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姝漫游世界
疫情肆虐全球,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健康问题,也更急切地想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保险,以防万一。
这几个月总有朋友跟我说,“小姝,这段时间身边人都急着买了保险,家人天天催,我们也想赶紧买了。”
但买保险不是买衣服,不喜欢了可以扔掉。
保险是跟随一生的保护,不能一时冲动。
正所谓,跟风一时爽,入坑悔断肠。
那么,买保险需要注意哪些误区呢?
之前一次聚会,有位朋友很侥幸地跟我说:
“我体检查出来乳腺结节三期,以为买不了保险了,谁知道去年在朋友那,直接买,太幸运了。
”我问她,“保险顾问有帮你做健康申报吗?”
她说,“没有,好就好在不需要申报,直接投”。
我又说,“那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查出来你隐瞒病情怎么办?”
朋友愣住了。
据中国内地银保监会官方数据公布,2019年保险消费投诉案例总共约为9.37万件,较18年增长了5.95%,其中理赔纠纷37392件,占总投诉案件的75.14%。
这么高的数字怎么来的呢?
为什么好好的保险,理赔不下来?
大多是因为投保时【核保环节】的疏漏。
不负责任的保险顾问,为了想快速成单拿业绩,简化步骤,利用客户的侥幸心理,跳过重中之重的健康申报阶段。
看似轻松方便,殊不知给未来埋下隐患。
这买的不是保险,而是风险。
保险合同,是想要承保的个人,与具有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签订的对赌性协议,即用微弱的保费撬动大额的赔付,但前提是在保证保险公司完全知晓真实健康情况的条件下,这样的对赌才具备法律效应。
这是基本的概念,划重点:
保险公司不是慈善公司,而是商业性质的企业。既然他肯为微弱的保费,提供大额的理赔,那么就会去考量承保的情况是否具有风险,就一定会制定规则让投保人去遵守。
这个世上哪有那么多好事,吃到的甜头迟早是要还的。
担惊受怕几十年,有朝一日申请理赔,又被保险公司狠狠地拒赔,会是什么滋味?
那当初购买保险是买安心,还是给自己添堵呢?
既然能安安妥妥的办好保险,就不要把隐患留给以后,留给家人。
正常申报疾病,并不代表会被拒之门外。
香港保险对核保环节尤为详尽,看似刁难客户,目的却是为了能让投保人未来能顺顺利利拿到理赔,一劳永逸。
第一种情况:如果有病史,并已经康复,那便不会对保单有影响;
第二种情况:如果有病史,没有康复,则会根据严重情况,出单项不保或加保费的特别条件书,不会影响整张保单的承保。
这种情况也不必担心,随着疾病的康复,可以选择撤销单项不保和加保费的要求。
这样的操作反而督促投保人重视疾病,赶紧康复。
第三种情况:如果不保事项高达三项以上,或者有不明性质的病灶出现,保单才有可能被延迟投保。
相对来说,香港重疾险更加人性化。
有疾病史不可怕,一定要做好健康申报。
一旦有保险顾问信誓旦旦地说,咱这保险免体检免申报,不要犹豫,锤他。
前几天和老同学一起吃饭,她好奇的问我,“我们办公室几个同事都买了百万医疗,白菜的价格,未来能赔几百万,有了它什么保险都不用买了,这是真的吗?”
同学把百万医疗说得跟神似的,无所不能。
百万医疗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款医疗险。
医疗险的性质就是实报实销,一年保费保一年,住院了报销部分医疗费用。
1)低保费,高保额
2)可单独购买,无需捆绑主险
3)线上购买及理赔,方便快捷
看似完美的产品,是不是能满足所有的保障需求了?
那我们再来撕开它的外衣,详细解读下:
要知道,根据大数据的调查,发生重大疾病的时候,医院治疗费用仅占总费用的45%左右,治疗背后的开支,包括误工费、护理费、高额的后期康复费用,这些才是风险发生时的大头支出。仅有医疗报销是远远不够的。
百万医疗号称是能报销进口药,可是打开细则一看,对进口药的使用仍有较高的要求:
a. 跟住院疾病不相关的药不报
b. 超过住院治疗的正常剂量不报
c. 同等治疗效果,较贵的不报
前两条就不说了,留给大家去细品。
第三条就有点不讲道理了,即使是所谓报销进口药,但如果主观判断普通国产药和高价进口药效果相当,那么即使是高价进口药没有副作用且治疗更稳定的,你还是没有选择的权利。
但中国医疗的最大优势就是非常便宜,普通疾病根本达不到1万的治疗费用,所以想要用到这份百万医疗,也是十分困难的。
即使保险顾问鼓吹着保证续保,但一旦产品停售,就又面临重新投保问题,如果以往发生过理赔,或身体有疾病,就很难再次投保成功。
小病报销找百万医疗,大病保命找重疾险。
把每个风险都堵死在萌芽中。
总有年轻的客户,在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后,又担心自己离家远照顾不到父母,跑来找我咨询如何给父母买保险。
1) 保费高,可能会与保额形成倒挂
2) 身体方面有一些问题,存在拒保或者拒赔的可能
针对前者,随便拉一个内地重疾来看看:
通过基本信息可以看到,55岁的男性,投保30万保额,保费逼近6万,而5年下来的保费,其实和30万的保额相差无几。
时间的推进,非但没让保障加强,反而让这堵防火墙越来越单薄。
可能你会疑惑,这钱还不如放银行,买理财的本息都会比保额高。
不同年纪,不同情况,都会有相对应更优质的选择。
父母则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有选择性的填补自身的风险缺口。
1) 医疗险
2) 意外险
3) 人寿险(可含理财性质)
于此同时,香港重疾险产品中,低端单次保障的也适合为父母配置。
相较于内地,香港重疾险允许投保的年龄跨度大,最高可到65岁。
年龄跨度大的优势在于,保费年期可以拉长,从而每年保费就会低很多。
与此同时,因为保单含有分红并一直滚动进保额,保额不断上涨,也就不会存在保费保额倒挂的问题。
有次客户找我咨询,发给我一份超大容量的文件跟我说,“你看,他们这计划书多丰富啊,一次性能买这么多产品在一起,保障是不是更足,你们有类似的吗?”
