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毛主席秘密回韶山,藏身滴水洞12天,临终遗愿:再回滴水洞
- 百科生活
- 2024-11-24
- 1
- 更新:2024-11-24 01:21:50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袖,毛泽东的一举一动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尤其是西方世界的领头羊、中国最大的对手美国,对毛泽东的关注丝毫不亚于对苏联领导人甚至本国总统的关注,美国情报机关几乎是24小时不间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窃听等途径搜集关于毛泽东的各种情报,随时掌握毛泽东的最新动态。
而中国方面为了保持适当的曝光度,维护毛主席的核心地位,官方媒体关于毛泽东活动的各种新闻报道密度很大,几乎从不中断,出席会议、发表讲话、接见外宾、主持活动……中国人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毛主席的消息。
但是在1966年6月中旬,毛泽东却突然神秘“消失”了,从6月18日到7月16日,我国官方没有一篇关于毛泽东活动的新闻报道。
毛泽东与陈毅
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信号,不仅引起了国内的种种猜测,也引发了外国的高度关注,美国情报机关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苦苦寻找,也没有打听到任何关于毛泽东的消息。毛泽东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他究竟去了哪里?美国人甚至比中国还着急。
正当美国情报机关苦寻不得,无计可施时,这年7月16日,毛泽东突然重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他的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在武汉畅游了长江,似乎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还发表了一篇最新创作的诗词《七律——有所思》: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毛泽东神秘消失的密码就隐藏在这首《七律·有所思》里。
《七律·有所思》
1959年时隔32年回韶山,毛主席畅游韶山水库
1959年,韶山人民迎来了他们最值得骄傲的儿子。这年6月,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眼前的一切经常出现在他的梦境中,那么的熟悉,又那么的陌生,家乡人民热火朝天的革命斗志和劳动热情,让他深受感染。抚今追昔,毛泽东挥笔写下一首《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在这首诗的题记中,毛泽东还特别写道:“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这次回韶山,毛泽东只呆了3天,却干了很多事,了却了很多多年的心愿,他祭拜了父母,看望了亲戚友邻,深入田间地头与百姓密切接触,到韶山学校与孩子们亲切互动……处处流露着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感情,没有一点领导架子。
回到家乡,还有一件事是必须要做的——游泳。
毛泽东泳技高超,一生热爱游泳,曾18次横渡长江,但真正让他终生难忘的游泳地点却不是长江,而是故乡的韶山水库。
毛主席祭扫父母坟墓
其实在接到毛主席回乡的通知后,当地政府就知道毛主席喜欢游泳,做了相应准备,他们把毛泽东旧居后面几口大池塘的水引到了旧居前的池塘里,方便主席随时畅游,但没想到在6月26日下午3时左右,毛泽东突然提出要去韶山水库。
工作人员立即驱车前往,陪同毛泽东前往韶山水库。韶山水库是1956年新修的,蓄水15万立方米,水库水平如镜,两岸青山倒映,风景秀美,确实是一处休闲的好去处,毛泽东到了水库边后,看到如此美景,游兴大发,换上衣服之后就准备下水游泳。
“主席,我们先派人下水探探水温吧,水温低了容易着凉。”
毛主席笑着摇摇手,“在长江都能游,这个小小水库,还不是一样?”
