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去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降2.25%,其中,理财及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同比降9.8%。今年一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可疑类贷款则较上年末增长305.07%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 田文会
“万亿之上,我们满腔热忱、足音铿锵。”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成都银行,601838.SH)董事长王晖在该行2023年报的董事长致辞中对未来充满期待,表示已“奋力开启‘万亿级’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3年,该行资产首次突破万亿元,当年末达10912.43亿元,成为西部首家资产规模超过万亿的城商行。
年满56岁的王晖在2023年末再次暂时一肩挑两担。2023年11月,王涛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成都银行行长职务,董事长王晖代为履行行长职责。王晖是成都银行老人,担任成都银行董事长已近六年,担任成都银行行长的时间更长达近12年。这不是王晖头一次肩挑董事长和行长两重担,2018年8月王晖开始担任成都银行董事长时还未辞去该行行长职务,直到2020年5月才辞任行长。一肩两担对于王晖来说,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
今年一季度,成都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12.83%。2023年,该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16.22%,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降2.25%,主要因理财及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下降,以及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增长。
据成都银行2023年年报,该行“3+5+7”的战略发展思路包括:继续拓展政务金融业务、实体业务、零售负债业务“三大护城河”战略纵深,倾力打造“四川辖内居民最信赖的首选主账户银行”“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伙伴银行”“区域内政府治理体系的首站首选银行”三大品牌;继续锚定行业研究、财富管理、消费贷款、异地分行、金融市场等“五大提能方向”,不断增强战略业务市场竞争力,加快构建特质更加鲜明显著的“成都银行第二增长曲线”。
其中,财富管理是该行“五大提能方向”之一。不过,2023年该行理财收入出现下降。
资产质量方面,今年一季度末,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 0.02个百分点,可疑类贷款则较上年末增长305.07%。2023年末,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同比降0.1个百分点,其中个人购房贷款、制造业、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则同比上升。
资本充足方面,今年一季度末,成都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上升,但仍低于同期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
去年理财及资管收入下降
今年一季度和去年,成都银行净利润都呈现较快增长,但去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
成都银行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该行营业收入为56.38亿元,同比增6.2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1亿元,同比增12.83%。2023年,该行营业收入为217.02亿元,同比增7.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71亿元,同比增16.22%,高于同期商业银行3.23%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不过,当年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6.62亿元,同比降2.25%。
成都银行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主要因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增长、理财及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下降。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为0.89亿元,同比增47.99%,主要因代理业务手续费支出增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7.51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理财及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同比降9.8%至4.05亿元。
据成都银行2023年年报,该行发起的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主要包括该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这些结构化主体的性质和目的主要是管理投资者的资产并收取管理费。2023年末,该行发起设立但未纳入该行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理财产品净资产规模为730.45亿元,同比增10.21%。2023年,该行在理财业务相关的管理费收入为4.05亿元,同比降9.8%。
