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生活 > 正文

支付宝不做社交的这一年,都在干啥?

微信号:三节课(ID:sanjieke01)
上一次,支付宝进入公众视野可能还要追溯到16年8月9.9版本的更新。
彼时,支付宝的“圈子”功能因其内含软色情内容而引起了轩然大波,支付宝甚至一度被挂上了“支付鸨”的污名。在舆论的指责下,这场风波最终以“圈子”功能下线,彭蕾(蚂蚁金服董事长)公开道歉而告一段落。
风波平息后不久,支付宝进行了小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并在16年12月悄然上线了10.0版本。
在这之后,除了18年年初“年度账单”引起一些注意之外,支付宝十分安静而又平稳地度过了一年半的时间,不仅没有听说在社交上有什么新动作,就连社交以外,也很少有新闻爆出。支付宝似乎从新闻头条消失了?
其实,支付宝并不是消失了,我们从产品的版本迭代记录中能够看到,过去一年半时间里,支付宝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一次产品版本的更新。
现在的支付宝似乎想清了一件事,社交并不是一款支付工具能够承载的事情。即使,微信跑通了从社交到支付的路径,从支付到社交依旧无法实现。
放弃社交之后的支付宝,究竟在干嘛?过去的一年间,支付宝都有哪些新动作?这些问题悬在我们心中。
最近,我们复盘了从10.0版本更新以来支付宝的一系列动作,想要试着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不做社交的支付宝究竟在干嘛?

一、抓住线下支付,对抗微信支付
支付宝10.0版本打响的第一枪,击中了线下支付。
16年12月,支付宝“红包”新增 AR 实景红包,实现藏红包、找红包、红包地图多种玩法;同时,在“扫一扫”中新增“AR”入口,强化红包的互动性。
17年2月,支付宝首页上线“收钱”功能,并且上线专属“收钱二维码”,所有与支付宝签约的商家均可免费使用收款功能,提现也无需手续费。之后也相应的升级了收银台功能,提高了查看交易记录的便捷性。
这两个功能更新,分别针对了不同的场景。
前者旨在强化用户间的互动,培养用户习惯。支付宝的思路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一方面培养用户使用支付宝发红包的习惯,让小额资金的流动,能够留在支付宝体系内。另一方面,则是培养用户使用扫一扫的习惯,为二维码作为线下支付的媒介做好铺垫。
事实似乎也是如此,很快,支付宝的“收钱”功能的上线,随之上线的还有“收钱二维码”功能。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方便线下的商家使用支付宝收款,拓展线下场景。
其实在收钱功能上线之前,支付宝也一直有线上转账的功能。这一次的更新,则是将所有的收款功能集中到“收钱”当中。并且,之前的收钱功能只支持余额转账,且有每月2万元的限额。而新上线的“收钱二维码”功能,不仅取消了限额,还同时支持“花呗,余额宝,余额”付款等多种方式。除此之外,支付宝官方还提供了支付宝收款码贴纸的服务,只需三元,官方就会邮寄一份收款贴纸给你。这很大程度方便了商家使用支付宝收款。
支付宝上线收钱功能,除了有拓展线下场景的需要,也是对于微信支付快速扩张的一种应对措施。
根据易观咨询发布的数据,2016年Q2,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为63.3%,微信&财付通的市场份额仅为23.02%。而到了Q3,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就已经缩水到55.4%,后者则迅速扩张到32.01%,到16年年底,支付宝的市场份额才算稳固到54%左右,并且一直保持到17年第一季度。
但2月,收款码上线之后,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开始小幅度的回升,从54%上升到54.5%,微信支付则从40%环比回落到39.8%。虽然数额并不明显,但是,这个策略效果是明显的,在市场规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支付宝能够取得这个成绩,与其在线下场景的大规模投入其实密切相关。
收款二维码的推出不仅成功的拓展了支付宝的线下使用场景,并且帮助支付宝在于微信支付的对抗中占得先机,微信支付团队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也在17年7月正式推出了微信收款码。
也正是从微信收款码的推出开始,让线下支付场景的争夺变得迫切起来。17年8月开始,双方开始了新一轮的补贴大战,争夺线下支付的市场。
这里我们可以简要地看一看,支付宝的动作:
17年8月,支付宝推出无现金,奖励“金”活动。8月1日至8月8日用户每天用支付宝到实体门店付款满2元以上,当日第2/3/4笔付款都有资格参与抽"黄金"活动。
17年9月,当月每周五周六,用户用支付宝到实体门店付款2笔起,即有资格参与抽红包活动。
18年1月,支付宝推出「赚钱红包」活动。你向朋友发红包,朋友扫码使用后即可获得赏金;并在之后不久,现金奖励之外,加送商超专享红包,所有参与活动的商超,便利店等均可抵扣现金。
当然,这一轮的补贴大战与历次补贴一样,在拓展了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培养了全民使用移动支付的习惯,甚至,让移动支付成为了“新四大发明”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双方在这一轮的补贴也算是成效显著了。

