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生活 > 正文

金融资产登记机制专辑 | 理财登记助力理财市场高质量发展

摘 要

为落实银行理财行业穿透式监管要求,规范行业发展,中央结算公司和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持续建设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开展理财产品集中登记业务。经过多年发展,理财登记系统已实现理财信息全生命周期流程登记,具有覆盖内容全面、信息传输安全、数据核验机制健全、满足信息穿透要求等特点,并逐渐成为服务理财行业监管、助力理财市场规范化发展、保护理财投资者权益的重要基础。未来,理财登记系统运行机制将持续优化,逐步实现登记从事后向事中、事前转型,并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关键词

理财登记 理财行业 高质量发展

自2016年成立以来,在银保监会的正确指导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以下简称“理财登记中心”)秉承“服务监管、服务市场、服务投资者”的职能定位,持续建设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以下简称“理财登记系统”),完善理财信息登记机制,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理财行业高质量发展。

理财登记发展情况

(一)理财登记发展历程

自2004年我国第一只个人理财产品发行,银行理财行业历经近20年发展,已成为我国资管行业乃至金融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22年6月底,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已达到3.56万只,存续余额为29.15万亿元。

2013年,为进一步提高理财业务监管的有效性、促进理财行业规范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支持理财业务创新,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央结算公司开发建设理财登记系统,正式开展全国范围内理财产品电子化集中登记工作。此后,经过10年发展,理财登记系统已实现理财信息全生命周期流程登记,登记内容涵盖产品端、资产端、投资者端、销售端和从业人员端等,覆盖产品申报发行、存续期管理、投资交易、到期兑付等全部关键流程,登记要素近700个,累计登记理财产品约200万只,理财投资资产信息逾千万条,投资者信息逾百亿条。通过理财信息的全面覆盖和“上穿投资者、下穿投资底层资产”的穿透式登记方式,满足了监管部门全面、实时、动态、穿透管理要求。

(二)理财登记系统运行情况和主要登记内容

近年来,面对理财行业快速发展和监管要求持续变化的情况,理财登记系统通过不断优化完善系统功能和升级技术体系,平稳支持理财信息登记业务发展。目前,理财登记系统已与银保监会10个部门、36家地方银保监局以及全国900余家市场机构实现专线联网。

为保证理财登记信息安全、高效传输,支持海量数据报送,在中央结算公司的支持下,理财登记中心自主开发直联报文,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系统与理财登记系统直接联网运行方式,实现数据不落地传输,一方面减少了人为干预,通过对数据的自动对接获取、整合校验和集中报送,减少操作风险及道德风险发生几率;另一方面适应了登记数据量不断增长、登记内容进一步增多的现实情况。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登记系统已与146家机构实现系统直联,其中投资者端直联市场规模占比已达到90%以上,显著提高了数据报送效率和准确度。

理财登记系统的主要登记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品信息登记,包含理财产品本身属性、发行、募集信息、存续期申购赎回信息和净值变动信息以及终止兑付信息; 二是投资者信息登记,包含理财产品投资者身份信息、投资者持有产品情况和具体交易记录;三是销售信息登记,包含产品预售情况、代销情况和销售资金结算信息;四是投资资产信息登记,包含理财产品持有中间层资产和底层资产余额、交易记录和估值情况;五是从业人员信息登记,包含理财各类从业人员的情况,包括产品设计人、产品审批人、销售人员等。

(三)支持养老理财发行和登记,助力养老金融市场发展

从2021年9月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以来,理财登记中心在银保监会创新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理财行业基础平台作用,进一步丰富系统功能、提升市场机构和投资者的使用体验,共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规范信息登记,实现养老理财产品集中信息披露。完善养老理财产品信息登记制度,实现养老理财产品特殊标识展示和在中国理财网进行集中信息披露,便利投资者快速、有效地查询试点机构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

二是加强技术支持,投资者限额控制有序进行。为落实投资者购买养老理财产品额度管理要求,理财登记中心依托理财信息集中登记的数据基础,开发养老理财限额监测功能,协助机构和投资者进行超额退回。

