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的人越来越重视保险对于我们的重要性,遇到大的疾病或者大的事故的时候,保险总会在资金上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在未来的生活和看病都有风险,可以担当得起,现在的很多保险产品,不仅能够给大家做生命保障,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理财功能。
大部分是那种交个十年15年,然后经过十几20年之后,房外一大笔钱,这样的保险更是层出不穷,我们今天针对这样的保险进行整体的分析,看看这些保险有没有缴纳的必要。
如果每年交1万元,交十年20年之后能够一次性给付35万元,这样的保险型理财产品到底合不合适呢?我们仔细听的话,可能十年才交10万块钱,但是一次性返还,竟然能给到30余万元,仔细想一下,自己可能赚了20多万,我们可能觉得银行拿着我们交的钱去进行理财,第一年存一些,第二年存一千,以此类推,整体的连利息也达到了3%。他们如果真的是这样的情况,银行卖这样的产品,到底想有怎样的利益?难道的慈善机构?
把保险作为理财产品收益一般都不靠谱
每年交1万,十年之后返还30多万,也就是20年的时间,有将近超过200%的收益,其实乍一看收益还是挺高的,但是要知道我们是20多年前的时间就已经交钱,而且这20年的时间我们是不能够领取的。
20年的30万跟现在的10万块钱也都是比不了的,20年前的房价可能只有三五百,而且还是比较好的地段,可是20年后的今天,房价不止发了十倍还多,那么20年后的收益加上贬值率的话,其实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保险还有一个风险,就是20年后这30多万到底能不能兑现?会不会是像他们之前说的那样达到这个数字,因为太多买过保险得不到兑现的案例,这些不但对不了现金收益,而且还会比之前交纳的要减少很多,把保险当做理财的,不管从时间上还是收益上,或者是投资风险上,都是不是那么十分靠谱。
把保险做我保障也很危险
保险的意义就是给予我们保障,让家人在遇到疾病事故的时候,能有足够的钱看病,10万元20年后返还30多万,咱们不说资金上的收益就是20年来,我们的保障一定是不是很合适的,保险一般在保鲜期之内都是基于保障的,理财型的保险都会附加一些疾病,医疗。
我们买保险的时候更应该关心它,能给予我们的整体的医疗福利,不要太过在意经济上的收益,也许其它的理财产品会有比保险有更高的收益,但是却给不了我们任何保障。所以如果从保险自身的功能来看的话,这个保险肯定是合适的。
近年来,保险行业在舆论场上备受关注和争议。一方面,疫情让公众的健康保障意识迅速提高,从数千万人参保城市惠民保产品中可窥见一斑,另一方面,在寿险这一致力于长期健康保障的行业,代理人数度成为点燃行业矛盾的导火线。
代理人百万大减员
今年2月,中国人寿黑龙江省嫩江支公司一名老员工实名举报上司“长险短做”,欺骗客户投保。此外,该支公司还存在虚假增员、虚挂人力的等问题。今年5月,中国平安重庆分公司一位老员工实名举报称,公司和领导存在大量逼迫员工购买“自保件”的现象。
两则极其相似的举报内容显示,代理人为了完成业绩和获得提成,不惜弄虚作假,在无法完成指标后与上级领导反目,并在网络社交平台发酵,形成影响人寿保险行业的负面舆论。
与此同时,各家保险公司代理人浩浩荡荡的“大减员”,也在成为压力与矛盾的集中体现。
数据显示,我国保险代理人从2019年的912万人下降到2020年的843万人,同比增速下降7.6%。考虑到代理人进出情况,据统计,一年有高达130万的代理人流失。
2021年上半年,五大险企代理人数量再次流失近90万人。根据五家大型上市人寿保险公司财报,相当于过去半年时间累计减少87.8万人。
其中,中国人寿个险代理人规模为115万人,与2020年末相比减少22.8万元,降幅16.5%;平安人寿代理人规模为87.8万人,与2020年末相比减少了14.6万人,降幅为14.3%;太平洋人寿代理人规模为64.1万人,与2020年末相比减少了10.8万人,降幅为14.4%;新华保险代理人规模为44.1万人,与2020年末相比减少了16.5万人,降幅超过20%;人保寿险代理人规模为24.8万人,与2020年末相比减少了16.6万人,降幅高达40.1%。