成都银行对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表示,该行坚持稳健审慎,持续提升“芙蓉锦程”系列理财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巩固“长赢抗跌”的收益优势和“稳健理财”的品牌形象,推动该行理财产品规模稳步增长。同时,该行加强研究分析工作,综合采用多种资产配置策略,提升理财产品整体收益。
2023年,该行严格落实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相关监管政策要求,规范稳健开展理财业务,从产品端、资产端、策略端、营销端等四个方面合力推进,通过加强投研分析、丰富理财品类、降低资产利率敏感性等有效措施,巩固“稳健低波”产品优势,进一步强化区域理财品牌形象。
一季度可疑类贷款大幅增长
资产质量方面,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但去年该行房地产业等不良贷款率出现上升,且今年一季度可疑类贷款增长。
今年一季度末,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0.66%,较上年末下降 0.02 个百分点。可疑类贷款为5.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5.07%。
成都银行对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解释称,今年一季度可疑类贷款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原次级类贷款中的部分贷款,随时间推移逾期时间增加,该行按照《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要求,对逾期时间超过270天的贷款风险分类下调为可疑类。
2023年末,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0.68%,同比降0.1个百分点。不过,其中,个人购房贷款不良率为0.45%,同比上升0.04个百分点;制造业不良贷款率为1.17%,同比上升0.08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为3.04%,同比上升0.64个百分点。
2023年末,成都银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47.59%,同比上升26.37个百分点;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18.86%,同比上升9.16个百分点;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86.94%,同比上升27.96个百分点。
成都银行对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表示,2023年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上升主要原因是部分客户受外部环境影响,出现订单萎缩、销售滞后、现金流紧张等风险因素,该行对上述贷款根据风险情况及时纳入不良贷款管理,目前已采取“一户一策”进行风险化解,化解工作正有序推进。次级、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上升主要原因为:原已下调不良的部分贷款,随时间推移逾期时间增加,该行按照相关要求对逾期超过270天贷款风险分类下调为可疑类,对逾期360天贷款风险分类下调为损失类。
成都银行称,2023年,该行打造贯通贷前—贷中—贷后的精准、高效、全面的精控风险管理体系。同时,该行进一步完善差异化授信管理模式、贷后精细化管理、关联交易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等工作机制。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群全部完成投产,该行不良率始终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该行始终把风险管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坚持行稳致远的风险原则,追求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匹配性;二是坚持精准主动的风险策略;三是坚持早预警早化解的风险方法,近两年该行还主动前瞻组织信贷资产“回头看”和特定领域风险排查,及时有效拆除和降低风险。
资本充足率波动
资本充足方面,今年一季度末,成都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07%、9.19%、8.45%,较2023年末皆出现上升。
而2023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89%、8.98%、8.22%,同比分别下降0.26个百分点、0.41个百分点、0.25个百分点,且低于同期商业银行相应资本充足率。2019年以来,成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逐年下降。
成都银行告诉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今年一季度资本充足率上升原因是利润积累对风险资产形成支撑。2023年下降的原因是该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质效,风险资产增速高于资本增速。该行将不断提升资本精细化管理水平,统筹做好业务发展和资本积累、补充的有效平衡:一是秉持稳健发展理念,合理规划业务增速,通过加强内源资本积累夯实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能;二是强化资本约束导向,通过优化业务结构稳步提升资本使用效率;三是兼顾发展需要和资本运用效率,保持梯度合理的资本层次结构,适时推动各层级资本的外源补充。
