需。图书馆与出版社应进一步达成协同发展共识和意向,协同为读者用户提供优质知识解决方案或产品,实现馆社双方协作共赢。中国图书馆学会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协调和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深入挖掘行业潜能,激发全民阅读工作活力,持续提升阅读推广专业化水平,推动图书馆界全民阅读工作走实走深,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社会教育、文化传播主力军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添砖加瓦。 法律出版社党委委员、副社长高顺贤 高顺贤在致辞中表示,法律出版社历来重视馆配业务,与国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图书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业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近些年,法律社的法律学术著作、法律教材、法律实务、法律工具书和数字化知识服务等产品深受国内及海外图书馆的高度认可。根据馆配商相关数据显示,法律出版社在近三年馆配市场中的动销品种在法律类整体馆配市场中占据近四分之一的份额,新书品种占据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这样可喜的成绩得益于馆社双方的互相信任与通力合作,也充分说明馆社融合的重要意义。未来,法律社将着眼新时代法律出版高质量发展,持续关注与服务馆配事业,以“精细化营销、精准化定位、个性化服务”为宗旨,完善本地化服务,规范信息传递标准,提升信息流转速度,尤其在传统出版和数字资源整合方面,强化与国内知名服务商的深度合作,不断完善优化馆社融合机制,实现资源建设与服务效能的有效提升。 BALIS资源协调管理中心主任、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熊丽 熊丽在致辞中强调,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同时也是一项衡量高校教育资源的重要标志。如何有效提升图书等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优化馆藏资源结构,支撑学校教学科研是当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她表示,BALIS资源协调中心成立十多年以来,始终坚持守正创新,顺应高校图书馆需求,全面整合北京地区92所高校文献资源,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先后建成非书资料云服务平台、学科文献资源建设分析系统、数字资源集采平台。中心依托这3个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力图在部属和市属大学之间开展文献资源与服务的共建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中心每年还组织各成员馆与出版社、馆配商针对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大家所面临、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面向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各馆馆藏质量,助力各校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是中心仍需持续努力的方向。 《图书馆报》总编辑、新华万维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虎 袁虎在致辞中表示,随着馆社融合的逐步深入,具有天然同盟关系的图书馆界与出版界已然达成协同发展共识。面对后疫情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变,如何平衡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的占比,如何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效能是出版发行界、图书馆界要共同面临的挑战。多年来,新华书店总店《图书馆报》守初心、担使命,致力于为图书馆、出版社、馆配商搭建沟通与合作平台,为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的内容产品与服务,打造了一系列广受赞誉的品牌行业活动,极大地推动了馆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应有贡献。 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张娟 在主旨报告环节,张娟作了题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主旨报告,她从公共图书馆的时代背景、首都图书馆资源建设概况以及北京城市图书馆资源配置与服务三个方面阐释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馆应如何做好文献资源与服务。她表示,首都图书馆作为北京地方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中心馆,其文献资源建设应引领北京周边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参与并推动全国性乃至国际性馆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她指出,坐落于六环公园边的北京城市图书馆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是面向未来的新型公共图书馆。北京城市馆在满足大众阅读和学术研究基础上,注重智库和特色资源服务,以满足数量、质量、特色化、协调与分享四个方面的建设为文献资源配置的目标,依托现有馆藏文献,深度挖掘非遗、地方、艺术、古籍和少儿五类文献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传承,建成了非遗文献馆、艺术文献馆、古籍文献馆和少年儿童馆。每个馆根据特有的内容与资源建成相应的配套设施。此外,城市馆还打造了智能书架、无感借阅、智能桌面、元宇宙空间,实现真正的智慧化服务。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邵敏 邵敏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为题,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与大家分享了高校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方面的实践与成效。她认为,图书馆的学科资源建设要与学校的学科发展保持同步、争取超前布局;从文献资源结构、学科文献占有率、需求优先级、平衡性等各方面统筹规划,制定学科文献保障制度;提升一流学科领域文献的完整性、规模性及专题性,对发展前沿、研究热点、最新学术成果等资源加以关注和保障;充分重视不同学科领域对于文献的需求和使用差异。在服务用户方面,清华大学图书馆以其官网为依托,打造了图书及排行榜宣传推介、新书通报、整合揭示、科研支持、学科馆员、学习支持、信息计量、知识产权、科研管理、开发科学等特色栏目和资源。她指出,在加强“双一流”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要求,面向未来,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为师生提供贯穿科研全过程的配套知识服务;为学科建设、人才评估、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关注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对于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与挑战,进而找到图书馆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迎接这些挑战。 法律出版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雪纯 张雪纯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在国内法律类图书细分的馆配市场中法律出版社处于第一方阵和领先地位。目前法律出版社每年出版1200余种法律类新书,内容涵盖法律学术、法学教材、法律法规、法律文化、法律实务、法律工具书、法律普及读物及法律考试等品种,同时本着“纸电同步”的发展理念,建立了一系列数字平台和专业数据库,如有章阅读知识平台以及法宣数智融屏等数字化产品。法律出版社近年来不断推进、完善与馆配工作相关的服务体系,直接面向图书馆终端开展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与此同时,关于未授权数字化作品的使用界限、孤儿作品的使用、保护作品完整权、数据库产品如何给作者支付费用以及境外版权的保护期限等方面的问题,他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真知灼见。他认为,未来出版的格局将是纸质出版、数字出版、融合出版并行,并且随着阅读习惯和储存、传播方式的天然优势,数字出版尤其是个性化数字出版服务和数字平台垂直知识服务将在出版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