“代理人难题”何解
针对代理人困境,中国人寿党委委员、副总裁詹忠在中报业绩会上表示,后疫情时代,就业选择偏保守,就业环境也相对趋于稳定,所以增员难度进一步加大。从未来发展角度来看,代理人队伍的规模预计不会再出现大幅度增长,会更注重质态,注重整个队伍的结构,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数字化的方向迈进。
“短期内,平安仍面临寿险改革的阵痛。”平安执行董事兼联席CEO陈心颖表示,寿险代理人渠道改革很艰难,但刻不容缓而且没有退路。从过去的大进大出转变为高质量、高产能、高收入的“三高”队伍,这是寿险改革的深刻内涵,整个转型至少需要三年时间。这意味着,平安的寿险改革将在明年看到成效。
太平洋人寿新任总经理蔡强则直指,今年以来保险行业的负面舆情也对行业形象形成影响,也造成退保增加、信任降低等问题。
他表示,寿险的产品和服务存在与用户需求不匹配的供给侧问题。寿险行业亟需供给侧改革,消费者的偏好和行为发生了巨大改变,“人情单”、“炒作销售”已经无法让消费者买单,消费者购买产品更加理性、更加专业化,也更加个性化。
新华保险副总裁李源也提出了保险代理人存在“四个不匹配”问题: 即业务员队伍和客户的年龄不匹配;产品的供给和客户的诉求不匹配;销售场景和模式不匹配;销售队伍底层人员的收入和留存率不匹配。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各家保险公司涉及代理人的改革政策存在众多共性,包括在代理人招募方面提高“质量”,招募高学历、高产能、职业化的代理人。
除此之外,布局家庭医生、互联网医院、三甲医院专家等医疗资源,以及提供养老社区、理财产品等,都成为重要的产品附加项,希望通过服务进行差异化竞争。但在不少寿险专家眼中,这些险企目前的改革虽然助于提升行业水平,但对代理人问题的解决仍显不足。
面对代理人难题,保险行业正从政策、科技、经营战略等层面尝试破局。
在政策方面,独立代理人制度“破冰”,2021年正式开启独立代理人元年。
2021年7月,深圳银保监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发布《深圳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登记注册事项工作指引》,作为全国首份公开发布的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办事指引。
2021年8月19日,大家保险庞月晗专属代理店在深圳注册成立,正式完成从个人到个体工商户的转变,打响国内寿险行业工商注册独立代理人的“第一枪”。
同时,不少保险科技公司正探索代理人的扁平化运营,而非传统层层抽佣的“金字塔形结构”,用智能工具帮助保险代理人提高效率。
此外,被称为“鲶鱼”的外资险企开始瞄准中国的中西部市场。
不同于上市险企的大幅减员,今年以来,作为外资独资人寿保险公司的友邦人寿、中宏保险等逆势增员,开设分公司,扩展全国市场,并从新市场中招募高质量代理人。
今年4月,友邦保险时隔20年后开业的内地第六家分公司在四川成都开业,第一批新招募的代理人数量超过400人。6月,友邦人寿还马不停蹄开始筹建湖北分公司。按照筹备进度,年内友邦保险新招募代理人数量将破千人。
今年8月,中外合资的中宏保险宣布其第15家省级分公司——中宏保险陕西分公司正式开业,这是中宏保险自2014年湖南分公司开业以来,时隔7年首次设立新的省级分公司。
今年9月,中外合资的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正式开业,成为第二家布局云南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
作者|木小溪 个人公号|:muxiaoxi-house
整理:馨漫园动漫
已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信写这篇文章我是很有发言权的,为什么呢?