二、拓展应用场景,打造一站式生活中心
说完线下支付,我们来看看支付宝过去一年中全力投入的另一件事——场景布局。
严格来说,线下支付是场景布局的一环,不过,这里我们主要强调的是,支付宝在各种生活服务方面的场景拓展。
在过去一年里,支付宝几乎将所有可能触及到的场景全部都接入到了支付宝的服务当中。
这我的应用-便民生活这一栏目下,我们能够看到支付宝的服务涉及到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从水、电、燃气的缴费、到公积金查询、提取及个税缴纳,从公交一卡通,共享单车,到汽车罚单处理,保险购买。在这个页面上,你能够找到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我们以最近“支付宝”微信订阅号一篇名为《近期俺的朋友们给大家提供的新服务》推文为例,来看看支付宝涉及到的服务范围之广。
在这篇文章中,一共提到了八项服务,包括有,驾校报名缴费小程序,房贷计算器小程序,杭州公积金在支付宝内提取,吉林车主可以支付宝上查询违章,武汉6家医院可用支付宝刷医保,义乌全部公交可以使用支付宝,郑州上线刷脸买药,支付宝可通知12306票务信息。
而这仅仅是一篇文章中涉及的信息。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平均每两周,支付宝订阅号就会有一次关于最近提供的新服务的推文发送,动作应该说相当迅速。
场景布局是支付宝在过去一年中着墨最多的一件大事,力度不亚于支付宝在线下支付方面的努力。这些服务的范围远不止于一二线城市,包括四五线城市以及遍布全球的海外市场,都有支付宝的身影。仅我可以直接回忆到的,就包括台湾,印尼,芬兰,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应该说,支付宝的场景布局还是卓有成效的。
支付宝的目标,可能是想打造一个一站式的生活入口,将来,你日用的方方面面都能够在支付宝一站式完成。从目前来看,支付宝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大踏步的迈进当中。

三、强化金融服务,加强资金管理
除了不断强化支付宝的支付功能和服务,支付宝在过去一年中,在金融服务这个传统强项上,也有一些新的动作。
18年2月,支付宝版本更新,上线财富功能,将过去零散的基金,保险,定期理财,余额宝等业务统一打包进入“财富”功能当中。用官方话说,就是“资产详情一目了然,产品服务智能推荐,享受一站式财富管理体验”。
从页面上能够看出,支付宝的财富功能是将自由资金管理,理财产品推荐及销售功能整合到一起。并且,以财富为入口,支付宝链接包括券商,基金公司,银行理财部门等各大金融机构,资源整合能力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这次版本更新新增了论坛功能与财富号的功能。
社区与财富号功能的上线,分别针对的是UGC与PGC的内容生产。这两个功能的推出,目标是想通过内容吸引和聚集更大的理财相关的流量。
这看起来是个很不错的方案,投资中,绝大多数的个人投资者面临的很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更多更优质的信息来源是能够吸引到大量的投资者的目光。
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需要更多的流量入口,而财富号也能部分承载这个功能。而且相比起微信订阅号,支付宝的支付流程显然更顺畅,对于基金公司也有更大的吸引力。
不过现实来看,有流量,有平台与最后形成成熟的社区氛围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自然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但是这些流量的目标大概率是为了完成支付的动作,究竟有多少人会愿意看文章,发评论,其实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不过,从整个财富功能的上线能够看出,支付宝,或者说整个蚂蚁金服的想法并不是简单地做一个支付工具,而是希望成为整个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流量入口。无论是整合各大金融机构。还是推出社区功能,都能看出支付宝在这方面的意向。
而且,目前来看,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在体量,品牌以及资源整合能力上能与蚂蚁金服一战的公司,支付宝在这条业务上的工作应该是比较顺利。