三是全面建设养老理财管理系统,提升服务质效。为进一步落实监管要求,理财登记中心充分发挥数据及技术优势,汲取前期养老理财试点期工作经验,依托理财产品中央数据交换平台(以下简称“数据交换平台”)高效安全传输的优势,于2022 年7 月22 日正式上线养老理财管理系统一期功能,支持养老理财投资者信息、预售信息登记和养老理财产品购买额度的查询。

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登记中心共支持27只养老理财产品顺利发售,23.1万投资者累计认购金额超600亿元。

(四)多措并举提升理财登记数据质量

为保证理财登记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理财登记中心从2015年开始建设理财信息登记核查系统,通过总分核对、前后比较、逻辑分析等多种手段,搭建了横向勾稽产品信息、投资资产信息、投资者信息等多类理财信息,纵向覆盖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直联接口稳定性等多维度校验的核查指标体系,目前体系中已包含30余个核查指标。理财信息登记核查系统每日对上亿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自动生成数据质量核查结果,并将疑似错误的数据逐条反馈给数据报送机构。统计指标显示,近年来机构理财登记数据质量实现稳步提升。

理财登记对行业发展的作用

理财登记系统自上线以来,按照监管要求和市场发展情况持续升级优化,始终保持平稳、安全、高效运行,在支持理财业务监管、服务理财市场、保护投资者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行业发展和监督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银行理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好的金融基础设施服务。

(一)助力理财行业监管

经过多年发展,理财登记系统和理财登记数据已成为监管部门管理理财业务的重要抓手,在提高理财业务监管效能、规范理财市场健康发展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一是助力理财产品线上审阅,加速监管政策要求落地。理财登记系统实现产品线上审阅功能,助力监管部门事前掌控理财发行情况,提高理财监管工作效率;根据监管要求不断补充登记内容,通过理财投资信息穿透、理财“三单”管理等监管要求推动登记工作落地实施。

二是加强数据治理,提升理财信息登记报送数据质量。理财登记中心建立、健全理财信息登记质量管控和整改机制,发挥有效核查结果反馈效能,切实做好理财信息登记和向监管报送相关工作。通过一系列治理手段,提高理财登记整体质量和行业数据治理水平,帮助监管部门更准确地掌握理财业务数据。

三是开展风险监测,为非现场监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依托理财登记数据,理财登记中心通过一系列理财风险监测指标,严密监测理财行业运行风险、投资风险,持续开展风险分析,帮助监管部门掌握银行理财实际运作、投资方式,及时发现行业风险。

四是参与规范修订,助力理财业务现场监管。理财登记中心深度参与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规范修订工作,并于2020年开始承担理财报表数据集中收集报送,在减轻机构数据报送压力的同时,提高现场检查数据质量。

(二)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

理财登记中心依托中国理财网平台,不断强化理财登记信息集中展示优势,提高理财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投资者提供养老理财产品专项服务。

一是生成理财产品唯一编码,提供产品信息权威查询服务。理财登记系统为每一个理财产品生成唯一产品编码,该产品编码被视为理财产品的“身份证”。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理财网查询理财产品“身份证”是否真实准确,有效防控理财“飞单”风险。

二是强化中国理财网建设,助力投资者教育保护。为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保护投资者权益,理财登记中心建立中国理财网投资者教育保护栏目征稿机制。截至2022年6月末,中国理财网及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投资者教育信息、行业动态近300篇。

(三)为理财市场发展添砖加瓦

理财登记中心立足于理财行业集中登记平台职能,充分应用理财登记大数据库资源,在理财数据应用与发布、建立理财行业数据标准、推动集中信息披露和建设理财行业统一数据交换平台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打造理财行业权威报告。理财登记中心持续发布理财行业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获得行业机构、媒体及理财投资者广泛关注,逐渐成为社会了解理财行业发展情况的主要参考依据。

二是推动理财行业数据应用。理财登记中心利用理财大数据资源优势,拓展数据挖掘深度和广度,发掘数据资源价值,为市场机构提供多元、丰富的数据产品和研究报告。

三是建立理财行业数据标准。理财登记中心根据登记工作经验,制定了《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数据元》标准,该标准经过市场多年检验,已经成为理财行业信息登记规范标准。通过准确定义理财业务中各类登记要素概念、数据,促使理财业务在产品设计、销售管理、投资运作上更加规范、统一、透明,助力机构实现高效、规范的内部信息管理,从而为其防范业务风险打下基础。

