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你会越发现,对于早规划的同龄人,他始终对我们都是降维打击。 比如人生规划,可能别人家庭从出生就开始有个明晰的目标。再比如找工作或者考研,有的人大一就知道方向,并四年都为了实现目标去奋斗,有的人大三大四才匆匆忙忙开始应对。在后面同样的时间里,你努力,别人也努力。 但是在之前的时间里,你缺失的时间永远也补不回来,每个人都是公平的24小时。
所以我们要不要现在做未来终生的规划,这是一个值得马上,立即去思考的问题。
基础没打牢,风控没做好,建得再高的大厦破灭也是一瞬之间。
所以我们一生都该围绕风控+成长去思考。
对于我个人的想法,抛去了每个人的生活开支,我将剩下的存款,分为几类: 带杠杆做风险对冲用的(保障类保险)+提供流动性的短期资金+长期不动用的养老金(保本保收益)+博收益的风险资金。接下来整篇将从以上这四个维度展开。
一、对冲型理财
风控在我人生规划中,是第一步需要做的,一旦起到作用,将是成百上千倍的财务回报。 但对于90后来说,除了上面的需要,还有个大部分人都逃不掉的大额支出:房产。 这时候的资金冲突该怎么去平衡? 确实,我们在配置一些东西的时候会占用流动性。所以这个问题核心在于,我们是否该现在就去占用资金流动性去配置,还是说再等等?我们该如何配置在保证未来利益的同时,又不严重损害现在的需求?
1.1 对于第一个问题,现在还是再等等: 我的观点是现在就配置保险,越早越好。 一个原因是这个东西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买,得看你身体够不够资格,另外就是年轻真的便宜而且选择范围也很大,你真的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要拖。 所以我与大多数人的想法不一致,有的人想直接建高楼大厦,我只想先打好地基做好风控。因为我不把地基修好,随便一点变故,都会导致我奋斗了几十年建立的高楼一朝倾塌。当你去看水滴筹轻松筹的各种案例的时候,就知道不幸的家庭都一样,盲目自信,以为医保万能,或者以为自己公司给买的额外险万能。
这个地基部分除了医保,我是通过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定期寿险来实现,比例是在年收入的10%以下。10%年收入已经能把社保以外的风险对冲做得非常好了,而且这部分并不是所有都花费掉了,最多占用了流动性,长远来看折减了一部分购买力,但依旧是资产不是负债。但它却在你没有风险抵抗能力的时候,用小资金撬动一个上百万的一个保障。 当然,我并不希望能用上它。
1.2 对于第二个问题,如何兼顾现在和未来:
其实这点,在问题一就能解决了,10%已经能做一个很好的方案。你得问问你自己,划出年收入的10%对你影响大吗?如果大,那我们就做一个额度低一点的方案,但不能没有。甚至一年一两千也能做个基础的保障。 如果不是非得就差这10%就能买房了,那我觉得都是不必要去纠结占用了流动性的。毕竟更大风险在于,你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可能你就永远买不了,但是额度还没买够,也可能你风险太高单独被加费了。 现在很多单位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很多女性乳腺结节也比较常见,不是被除外就是拒保。男性抽烟喝酒,碳酸饮料等等,网上疾病年轻化的事件太多了。
更新维度: 普百万医疗、中高端医疗,重疾险,意外险,定期寿险,增额寿,养老金,齿科险等+行业格局。
二、流动性资金
流动性资金自然就是能随时用的资金,流动性提升了,收益自然会低一些。
短期几个月需要用到的资金,选择放在货币基金里。银行活期0.3%年利率,货币基金目前普遍都能达到2.3%年利率。流动性差不了多少,随存随取,那自然选货币基金。
半年以上都用不上的可以存银行创新型存款。创新型存款是相比较于定期存款更灵活的一种存款方式,且时间长比货币基金收益高,3%以上。(2021.5.14日更新:创新型存款已被银保监叫停) 但在我个人的资产配置中是没有银行存款的,因为货币基金更能实现我灵活存取+主动选择式定投股票型基金。这个结合每个人的需求自行选择了。
三、长期不动用的养老金 图示举例3种方式,假设30岁,100万一次性存,60岁开始用。
假设33岁女性,3万X15年
养老金,如果配置,要想未来起到作用,肯定越多越好。但又会涉及到资金冲突,看个人选择了。养老金的意义是签订合同,锁定未来利率,以后每年都投一笔钱进去(也可一次性存入)。 保险,这是唯一一个可以保证终身利率不随经济环境降低,也允许每年存,不用一次性存的金融工具。 这是家庭底层资产,防止利率下行。现在锁定,即使未来利率逐渐降低,可我依然不受利率下行影响。以及当我做高风险投资时,即使亏损了,也不影响形态。因为基石是稳定的。