外源补充方面,成都银行近两年补充资本的渠道包括可转债。
成都银行于2022年3月完成80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2022年4月6日,成都银行可转债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简称为“成银转债”,转股期自2022年9月9日至2028年3月2日。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成都银行已将募集资金净额79.92亿元全部用于支持各项业务发展,在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该行核心一级资本。
截至今年3月31日,累计已有28.03亿元成银转债转为成都银行A股普通股,占成银转债发行总量的比例为35.04%。因转股形成的股份数量累计约2.02亿股,占成银转债转股前该行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额的5.58%。尚未转股的成银转债金额为51.97亿元,占成银转债发行总量的比例为64.96%。
成都银行贷款迁徙率
数据来源:成都银行2023年年报
转自:保险报网
春华秋实,瓯江潮涌,丰收好时节。
日前,温州银行总资产与存贷款总额双双创出新高,截至2023年9月末,该行总资产5107亿元,存贷款总额6402亿元,提前三个月完成阶段性战略目标,进入中型银行行列。
自2021年5月浙江农信战略入股温州银行以来,该行借助大股东优势,全力推进改革转型。近两年总资产、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复合增长率均超过25%;2023年9月末总资产、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较战略入股前增长79.87%、98.62%、79.79%;贷款客户数23.1万户,较战略入股前增加20万户,增量是该行前23年总客户数的6.45倍。2021年纳税9亿元、2022年纳税10亿元,2023年预计纳税12亿元;温州地区纳税总额连续多年保持温州市金融、国资系统前列。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中,温州银行利润增速位列中资银行前列,也是近两年盈利增长领先的城商行。
新跨越,
护航实体经济发展
在亮眼业绩的背后,是温州银行强化党建引领、提升业务水平、践行社会责任的责任担当。该行积极赋能实体经济,围绕贯彻落实浙江省三个“一号工程”“十大重大工程”等要求,积极助推温州“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民营经济贷款达1706亿元,较浙江农信战略入股前增加689亿元,民营经济贷款占总贷款63.5%;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88亿元,增加418亿元,增幅88.75%;制造业贷款余额351亿元,增加201亿元,增幅134%;科创企业贷款余额118亿元,增加106亿元,增幅901%。
2023年,温州银行相继在苍南金乡、乐清大荆、乐清雁荡、永嘉乌牛、瑞安上望新开业5家社区支行,并将市区5家支行搬迁至县域。温州市县域网点覆盖率达100%,这是温州银行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下沉县域的生动注脚,也是温州银行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的深刻体现。
同时,温州银行在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呈现出了本土不断深耕、异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杭州分行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高层次人才+高价值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获得营运资金;宁波分行首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在宁海县南溪村挂牌;绍兴分行普惠小微贷款业务快速拓户倍增;金华分行全力支持金华市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舟山分行打造海洋经济金融品牌,创新远洋渔业贷、近海捕捞贷、水产行业贷等金融产品;衢州分行认购全国首批、浙江首单绿色乡村振兴公司债券;绍兴分行推出排污权质押融资贷款,助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该行将全力助力浙江“两个先行”的生动实践,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赋能浙江现代化发展。
温州银行温州分行金融服务团队走访企业。
新动能,
聚焦特色业务发力
温州银行结合地方产业特色,稳步推进自身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持续提升多项特色业务发展质效。
创新研发“纯信用、零抵押”产品。该行“温信贷”产品,直击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抵押物不足的痛点,运用大数据风控赋能,支持用“信用”换“信贷”,上线两年来客户数达26.91万户,余额468.60亿元。
创新实践“农商+温银”业务协同。温州银行借助大股东优势,推出“农商+温银”合作模式,两年来近700户民营企业受益于该合作模式,先后获得融资支持超过440亿元。
创新提升“科创金融”服务模式。该行不断完善涵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推出“两个健康”积分贷、科创指数贷、人才贷等多种金融服务组合,给予初创型科技企业最高3000万元、行业精英最高1000万元信用类贷款,为888家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创新构建“温商金融”服务体系。温州银行参与发起成立温商研究中心,依托浙江政务服务2.0系统对接在外温商和侨商金融需求,温州、上海、杭州营业网点可为温商办理温州地区的政务服务事项。累计对接联系37家异地温州商会,与16家异地温州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意向授信总额达600亿元。