说完,毛主席跃入水中,悠然自得地游起来,几名专门从体院选拔的游泳高手也跳入水中一同游泳,既是陪伴毛主席,也在保护毛主席的人身安全。
毛主席游泳时,工作人员不敢松懈,紧紧盯着水面,卫士长张耀祠则高度警戒,随时观察着附近环境,毛主席见工作人员太紧张,便在同几名水手玩起了游戏。毛主席笑着说:“你们是专业的,我是野路子,不会蛙泳,也不会蝶泳,只会搞立正、稍息。”
毛主席一边说,一边在水中直立身体,做出立正、稍息等动作,随后还表演了在水上躺平身体“睡觉”、屈腿下蹲“坐凳子”等绝活,一旁的水手都是年轻人,看了毛主席的绝活,他们也不服输,想要在水里直立身体做动作,却怎么也做不到,更加佩服毛主席的泳技。
毛主席在韶山水库游泳
毛主席足足畅游了一个半小时,才在工作人员催促下意犹未尽地上岸。
上岸之后,毛主席趁着休息的时间,跟大家聊起了“滴水洞”的故事。
滴水洞是一处山洞,韶山水库就在它的洞口,毛主席对工作人员讲:“我的老祖宗就住在“滴水洞”旁边的虎歇坪,据说当初为了选择这个地方,请风水先生卜了十一天时间。”
停顿了一下,毛主席继续说:“我的祖父毛翼臣有一个哥哥叫毛德臣,发现这个地方任何时候都寸水淋不到,于是两人都想死后葬在这里,一个风水先生也说这是一个风水宝地,正好在‘龙脉’上,适合死后安葬,这样两兄弟更加争吵不休。”
看到大家都竖起耳朵认真听着,毛主席笑着说:“我看这个风水先生既会挑拨离间,又能平息事端,他说:‘这块土地告诉我,你们二人谁先死谁就能埋在这里,’这下,兄弟俩都不能争了,因为谁愿意早一点死呢?而且死是一种自然规律,谁又控制得了呢?”
听到这里,大家都笑了,有人问:“那您为什么搬到上屋场来呢(即现在毛泽东故居)?”
毛主席笑着回答,“为什么搬到上屋场呢?是因为我父亲早年还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他没有看重风水,而是看重了上屋场这一片的土地好。我也不信这个风水。”
滴水洞
讲完故事,天色不早了,大家准备返回,毛主席意犹未尽,临别之时显得有些依依不舍,他随口对一旁的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小舟啊,滴水洞是个好地方,我老了以后,在这儿搭个茅棚住住,中央来了领导,也有一个能够休息和开会的地方。”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毛主席只是一时有感而发,周小舟却听到了心里。
毛主席崇尚节俭,不搞特殊,对家人要求很严格。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想花钱把毛主席故居好好翻修一番,修上几条宽敞的马路,还想帮毛主席一些亲戚建新房,毛主席听说都严辞拒绝了,但这一回毛主席开口了,当地政府便抓紧落实。
6月27日下午,毛主席在结束了三天两夜的故园之行,带着依依不舍的情思离开了韶山。临别之前,毛主席在心中默念:韶山啊韶山,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毛主席
1966年秘密回韶山,毛主席藏身滴水洞12天
谁承想再一次回韶山,已经是7年之后。
1966年6月17日下午,4辆汽车排成的车队飞速奔驰在长沙至韶山的公路上,一辆白色吉姆车打头,两辆吉普车殿后,一辆灰色的吉姆车在车队中间。灰色吉姆车上乘坐的就是毛主席,他透过窗帘的缝隙,打量着这窗外的山水,心中涌起复杂的感觉。
这一次回韶山跟1959年那一次相比,毛主席住的时间更长,从6月17日到6月28日,一共住了12天,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心境,而且此次韶山之行是完全、绝对保密的。
这次回韶山保密到了什么程度呢?
