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生活 > 正文

大学生金融安全教育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大学生金融安全调查:超三成一知半解,近七成遇过信息泄露)

大学生金融安全教育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适合注重安全投资的投资方式() 参考答案: 购买国债 不受商家、消费者控制,多为电商、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创新线上平台”的消费返利模式是 参考答案: 第三方平台的消费返利模式 以下哪一项属于虚拟货币的避坑指南() 参考答案: 只买真正有区块链应用支撑的数字代币 ,2017年4月底,广州顺德两地警方在广东省公安厅()的统一指挥下成功收网,一举打掉“人人优益”公司 参考答案: 飓风行动 有些用人单位利用大学生群体对《劳动合同法》缺乏认识,维权意识不强在试用期上做文章,要么自行延长试用期的时间,要么在大学生提出辞职时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是在试用期结束后无故解雇毕业生。这属于以下哪种就业陷阱的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试用期陷阱 下列属于虚拟币诈骗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 以上都是 不收取入门费、不发展下线、不具有团队计酬,实质属于促销让利的消费返利模式是 参考答案: 商家基于促销进行的消费返还 投资者考虑投资年投资回报率为20%的活期理财产品或者投资传统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哪一种可靠且安全() 参考答案: 可转让存单 在人人公益这个平台上,投资者获得的返利并非是现金,而是() 参考答案: 爱心值 下面关于虚拟货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发行单位可以无限量地发行 庞氏骗局:指一种投资骗局,即利用新投人的钱来向老投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钱局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下面选项中属于庞氏骗局的是() 参考答案: 上世纪80年代。巴洛克洛斯公司吸收了18000位私人投资者的资金。这些受害者都认为自己投的是没有风险的政府证券。实际上,大笔资金进入了公司的创始人彼得克断的私人账户 “善心汇”新型传销骗局,以“()、均富共生”等为宣传吸引投资者 参考答案: 扶贫济困 以平台自创的虚拟货币为投资载体,投资买入虚拟货币称为“提供帮助”,卖出虚拟货币称为“得到帮助”。此类活动为虚拟货币所存在的()模式。 参考答案: 互助盘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大学生要加强自己的()意识 参考答案: 金融安全 有些企业利用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虚荣和享受心理,将原有的基层工作描述为轻松的工作内容和极高的工资待遇。在他们的粉饰下,打字员成为行政专员,跑业务成为市场主管,保险销售人员成为财务经理,原来的高薪工资也成为基于年底业绩的奖金。这种行为属于() 参考答案: 夸大岗位待遇 对待如何防范虚拟货币骗局,以下哪个不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 如果该公司是上市公司就可以相信 在众多诈骗风险种,有一种风险低调且隐秘的存在着,经常被我们忽视,那就是() 参考答案: 慈善公益 消费返利的作用包括? 参考答案: 行之有效的竞争利器 将资金和消费品进行了更多结合(如消费规划、个人财富规划、人生规划等),使消费品同时具备了金融属性和产业属性,丰富了普通投资者的理财方式的消费返利模式是 参考答案: 消费信托 几个骗局总体模式其实是典型的()骗局操作手法,这种运营模式不可能长期持续,其资金盘总有崩塌的那一天 参考答案: 庞氏 下列关于比特币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比特币作为一种网络虚拟货币具有使用价值 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线下签约、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费率,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的贷款方式是( ) 参考答案: 私人借贷 关于校园贷的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参考答案: D.满足了大学生金融需求的同时还不会给大学生增加生活、心里、身体等方面的负担。 下列那种不是分期付款业务范围的目标消费者? 参考答案: 每月有固定退休金的老年人 北京()慈善基金由几名长期从事白血病患儿救助的志愿者发起,2014年6月由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批准成立 参考答案: 同梦 无息分息有哪些隐形成本? 参考答案: 已成功办理账单分期后,持卡人如申请提前还款,银行对已收取的分期手续费不予退还 庞氏骗局有____风险____回报的反投资回报。 参考答案: 低###高 “万福币”传销案中,其总部设在() 参考答案: 美国 不收取入门费、不具有团队计酬、但拓展下线的“消费返利”存在不少虚假消费、意在投资的现象,使此类模式日益演变成() 参考答案: 金融传销 为防范此类犯罪,建议是不要相信“在做慈善的同时还有()”这种谎言,因为这根本就是逻辑不通且有违常识,自相矛盾显而易见 参考答案: 高返利 免息分期付款是指()与商家合作,向信用卡持卡人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由()先将持卡人所购买产品的全额款项一次性支付给商家。 参考答案: 银行 能够保证本金安全的投资品种的是() 参考答案: 银行存款 善心汇骗局犯罪首脑为() 参考答案: 张天明 有偿刷单一般会以什么为诱饵? 参考答案: 以上都是 以下债券投资中,最为安全的是() 参考答案: 政府公债 投资策略类型中,()投资者对风险承受度最低,安全性是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参考答案: 保守稳健型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参考答案: D.线上线下私人借贷的利率高 时下网络上的虚拟货币是越来越火,不过要说最大名鼎鼎的,还是要数腾讯的Q币了。关于Q币等虚拟货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近年来,电信诈骗事件多发,金融安全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大学生对金融安全了解多少?