四是推动理财产品集中信息披露。理财登记中心基于理财登记规范,牵头制定银行理财信息披露统一标准,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基础上对信息披露工作内容进行细化、明确,提升行业信息披露规范化程度。同时,依托中国理财网搭建行业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支持和引导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在平台上开展信息披露,降低信息查询成本,提升行业整体信息透明度。

五是建设数据交换平台。2022年初,理财登记中心联合市场主要机构,共同建成数据交换平台,坚持以“行业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以“统一联网模式,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存储备份”为核心,统一理财销售交换数据规范,为理财代销机构和发行机构提供集中数据交换服务。

六是积极推动第三方估值服务体系建设。为进一步落实《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相关要求,理财登记中心与中债估值中心合作,自2014年起发布中债理财非标资产估值及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估值,自2022年起发布中债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测试(SPPI)模型和预期信用损失法(ECL),为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提供了有效参考。截至2022年6月30日,每日发布的理财非标资产及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估值条数合计约1.2万条,规模合计约3.7万亿元。

理财登记未来发展展望

(一)完善理财登记机制

(二)提高理财登记系统建设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理财登记系统效能,适应理财业务发展需要,为监管和市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理财登记中心拟推动建设新一代理财登记系统,采用全新技术架构,优化业务链条,全面提高系统处理效率,支持大数据存储、统计应用和高并发业务处理,为新时代理财登记工作和理财登记成果应用打牢基础。

(三)推动数据交换平台与理财登记融合

随着数据交换平台在理财行业的推广应用,理财登记中心将充分利用交换数据真实、及时的特点,逐步推动数据交换业务与理财登记业务融合,以交换数据逐步替代登记数据,推动理财登记从事后向事中、事前转型。

(四)加强理财登记数据转化应用

理财登记中心将继续依托在理财行业积累的经验和理财大数据基础,为市场提供优质的基础性服务,提高理财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权益:一是进一步落实《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推广理财行业信息披露标准,扩大信息披露平台应用范围和影响力;二是深化理财产品查询服务,探索提供投资者份额一站式查询,高效发挥复核查询机制的市场监督作用;三是探索理财估值数据标准和编码应用,进一步完善理财投资资产估值模型,为行业提供公允的第三方估值;四是继续加强行业风险监测,提高监测水平;五是加强数据应用,进一步挖掘理财数据价值,真正将理财行业数据资源“冶炼”成具有价值的“真金白银”。

(五)探索理财产品转让业务

针对当前长期限封闭式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不断提高、理财产品转让需求日益旺盛的情况,理财登记中心将依托理财登记基础,探索建设理财产品集中转让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安全、可信的理财转让服务,并以此推动理财产品估值、产品披露机制的完善,进一步提高理财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

为进一步发挥理财产品服务绿色经济的潜力,理财登记系统将探索针对绿色产品的相关服务:一是对于理财产品中底层资产为绿色债券的,在系统中给予绿色标识,消费者可以对有绿色贡献的理财产品加以辨认;二是将绿色债券相关环境效益信息在理财系统中展示,并提供中债-绿色债券数据库的链接;三是对于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为绿色非标产品的,鼓励其按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指标体系进行信息披露。

◇ 本文原载《债券》2022年9月刊

◇ 作者: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 责任编辑:鹿宁宁 印颖

推荐阅读

中债研报

▷ 债市基础设施建设

▷ 绿色金融标准

▷ 债市概览

▷ 宏观经济展望

权威报告

▷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报告

▷ 债券市场分析报告

▷ 资产证券化报告

▷ 理财报告

特别策划

▷ 中债评论

▷ 中债历史

▷ 特稿

▷ 国债

▷ 理财

▷ 信用债投资

▷ 债市ESG投资

▷ 城投债专辑

▷ 债市法治建设

▷ 2021微信年度热文

中债品牌活动

▷ 债市发展论坛

▷ 中债担保品国际论坛

▷ 债市研判六人谈

▷ “十佳文章”评选

联系我们

▷ 《债券》征稿启事

▷ 《债券》征订启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