答案是中央几乎没人知道毛主席回了韶山,就连刘少奇也只知道毛主席从武汉去了湖南,具体到了哪个地方,住在哪里,都不知道,中央领导里只有周恩来一个人明白实情,再就是负责保卫毛主席安全的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等随行人员。
在这次秘密回韶山的12天里,国内任何媒体都没有关于毛主席活动的报道,毛主席就像是突然“消失”一样,消失地没有征兆、无影无踪,这是一种极不寻常的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猜测,只是很多人虽然关心却没敢乱打听。
以美国中情局为首的西方情报机关更是彻底抓瞎,他们以为毛主席出了什么安全问题,便想探测毛主席的真实情况,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查出毛主席到底去了哪里,究竟遇到了什么情况,直到30天后毛主席突然出现在报纸上——他的人到了武汉。
滴水洞景区
那么在回韶山的12天内,毛主席究竟住在哪里?又干了什么?直到数十年后,见证了毛主席1966年回韶山全过程的张耀祠才在回忆录中披露了不为人知的真相。
1966年6月17日下午,毛主席一行抵达韶山,这一次韶山没有热烈欢迎的隆重场面,毛主席也没有回上屋场,没有见任何人,甚至没有召见当地的领导干部,而是直接让车队开向了韶山水库,直接入住了滴水洞旁的1号楼。
1959年毛主席离开韶山后,湖南省委便开始在滴水洞附近搞建设,经过2年时间建成了3座建筑,其中一座青灰色的四屋脊平房,被称作1号楼,房内有会议厅、住房,是给毛主席住的;与1号楼通过长廊相连的两层楼是2号楼,共有24间客房,是给其他中央领导住的;1号楼和2号楼之间的回廊,有几间偏房,是给卫士、服务员住的;3号楼有好几层,坐落在进洞不远的山脚下,是给毛主席的警卫中队、省委接待处的同志住的。
毛主席下了车,沿着1号楼边走边看,抬头远望群山苍翠,显得十分高兴地,对工作人员说:“这个洞子天生一半,人工一半,是个好地方,修这些房子怕是花了不少钱,既然修了,就要管理好,不要破坏了。”
滴水洞1号楼
时值盛夏,天气炎热,走进1号楼却是一阵凉爽,毛主席好奇地问这里有冷气吗?工作人员解释说没有冷气设备,人们在楼里放了几个大木桶,木桶里盛满冰块,再用电风扇吹,冰块散发的冷气被吹到屋里,室内温度就降低了。
毛主席看了很高兴,幽默地说:“你们很厉害,这种‘土冷气’不错嘛。”
毛主席一边说,一边走,走进了他的主卧室,卧室不大,里面放了一张2.1米长、1.5米宽的普通木板床,床上铺的是全新的床单、被罩、毯子,毛主席看了摇摇头,让服务员全都撤掉,换上自己随身带来的旧床单、旧被褥和旧拖鞋,又让工作人员把自己带来的书和文件堆在床头,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没有人知道毛主席到底为什么来这里,毛主席也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即便是跟每天形影不离的张耀祠,毛主席也从未开口说过,但毛主席干了什么,张耀祠还是略知一二的。
根据张耀祠的回忆,毛主席来到“滴水洞”之后,几乎每个日夜都在看文件、材料、报纸等,有时会批阅文件,这期间,周恩来每天都从北京派专机到长沙给毛主席传送文件,然后再用机要汽车把文件送到韶山请毛主席审阅,再从滴水洞处带回毛主席批阅后的文件。
但具体批阅了什么文件,文件内容如何,由于绝对保密,张耀祠无缘得知。
毛主席的办公桌
除了读书看报批文件,毛主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思考。
在滴水洞的12天里,毛主席任何外人都没有见,与外界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甚至很少出洞散步,很明显他老人家有心事,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思考问题,所以张耀祠从不去打扰毛主席的思考,毛主席偶尔显示出烦躁不安的情绪,张耀祠也不好多问,但他凭本能感知到毛主席思考的一定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最让张耀祠奇怪的是,一向爱好游泳的毛主席一反常态,这次竟然没有去游泳。有一天,毛主席派张耀祠去看一看青年湖能不能游泳,张耀祠一个人去青年湖转了一圈,看到湖水很清澈,便回去跟主席报告说“湖水很清,可以游泳”。
出乎意料的是,毛主席听了以后点点头,却没有提出去游泳,而在滴水洞的全部12天中,毛主席整天宅在房子里,唯一一次离开滴水洞,也不过只走了300米远。
6月22日上午,毛主席走出大门,看见门口有一个轮椅,感到好奇,便坐了上去,对张耀祠说想出去转一转,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高文礼、中办警卫局处长曲琪玉两人便推起毛主席的轮椅,张耀祠和新华社摄影记者钱嗣杰在一旁陪同,走出了滴水洞。
一开始,毛主席显得很高兴,似乎找到了一种童趣,摄影记者钱嗣杰抓住机会,拍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但走了不到300米,毛主席左看看,右瞧瞧,还是群山溪水,没啥新鲜的,突然一下子没了兴致,说:“哎,我们还是往回走吧!”