是否遭到过金融安全问题?对于金融安全持怎样的态度? 近日,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围绕大学生金融安全话题,对全国14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三成学生不了解金融安全知识,近七成学生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超八成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了解金融安全信息,近九成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近九成学生认为面对金融安全问题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大学生对金融安全知识了解情况比例图。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超三成不了解金融安全知识,近七成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 “我经常看到有加强金融安全意识的文章,但通常很少阅读,只是简单地看个大概。”长春理工大学学生王虎表示,自己经常会看到有关校园贷款、金融诈骗方面的报道,但其中阐述的金融安全知识并不详细,自己对金融安全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根据中国青年网记者调查显示,65.69%的受访学生对金融安全知识有些了解,不了解和十分了解的分别为30.67%和3.64%。当谈及遇到过的金融安全问题时,67.23%的受访学生表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其次是“网上购物或刷单遭到钱财损失”“金融诈骗遭到钱财损失”,分别为42.79%和40.2%。 “之前就曾接到过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最后被骗了几百元。”南宁师范学院学生孙昭告诉记者,不仅自己,身边的同学也经常会接到这类电话,被索要银行卡号等相关信息或者要求开通金融账户等,稍微不注意就会导致信息泄露,还容易上当受骗。 大学生遇到过的金融安全问题比例图。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 超八成主要通过网络了解信息,近九成认为应加强宣传力度 金融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各类平台也在普及相关层面知识。那么,大学生获取金融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调查显示,81.93%的受访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了解,其次是“父母、朋友等身边人的经历建议”“学校组织的讲座”和“传单、手册、书籍”,分别为68.49%、57.7%、50.63%。 同时,在本次调查中,多数大学生表示应该加强金融安全知识普及,86.97%的受访学生认为应加强媒体宣传力度,81.93%认为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管理,81.65%认为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或相关知识讲座,60.43%认为学校应该举办相关校内活动,57%认为学校可以组建金融或理财类社团。 “上了大学之后,使用网络的频率增加,才意识到金融安全原来这么重要。”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王笑刚刚上大一,她告诉记者,高中时期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在学习,并不了解这些事情,随着步入大学,自己才从网络和学校开展的讲座了解到这些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刘瑞超获知金融安全知识的渠道也是多种的,她认为,网上的金融安全知识很多,不过多数缺少互动和交流,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相关讲座、开展相关活动,能够增加现场体验与互动,效果会更好,“只有日常多了解到相关的预防对策,才能在问题来临时更好解决。” 大学生认为该如何加强金融安全意识比例图。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 近九成认为金融安全问题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在本次调查中,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生陈思函面对金融安全的态度选择了“时刻不能掉以轻心”。她认为,大学生现在处于消费群体,花的还是父母的钱,在财务管理时更应该谨慎,“现在对金融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以后对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更珍惜。 和陈思函一样认为金融安全问题时刻不能掉以轻心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调查显示,89.57%的受访学生认为金融安全“涉及个人信息及财产,时刻不能掉以轻心”,8.75%认为“不用进行专门了解,遇事随机应变”,1.68%认为“无所谓,不会碰上这种事的态度”。 邢台学院学生郑静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身边受骗的同学大多是听信了他人有红包可以拿、有利息可以得等类似的谎话。“相比于时刻考虑金融安全,更重要的是自己不要贪图蝇头小利,对非官方的信息一概不信,同时还要学会随机应变。” 大学生对金融安全知识了解来源比例图。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 专家教师建议:提升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投资理财能力 面对大学生对金融安全了解的情况,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团委书记徐伟琦表示,大学生的金融行为多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下所形成的,在金融安全教育上,应该及时融入网络思政元素,通过更新思政金融教育的内容、加强网络金融产品的管制以及建立金融安全防范机制等策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互联网金融安全防范意识,进而养成大学生良好的投资理财能力。 