四、种树与养鸡——蚂蚁森林与蚂蚁庄园。
说完大业务线的变化,我们来看一个并不复杂,但是影响深远的功能——种树与养鸡。
2016年8月,蚂蚁森林功能上线,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可以获取绿色能量。能量积累到一定值,就可以种树,这棵树也可以种植到现实世界当中。
一年后,也就是2017年8月,网友可以使用支付宝付款来领取鸡饲料,使用鸡饲料喂鸡之后,会可以获得鸡蛋,可以通过鸡蛋来进行爱心捐赠。
从数据层面来看,这两项功能对于提供用户的活跃度,培养用户使用习惯自然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以蚂蚁森林为例,包括每天走路,线下支付,线上支付,购买火车票,交水电费等行动都可以获取绿色能量。用户在几乎不用任何成本和代价,就能够获取绿色能量,而这个能量最终还能转变为真实世界的一颗树,用户几乎不用花费太多成本就能实现这个目标,这让很多用户都愿意主动打开支付宝,以及使用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
但是,从更大的层面来看,这两款产品的商业成就仅仅是产品价值的很小一部分,其真正价值在于,帮助我们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公益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结合方式。
过去,公益行为都是少部分精英人士或政府,或者是有勇气抛开一起全情投入其中的一件事。这让公益活动一直都处于小范围当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践行公益都是难度很大的一件事。
而蚂蚁森林以及蚂蚁庄园,却将我们的日常行动与公益挂钩,让我们每一笔支付,每一次步行,每一次乘地铁,都有了更大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再积少成多之间,改变了世界。用蚂蚁森林的一位用户的话说,种完树后,感觉「终于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有了点不同。」这件事,听起来难道不是很性感吗?

五、总结
以上四个方面,基本涵盖了过去一年间,支付宝在产品及业务方面的一些变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体验和布局方面的优化,此处我们就不再细谈。
梳理完之后,我们能够发现,支付宝的业务变化逻辑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抓住线下支付与场景布局,强化支付宝的金融及支付工具属性,放弃社交等其他功能的探索。
这样看来,过去一年半的支付宝是重新找到了“初心”。
从数据上看,找回初心的支付宝获得了很不错的发展。
17年6月,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融资140亿美元,总估值达到了1500亿,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
但即便如此,支付宝想要实现“初心”所要面临的挑战,可能超过我们的想象。
直观来看,支付宝现在的目标,是以支付为基础,打通所有的与金融,商业有关的服务,成为整个互联网的中间商。某种程度,这可能也是马云所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一种体现。
但是,面对微信支付的迅猛增长,支付宝其实还没有十分强有力的武器能够进行对抗。支付宝的先发优势和整个阿里系在电商、新零售领域深耕多年的规模优势,自然是持续存在。但是,微信朝着OS系统大踏步前进的过程当中,支付宝显然是要面对相当的压力。尤其是拼多多的快速崛起已经验证,“社交+电商”的模式是有可能跑通的,在这个过程中,支付宝仅仅作为一款支付工具。一旦失去最大的使用场景,又能有多大的空间呐?
除此之外,支付宝拓展的服务范围越广,其实所要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这种风险,不仅仅是商业竞争上的压力,政府监管,消费者的态度都有可能产生影响。之前,余额宝限购,以及二维码转账限额等,都是政府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而作出的举措。对于政府来说,当然是必要之举,但是对于支付宝,如何在企业发展也监管之间平衡,也是值得考量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们对过去一年半支付宝的一些动作的复盘和盘点,你对于支付宝过去一年的动向以及未来的发展有什么看法,也欢迎你在留言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