底层资产,也就是安全性一定要是第一位,其次再考虑收益率。目前最安全的资产就是银行50万以内的定期存款,国债和保险。
有的人会考虑通货膨胀,如果你有跑赢通货膨胀又国家兜底保本保息的工具,请记得分享下。 96年,有一批终身复利是8.8%的产品,什么概念呢,1元钱,现在24年过去了,变成6.96元,折算成年单利,年利率是25.9%。当第40年时,他的1元已经变成了26.8元。我觉得是血赚。不过现在全球无风险利率大趋势是下行的,这种好产品没了。 买保险理财的人喷的也不少,说当年要是买房了怎么样或者做什么了怎么样。这样去看是不理性的,如果可以这样看,我当年还会倾家荡产去塞钱给马云,或者去买币。 问题需要辩证的去看待。当我们看他现在值多少钱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去看他当时用了多少成本,以及对应的风险是什么。 当然我也不建议动用所有钱去配置养老金的,那同样是不理性的。
好的配置方式是年金+增额终身寿+万能账户。有能力再上分红险。区别挺大,学习可移步。 (对万能,年金,增额的区别详细说明) (对增额寿,定额寿的解释) (演绎了几种养老工具) (从国内外差距,经济情况,人口结构,国家政策等方面说明它的必要性)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现在配置,不等等呢。因为银保监说了,国内长期利率会下行,我不确定等我准备好了,那个时候会不会已经下调利率了。毕竟以前银行也有一年期就8.8%的产品,现在3年期五大行才2.75%。所以我可以不一次性配置齐全,但我需要现在配置一部分。
四、博收益的风险资金
股票,基金,可转债,房产,黄金等等这些都是不保本的,但收益高。
此处基金分了混合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型基金等。 我一般不喜欢混合型基金,更喜欢被动的跟踪指数的基金,因为混合型受人为调仓因素影响太大了,基金经理成为了最不可控因素,基金经理又经常跳槽或者更改持仓策略。(除非你选好基金经理,他离职你就换基金,愿意承担他离职时你换基金时要割肉的可能) 我更喜欢选定我评估后的行业的指数基金,主动选择买入时间,大部分时候都是买,少数时候在卖。这个收益率就得看个人了,可能年化20%也可能年化80%,也可能亏损-30%也可能更少或者更多。 债券型基金年收益1%-17%的都有,能做到5%以上的一般都配置了股票或者可转债占比较高,可转债和普通的企业债还是有区别的。不算纯正的债券基金,它自然风险会更大,也和你的指数基金或者混合基金的重叠度太高。常规的在5%左右收益,但扣除每年的运作费用,一般是1%(每家各不同),一年4%的到手收益,还要承担不保本的风险,也不见得多有吸引力。所以我没配置,看个人需求。
股票,这不是一般人能玩的,本金太少更不建议玩了,摩擦成本(交易手续费)太高。要求很高,对情绪的把控能力,对经济或者新闻的解读能力,对产业链的理解能力,控仓能力等等,各种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不是一般人能玩的。钱够可以考虑配置一些大而无害的产品,比如五大行或者交建,铁建等等,不管它涨跌,就靠它来股票打新。
钱少的玩基金,钱多时间多综合能力强的可以尝试股票,也可以尝试ETF,单笔超过一定额度,比买基金划算。
房产,我觉得这个没法评估,或许该纳入幸福感因子或者丈母娘因子,对象因子。单从财务角度,它是资产还是你的负债,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不同,怎么选择每个人都不一样。
黄金,也是非保本产品,乱世买黄金。
信托,门槛高,也会存在兑付风险,收益还不错,比股票安全。
既然博收益的可以短期内就翻倍,为什么我们还要配置见效那么慢的养老金或者增额寿呢?你就得先问问自己经历过牛熊吗?保证不亏吗?能稳定盈利吗?随着本金增大还敢大进大出吗?等等
或者先看一个我的测算: 此图未假设大幅亏损时割肉离场的可能(博风险资金,单年度亏损50%是有可能的。所以谨慎赌上全部身家)
更新基金购买成本(不代表我推荐,自行谨慎判断):
一个人的资产,无论是十万,还是千万,都应该要讲究搭配。执意放一个篮子里,那就是赌博。你执意存银行,那也是赌博。
应小组要求。
执业资格证号:26050051000080062020003782 范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