谈及大学生该如何加强金融安全意识时,招商银行南昌分行零售信贷部产品经理焦林认为,大学生应加强金融安全意识,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谨防上当,对中奖、办理高息贷款、信用卡提升额度、积分兑换等类型信息,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他给师生提出了一些建议:为防止误信诈骗电话,应熟悉银行的官方网站、客服电话,可参考银行发行的卡片背面信息,第一时间与银行取得联系,核实真伪;为避免信息泄露,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信息、通讯信息等泄露给他人或一些网站、APP等;为防止受骗汇款,对于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将“急用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的银行账户;为防止金融诈骗,大学生要妥善保管自己的银行卡和密码,设置密码需要特别小心,银行卡密码不要用生日和一些容易被破解的简单组合;为防止木马病毒,千万不要点击短信、网页中的不明链接。 华北理工大学团委教师刘潇潇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表示,大学生提高金融安全意识要从自学、自省、自警三个方面提升:自学,希望大学生能主动学习金融安全知识、了解金融投资知识,提升自己的金融安全素养;自省,大学生要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形成良好健康的消费观念,远离校园贷等不安全金融行为;自警,大学生从网络新闻等途径知晓的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案例,不要“事不关己、漠不关心”,通过青年人的类似事例进行自我警示,自我保护。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原题为《大学生金融安全调查:近七成遇到过信息泄露,近九成认为应加强宣传》)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李华锡 实习生 张宇)近年来,电信诈骗事件多发,金融安全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大学生对金融安全了解多少?是否遭到过金融安全问题?对于金融安全持怎样的态度?   近日,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围绕大学生金融安全话题,对全国14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三成学生不了解金融安全知识,近七成学生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超八成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了解金融安全信息,近九成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近九成学生认为面对金融安全问题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超三成不了解金融安全知识,近七成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   “我经常看到有加强金融安全意识的文章,但通常很少阅读,只是简单地看个大概。”长春理工大学学生王虎表示,自己经常会看到有关校园贷款、金融诈骗方面的报道,但其中阐述的金融安全知识并不详细,自己对金融安全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根据中国青年网记者调查显示,65.69%的受访学生对金融安全知识有些了解,不了解和十分了解的分别为30.67%和3.64%。当谈及遇到过的金融安全问题时,67.23%的受访学生表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其次是“网上购物或刷单遭到钱财损失”“金融诈骗遭到钱财损失”,分别为42.79%和40.2%。   “之前就曾接到过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最后被骗了几百元。”南宁师范学院学生孙昭告诉记者,不仅自己,身边的同学也经常会接到这类电话,被索要银行卡号等相关信息或者要求开通金融账户等,稍微不注意就会导致信息泄露,还容易上当受骗。   超八成主要通过网络了解信息,近九成认为应加强宣传力度   金融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各类平台也在普及相关层面知识。那么,大学生获取金融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调查显示,81.93%的受访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了解,其次是“父母、朋友等身边人的经历建议”“学校组织的讲座”和“传单、手册、书籍”,分别为68.49%、57.7%、50.63%。   同时,在本次调查中,多数大学生表示应该加强金融安全知识普及,86.97%的受访学生认为应加强媒体宣传力度,81.93%认为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管理,81.65%认为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或相关知识讲座,60.43%认为学校应该举办相关校内活动,57%认为学校可以组建金融或理财类社团。   “上了大学之后,使用网络的频率增加,才意识到金融安全原来这么重要。”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王笑刚刚上大一,她告诉记者,高中时期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在学习,并不了解这些事情,随着步入大学,自己才从网络和学校开展的讲座了解到这些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刘瑞超获知金融安全知识的渠道也是多种的,她认为,网上的金融安全知识很多,不过多数缺少互动和交流,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相关讲座、开展相关活动,能够增加现场体验与互动,效果会更好,“只有日常多了解到相关的预防对策,才能在问题来临时更好解决。”   近九成认为金融安全问题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在本次调查中,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生陈思函面对金融安全的态度选择了“时刻不能掉以轻心”。