我无奈的问他,“你还记得你要买什么吗?”
客户一顿,这时才恍然大悟。
拿款少儿产品来看,一个长列表,看似什么都有了。
看到这么长的列表是不是很惊讶?
究竟这份保险在保什么?
很多附加都是鸡肋产品,利用率很低,价格也比市场上贵。
看似什么都有的“大礼包”,却是样样都没怎么做好。
就好比,本来只想买个桌子,可是业务员把桌布、碗、筷子、杯子都打包起来卖给你。拿回家后,才发现乱七八糟的都和家装风格不配,单个儿拿出来也都马马虎虎,不是自己喜欢的。
捆绑销售正是利用消费者追求省心实惠的心理,狠狠地把手上杂七杂八的产品都打包卖出去。看似是双方获利,但如果捆绑的商品质量差、用处不大、不符合客户需求,那么吃亏的永远是消费者。
等到消费者反应过来的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白白为这些没多大用的摆设费心费利。
前段时间有位朋友让我帮她看一款产品,内地中*保*的一款分红型寿险,名曰金雪X。
她着急地说,四月底马上该第二年续保了,但是发现这款分红并不高,保额也不高,感觉自己被骗了,想要退保。
我拿到她的产品后一看,又是惯用的高收益幌子的分红产品。
朋友委屈地说,“之前明明说有5%的收益,但是发现并没有”。
我反问她,“保险顾问口中5%的收益,是哪里来的,有依据吗?保单合同上是否有明确标注5%收益的情况?”
她有点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回答。
大多数人在买分红类保险的时候,包括年金险,通常会被保险顾问带入一个误区,那就是高收益。
保险顾问会展示出一个漂亮的收益 (一般5%以上),但是最终的保单合同却丝毫不见高收益的痕迹,仅仅列出了基本收益或现金价值 (最多2.5%)。
即使是有不同收益情况的列表,但当你要提取这笔钱的时候,又会发生新的困扰,那就是降低收益率或收取提取税费。
这些提取要求都会保单细则会详细写出,但这些内容往往保险顾问不会讲,投保人也没有概念,等未来提取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入了个大坑。
一个是年金账户,另一个是万能账户。
想要提取,就必须把钱从万能账户转入年金账户,而转移的过程,收益率就消减了,好比说列出来5%的收益,一下子砍半到2.5%,这其中就是保险公司收取转移账户的钱。
钱不可能永远放在保险账户里不动,早晚想要取出来,但是一旦去提取,那就和所谓的高收益无缘,实际收益情况可能还没有银行理财产品高。
这就是分红型产品出现的严重Bug,无论保险顾问吹得多么高,都是要经历这样一般的减利洗礼。
其实他们也很冤。
试想下,如果保险公司分红产品的收益真那么高,人们还会把钱存银行吗?如果银行没有存款,怎么库存能力来放贷?如果放不了贷款,怎么向小老百姓收取高额的利息?又怎么促进房产销售?如果没有高价的房产,怎么维持漂亮的GDP?
政策下达,内地保险公司的分红类产品,收益不能高。保险公司也很无奈。
保险顾问也只能靠三寸不烂之舌,展示出漂亮的计划书,蒙蔽人们的双眼,但真实收益怎么样,他自己都不一定知道。
说到这里,其实也要为内地分红产品正下名。
咱们这里强调的是“高收益误区”,但并不代表分红产品就一无是处。
分红类保险产品,除了分红不是很够红,它还是有其他值得认可的功能,比如强制储蓄、控制消费欲、隔离风险、资产传承等优势。
我们要做的就是,去看分红型产品除了分红能力以外的功能和优势。
如果能认可它其他的优势,又对接到了自己的需求,那么分红型产品也不失为一项正确的选择。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坏产品,只有不适合你的。
保险的坑,隐藏于无形,今天先说常见的这么几个,咱们以后再慢慢聊。
随便做做而已,试试斗股这东西好不好玩,不用太认真。想少说几句还不行还得必须大于200字服气了,哪有那么多话要说,说那么多有用么?看多就是看多,莫非还需要解释看多的理由?多说无意[滴汗]莫非还要学唐僧把一件很简单的事反反复复的说说的别人都受不了还不罢休?那是不是就该挨P了,个人就认为建筑底部已成农尚也许会分一杯羹至于涨到多少或者跌到多少那就得走着看了,也许走着走着就散了[偷笑]尾盘整点金9银10值得期待,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