因为最穷的时候我负债达10万之多,是个非常典型的穷忙族。后来用一年半还清债务,积蓄累积到10000元,过程也是相当艰辛,但是一旦渡过这个阶段,以后就是阳关大道了。讲方法之前,先讲讲我的狗血经历。
刚毕业之初我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那时候的我还是很上进哒,虽然工资很低,但时间自由,圈子也单纯,下班之后写写文章赚点小外快,一年还能攒了个一万多块钱。
两年后我稀里糊涂被朋友忽悠去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打满狗血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首先我发现工资居然没有之前高,消费嘛,身边一大波爱美爱名牌的妹子,在一块就是研究怎么败家的。生活节奏是除了睡觉就是逛街,除了逛街就是加班,没时间学习,也没时间兼职,不到三个月,我的老底被掏空了。身边的姐妹们万年不变的教唆你“女人不要活的廉价了”“你身上这身行头就是你的身价”“靠自己用名牌,女人要精致”吧啦吧啦。然后我在她们的带领下月月超支,晋升卡奴,最夸张的时候我办了4张信用卡,生一场急病居然要借钱治,导致欠下10万外债。
后来一个闺蜜推心置腹告诉我,富爸爸上有句话很值得参考:富人与穷人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富人最后才买奢侈品,而穷人和中产阶级会先买下诸如大房子、珠宝、皮衣、宝石、游艇等奢侈品,因为他们想让自己看上去很富有。他们看上去很富有,但实际上他们已深陷贷款的陷阱之中。
在闺蜜的建议下,我开始反思:首先我并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但是会被周围的人影响买很多不需要的东西,应该换个环境;其次,这份工作并不适合我,既没有升职加薪也没有成长空间,不利于事业发展。于是毅然决然,我辞掉了工作,本着找回初衷的愿景,我在将近30岁的年纪,背着一身债成为北漂的一员。非常神奇的事情是,当我决定拼尽全力,开挂模式就会自动开启!
刚到北京我找了一份徒步旅行的工作,虽然收入不高,却让我充分找到了热爱生活的理由。换了纯朴自然的工作环境,我的消费也跟着降下来了,接着就是事业上的腾飞。通过不懈努力,三个月后我得到了晋升,后来我独立策划的线上赛事被合作公司看上,对方被我的创业精神打动,经过几轮洽谈,我在完成交接后顺利跳槽,当然,薪酬是原来的两倍多。
换了工作,月入万元不是梦,但是债务未平,理财无门,我的生活依旧没有完全进入正轨。这时候我认识了现在的男票猪先生,一个有点“抠”的程序员,已经做了6年的理财尝试。刚开始相处,消费观大不相同,真是分分钟想分手呀,不管买什么,他都要先考虑使用成本,一周使用不到1次就坚决不买。
好在我是个从善如流的人,几个月下来就接受了猪先生的“理性消费”和“极简生活”,在他的帮助下,我不仅成功脱贫,升级理财小白,还接受他的建议开始在简书写文章。通过猪先生的强制储蓄法,我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10000元。这时候他给我推荐了一个P2P理财产品,我们两个搭伙,21天用10000元赚了204元的利息,那一刻我开始享受到理财的甜头,也逐渐体会到《富爸爸穷爸爸》的财富密码。
我的卡奴和穷忙经历可谓是女孩子毕业到工作3年之间血的教训,如果30岁还有一身债,那真是细思极恐的事情,没有安全感还是小事,越来越少的翻身机会才是大事。一步一个血脚印的走过来,很想给还在这个阶段徘徊的童鞋们一些建议:
一、克制消费,少即是多
这一点容易产生误解“挣钱不花意义何在?”,克制消费的意思并不是让你掰着手指头过日子,而是过少而精的优雅生活,杜绝冲动消费,选真正喜欢而且使用率的物品。推荐一本书,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既是空间整理书,更是良好的生活态度。如果从更长远一点来考虑,那就一定要培养良好的投资理财意识。分清什么是投资,什么是负债,白话一点就是,什么是保本或有赚的,什么是稳赔的,比如买房和买车的区别,比如上培训班和买衣服的区别,建议可以深度阅读《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
二、实现本职工作的成长飞跃