她认为,大学生现在处于消费群体,花的还是父母的钱,在财务管理时更应该谨慎,“现在对金融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以后对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更珍惜。”   和陈思函一样认为金融安全问题时刻不能掉以轻心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调查显示,89.57%的受访学生认为金融安全“涉及个人信息及财产,时刻不能掉以轻心”,8.75%认为“不用进行专门了解,遇事随机应变”,1.68%认为“无所谓,不会碰上这种事的态度”。   邢台学院学生郑静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身边受骗的同学大多是听信了他人有红包可以拿、有利息可以得等类似的谎话。“相比于时刻考虑金融安全,更重要的是自己不要贪图蝇头小利,对非官方的信息一概不信,同时还要学会随机应变。”   专家教师建议:提升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投资理财能力   面对大学生对金融安全了解的情况,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团委书记徐伟琦表示,大学生的金融行为多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下所形成的,在金融安全教育上,应该及时融入网络思政元素,通过更新思政金融教育的内容、加强网络金融产品的管制以及建立金融安全防范机制等策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互联网金融安全防范意识,进而养成大学生良好的投资理财能力。   谈及大学生该如何加强金融安全意识时,招商银行南昌分行零售信贷部产品经理焦林认为,大学生应加强金融安全意识,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谨防上当,对中奖、办理高息贷款、信用卡提升额度、积分兑换等类型信息,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日前,焦林参加了由招商银行、招联金融、中国青年网联合发起的“金葵花在行动——金融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他作为讲师,走进华东交通大学,与师生面对面科普金融安全知识。他给师生提出了一些建议:为防止误信诈骗电话,应熟悉银行的官方网站、客服电话,可参考银行发行的卡片背面信息,第一时间与银行取得联系,核实真伪;为避免信息泄露,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信息、通讯信息等泄露给他人或一些网站、APP等;为防止受骗汇款,对于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将“急用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的银行账户;为防止金融诈骗,大学生要妥善保管自己的银行卡和密码,设置密码需要特别小心,银行卡密码不要用生日和一些容易被破解的简单组合;为防止木马病毒,千万不要点击短信、网页中的不明链接。   华北理工大学团委教师刘潇潇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表示,大学生提高金融安全意识要从自学、自省、自警三个方面提升:自学,希望大学生能主动学习金融安全知识、了解金融投资知识,提升自己的金融安全素养;自省,大学生要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形成良好健康的消费观念,远离校园贷等不安全金融行为;自警,大学生从网络新闻等途径知晓的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案例,不要“事不关己、漠不关心”,通过青年人的类似事例进行自我警示,自我保护。(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李华锡 实习生 张宇)近年来,电信诈骗事件多发,金融安全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大学生对金融安全了解多少?是否遭到过金融安全问题?对于金融安全持怎样的态度?   近日,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围绕大学生金融安全话题,对全国14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三成学生不了解金融安全知识,近七成学生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超八成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了解金融安全信息,近九成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近九成学生认为面对金融安全问题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图为大学生对金融安全知识了解情况比例图。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   超三成不了解金融安全知识,近七成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   “我经常看到有加强金融安全意识的文章,但通常很少阅读,只是简单地看个大概。”长春理工大学学生王虎表示,自己经常会看到有关校园贷款、金融诈骗方面的报道,但其中阐述的金融安全知识并不详细,自己对金融安全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根据中国青年网记者调查显示,65.69%的受访学生对金融安全知识有些了解,不了解和十分了解的分别为30.67%和3.64%。当谈及遇到过的金融安全问题时,67.23%的受访学生表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其次是“网上购物或刷单遭到钱财损失”“金融诈骗遭到钱财损失”,分别为42.79%和40.2%。   “之前就曾接到过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最后被骗了几百元。”南宁师范学院学生孙昭告诉记者,不仅自己,身边的同学也经常会接到这类电话,被索要银行卡号等相关信息或者要求开通金融账户等,稍微不注意就会导致信息泄露,还容易上当受骗。   图为大学生遇到过的金融安全问题比例图。