滴水洞
工作人员只好推着主席原路返回,这次的唯一的外出,离开滴水洞不到300米。
6月26日下午,毛主席破例接见了到附近韶山宾馆开会的湖南省委的全体同志,还在一起合了影。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与外界接触——还是在1号楼前,仍然没有走出滴水洞。
这样安静的日子过得很快,6月28日上午,毛主席决定离开滴水洞,但当车门打开时,毛主席又有些不舍了,他对工作人员说:“你们走吧!”说完,毛主席又自己一个人重新回到1号楼,坐下来点了一支烟,也不说话,一个人坐在那里抽了起来。
服务员见毛主席又折了回来,急忙端上茶,张耀祠也跟了过来,他悄悄看了看毛主席的神态,有不舍,有忧虑,有沉思。过了十多分钟,毛主席端起茶杯呷了几口茶,张耀祠借机走到毛主席身边小声说:“主席,一切都准备好了,走吧!”
毛主席有些沮丧地说:“还是要走,真是身不由己!”
说完,他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慢悠悠地站起身,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一步一步地走出1号楼,步伐显得很沉重。那一刻,让人觉得他只是一个迟暮的老人。
就这样,毛主席终于离开滴水洞,踏上了返回武汉的路途。一路之上,不管是坐汽车,还是坐火车,毛主席都显得很沉默,很少跟人开口说话,只是一个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又要到白云黄鹤的地方了。”
毛主席和工作人员合影
1976年溘然长逝,毛主席弥留之际仍想回滴水洞
1966年6月28日晚,毛主席回到武汉。
7月8日,毛主席给江青写了一封信,信中讲了很多内容,也提到了他隐藏12天的滴水洞,称滴水洞为“西方的一个山洞”,而“西方山洞”从此也成为滴水洞的一个代称,至于毛主席在这个“西方山洞”中到底思考了什么,终究成了一个谁也说不清的谜。
7月16日上午9时20分,73岁的毛主席再次游兴大发,选择畅游长江,这一次在成千上万群众的欢呼下横渡了长江,他的泳姿依然矫健,看不出一个73岁老人的衰老,却似乎没有了以往那种“胜似闲庭信步”的洒脱——在晚年毛主席的心中,背负着太多对国家命运的沉重思考,他很难得到真正的平静和轻松。
7月16日的这次游泳,是毛主席回到武汉后的第一次正式公开露面,广播、报纸都报道了他在武汉这次公开露面的消息,全国人民终于放下了心,而西方情报机关也长吁了一口气,不管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他们总算知道了毛主席的下落,不必每天提心吊胆了。
这次游泳是毛主席人生最后一次横渡长江,不久之后他离开武汉,返回充满喧嚣的北京,韶山滴水洞里那隐秘的12天,终于成为他最后的清净。
毛主席畅游长江
1970年和1973年,滴水洞先后进行两次扩建,但毛主席此后再也没有回过故乡。1974年11月29日,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回到湖南长沙,这一次住了足有100多天,他原本想去韶山看看,但又临时改变决定去了上海,再次与滴水洞擦肩而过。
1976年6月,毛主席重病缠身,对家乡的思念也与日俱增,等病情略微轻了一点,毛主席提出要回滴水洞休养,这位84岁的老人有了落叶归根的感觉,但这个时候他已经无法一个人做决定了,中央经过慎重研究,为毛主席健康考虑,没有同意。
1976年9月,病重的毛主席到了弥留之际,但他仍然念念不忘韶山,不忘滴水洞,再次要求回滴水洞,这一次中央政治局终于同意了,准备在9月15日送毛主席回滴水洞,并通知湖南省委做好迎接毛主席回乡疗养的准备工作。
9月8日上午,韶山滴水洞负责人廖时禹接到紧急通知,说湖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晚上要来滴水洞检查接待毛主席的准备工作,廖时禹一听毛主席又要回滴水洞了十分兴奋,但一直到晚上11点的时候,也没见张平化书记来,廖时禹不敢睡觉,只好一直等着,等到快12点时,省委终于又打来电话,说张平华书记不来了。
毛主席
难道是毛主席不回来了?廖时禹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可不是小事,咋说不来就不来呢?
廖时禹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放下电话不久,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1976年9月9日凌晨零时十分,毛主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没有等到再回滴水洞的那一天就永远没离开了我们,终究没能实现重回滴水洞的最后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