对于上班族来说,增加收入的最好方法是加薪,而加薪的必要途径是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有句话说的好,做领导的手,不如做领导的脑。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工作价值,时刻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和高度前瞻性。
分享一个同事的故事:C入职我公司时还是个新人,一来就被派去做细碎而不易出成绩的客服工作,而之前这个岗位的同事因3年未得到晋升愤愤离职。C工作第一周就被各种吐槽,确定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耐心的摸清了每一个bug涉及到的各部门对应同事,第二周便开始着手大数据分析。一个月后,公司邮箱里出现了一个相当完备的数据分析表,包括解决方案和客服QA,惊艳四座。C肯吃苦敢决策,胆大心细,不到一个季度的时间里,他总结出一套客服工作流程,招了实习生来执行,半年后,C升任高级运营经理,负责公司至关重要的电商项目。
同样的工作,C发挥自己优势做出了全然不同的工作质量,这样善于思考且执行力强的员工,想不发光都难。
三、从做一份事业的角度开始赚外快
我并不赞成单纯的为增加收入去淘宝刷单、发帖等无增长价值的兼职,相反,哪怕一开始不挣钱,也一定要培养一个坚持下去的事业,比如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
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增加额外收入比较顺理成章,比如程序员,通过人脉或专业网站,工作之余接一些私活儿,赚外快是很容易的事儿。不过没有特别技能的人也不用担心,可以先找到自己的特长或爱好来培养自己,比如写作、手工、绘画、健身、化妆等诸如此类,自学或参加培训,坚持下去直到专业或卓越。这点很重要,因为算是稳定型长期投资,一旦有了专业技能,就可以找相关平台交流赚钱了,比如各行业专业平台,比如只是分享类的简书、分答、头条号、厅客等诸如此类,如果在专业领域有所成就了,那你就可以做自己的付费社群,开付费的课程讲座等,赚钱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并且越优秀越无可替代。
四、强制储蓄让你有财可理
理财的种类有非常多种,然而这个阶段的我们是无从选择的,先脱贫才是王道。不管是信用卡欠款还是欠朋友钱,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的就是自己的信用问题,与其一堆散账乱七八糟不如集中还款。信用问题不单是与银行之间,更多的是与朋友之间,借过钱或借过钱给别人的人都知道,借钱是最伤感情的,到处周转,把人脉关系都透支了,很难再有真朋友。通过集中整理法则,制定分期强制还款计划,工资到手第一件事就是还钱,同样道理,没有债务需强制储蓄,工资到手第一件事将钱定存,习惯一旦养成,债务和储蓄都变得不再复杂,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大头账目处理完毕,剩余的少部分你可以安排日常开支和必要的费用支出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生活变得好简单,你不需要大费脑力逛各种购物网站了,因为这个范围内可供选择的物品非常有限,自然而然只能选择实用又质地良好的精品。
等到强制储蓄被解锁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然是个小财主了,而配合前三点,相信这个时候的你已大踏步跨入精英行列,有工作有事业有生活有梦想,一切都已自然而然涌向你~
从负资产到10000元,这是你财富生涯里最艰难的时光,就像跑马拉松时的撞墙期,呼吸困难、全身酸痛、每一分钟都想放弃,然而你只要挺一挺扛一扛,后面的路程会如有神助,顺畅和突破的愉悦感推动你飞奔向终点,根本停不下来~
文/木小溪
个人公众号:muxiaoxi-house
【自由撰稿人,天秤座文艺暖姐】
漫漫时光,唯愿做个收藏故事和分享故事的有心人~
-THE END-
小编推荐阅读点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