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   超八成主要通过网络了解信息,近九成认为应加强宣传力度   金融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各类平台也在普及相关层面知识。那么,大学生获取金融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调查显示,81.93%的受访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了解,其次是“父母、朋友等身边人的经历建议”“学校组织的讲座”和“传单、手册、书籍”,分别为68.49%、57.7%、50.63%。   同时,在本次调查中,多数大学生表示应该加强金融安全知识普及,86.97%的受访学生认为应加强媒体宣传力度,81.93%认为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管理,81.65%认为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或相关知识讲座,60.43%认为学校应该举办相关校内活动,57%认为学校可以组建金融或理财类社团。   “上了大学之后,使用网络的频率增加,才意识到金融安全原来这么重要。”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王笑刚刚上大一,她告诉记者,高中时期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在学习,并不了解这些事情,随着步入大学,自己才从网络和学校开展的讲座了解到这些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刘瑞超获知金融安全知识的渠道也是多种的,她认为,网上的金融安全知识很多,不过多数缺少互动和交流,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相关讲座、开展相关活动,能够增加现场体验与互动,效果会更好,“只有日常多了解到相关的预防对策,才能在问题来临时更好解决。”    图为大学生认为该如何加强金融安全意识比例图。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   近九成认为金融安全问题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在本次调查中,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生陈思函面对金融安全的态度选择了“时刻不能掉以轻心”。她认为,大学生现在处于消费群体,花的还是父母的钱,在财务管理时更应该谨慎,“现在对金融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以后对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更珍惜。”   和陈思函一样认为金融安全问题时刻不能掉以轻心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调查显示,89.57%的受访学生认为金融安全“涉及个人信息及财产,时刻不能掉以轻心”,8.75%认为“不用进行专门了解,遇事随机应变”,1.68%认为“无所谓,不会碰上这种事的态度”。   邢台学院学生郑静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身边受骗的同学大多是听信了他人有红包可以拿、有利息可以得等类似的谎话。“相比于时刻考虑金融安全,更重要的是自己不要贪图蝇头小利,对非官方的信息一概不信,同时还要学会随机应变。”   图为大学生对金融安全知识了解来源比例图。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   专家教师建议:提升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投资理财能力   面对大学生对金融安全了解的情况,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团委书记徐伟琦表示,大学生的金融行为多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下所形成的,在金融安全教育上,应该及时融入网络思政元素,通过更新思政金融教育的内容、加强网络金融产品的管制以及建立金融安全防范机制等策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互联网金融安全防范意识,进而养成大学生良好的投资理财能力。   谈及大学生该如何加强金融安全意识时,招商银行南昌分行零售信贷部产品经理焦林认为,大学生应加强金融安全意识,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谨防上当,对中奖、办理高息贷款、信用卡提升额度、积分兑换等类型信息,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日前,焦林参加了由招商银行、招联金融、中国青年网联合发起的“金葵花在行动——金融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他作为讲师,走进华东交通大学,与师生面对面科普金融安全知识。他给师生提出了一些建议:为防止误信诈骗电话,应熟悉银行的官方网站、客服电话,可参考银行发行的卡片背面信息,第一时间与银行取得联系,核实真伪;为避免信息泄露,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信息、通讯信息等泄露给他人或一些网站、APP等;为防止受骗汇款,对于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将“急用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的银行账户;为防止金融诈骗,大学生要妥善保管自己的银行卡和密码,设置密码需要特别小心,银行卡密码不要用生日和一些容易被破解的简单组合;为防止木马病毒,千万不要点击短信、网页中的不明链接。   华北理工大学团委教师刘潇潇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表示,大学生提高金融安全意识要从自学、自省、自警三个方面提升:自学,希望大学生能主动学习金融安全知识、了解金融投资知识,提升自己的金融安全素养;自省,大学生要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形成良好健康的消费观念,远离校园贷等不安全金融行为;自警,大学生从网络新闻等途径知晓的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案例,不要“事不关己、漠不关心”,通过青年人的类似事例进行自我警示,自我保护。(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