新起点,
保持金融为民本色
温州银行保持“金融为民”是金融工作的本色,让金融改革创新成果落实到惠民、便民、护民、助民方方面面,不断丰富“以你为先”的内涵,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金融惠民,提供财富管理适配产品和服务。当前,该行财富与私行客户数AUM超1461亿元,管理资产规模与客户数增速较入股前分别达10%、56%。理财产品体系日益完善,温州银行到期清算或兑付的产品均实现为投资者创造稳健收益的理财目标。自战略入股以来,理财品牌市场影响力大幅得到市场认可,累计在7家全国性权威媒体或机构中荣获10余个奖项,其中包括荣获诸如中国证券报“理财金牛奖”、证券时报“天玑奖”等重磅奖项,市场影响力实现历史性突破。
金融便民,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可及性和便利性。温州银行线上营业厅涵盖个人、公司、信用卡及网点预约等功能,借助5G、小程序、语音视频等前沿技术,实现传统线下业务办理线上化。该行与医疗机构合作推出“医后付”服务,支持先诊疗、后付费、住院免押金,项目荣获浙江省金融促进共同富裕创新实践大赛团体一等奖、优秀主创人一等奖。此外,该行与温州市政务服务部门创建“政务+金融”一站式综合服务,实现人社、医保等196项高频民生事项实现“家门口”办理。
金融护民,有效推动消保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该行立足不同阶段经济金融形势和公众对金融知识需求的变化,及时多元化、多渠道、结合社会关注热点做好金融宣传普及。在做好常态化消保宣教的基础上,通过金融知识进学校、企业、社区、商圈,举办投资者教育活动和网点微型沙龙,创新宣教动画、短视频、长图等宣传形式,构建“以案说险”宣教体系,打造金融知识宣教矩阵,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公益性的学习平台,不断展现温州银行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金融助民,“金融+慈善”履行社会责任担当。温州银行申请成立温州市慈善总会温州银行分会,并向分会捐赠1000万元。近五年,该行公益慈善资金投入超过4000万元,覆盖扶贫、教育、医疗、特殊群体、生态环境等不同领域。向“最美温州人”“温州好人”“关爱下一代”等公益基金捐赠超过600万元,向温州市人民教育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作为温州市第一批爱心休息点建设首发单位,该行在支行网点设立“爱心加油站”,供城市美容师、户外工作者等群体饮水休憩,同时行内母婴室与卫生间对外开放共享,除了基础便民服务,该行还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为劳动者搭建共享书架、开设公益讲座、提供应急服务、助老服务等,打造更有温度、更有情怀、更有责任的银行。
温州银行向温州市慈善总会温州银行分会捐赠。
开展庆年坊爱心公益活动。
新征程,
打造万亿资产优秀城商行
奋楫争先,勇立潮头,启航新征程。
在新一轮战略规划中,不乏温州银行对经营目标、市场定位、区域发展、客户服务、业务布局、市场竞争的深刻洞察和思考——温州银行将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当和使命,坚守和深化现代化城商行的战略定位,打造金融服务民企的标杆性银行、打造金融创新驱动的数智化银行、打造“农商+温银”协同发展新模式、打造助推“两个先行”的综合化银行。探索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转型路径,朝着对标优秀城商行、建设万亿资产大行的战略目标前进!
AD
情人节降临,有保险公司推出了“恋爱保险”,也有商家打出了“进口玫瑰”的广告——然而,在为之心动的时候,你有没有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昨日,佛山市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情人节消费中的“甜蜜陷阱”。
陷阱1:“恋爱保险”许诺赠裸钻?
提醒:是常规意外险,购买要理性
近日,网上一款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恋爱保险”,引发了关注。该保险承诺,情侣在投保的三年后至第十三年以内首次领取了结婚证,将获得一颗南非心形裸钻。在众多情人节礼物中,给心爱的人送上一份安心的“恋爱保险”更是别具新意。佛山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该款“保险”时,一定要了解保险公司是否注明了所赠送钻石的品牌、等级、形状、重量、颜色等信息,以及裸钻镶在项链或戒指等饰物上的加工附加费用,以免理赔时产生纠纷。
佛山市消委会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其实类似的奇葩保险并不是首次出现,这只是保险公司在情人节为推广理财产品加上的“爱情”元素。“恋爱保险实质上只不过是一份常规的意外险,再附加一项保险服务的理财产品,如果已经购买过其他意外险,再重复购买恋爱险实用性并不强。况且两个人的爱情并不是靠保险守护的,建议消费者理性购买。”
陷阱2:进口玫瑰花高价出售?
提醒:小心国产花“偷梁换柱”
随着年轻消费者对花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不少花商打着“进口玫瑰”宣传,进口花比国产花要贵几倍。佛山市消委会发布警示称,实际中,大多花商是用国产玫瑰来冒充高价的进口玫瑰。而很多消费者对进口和国产的玫瑰区别并不太了解,即使被偷梁换柱也不知情。
该部门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消费者订购进口玫瑰花之前应多了解相关花的知识,例如进口的厄瓜多尔玫瑰花朵比较结实饱满,花瓣厚实,花秆粗长,花朵颜色异常鲜艳,绽放生命周期长。“如果对花没有了解太多的消费者,建议选择国产花,这样既可在价格上得到实惠,也可避免被调换的风险。”
陷阱3:珠宝店推出特价、低折扣?
提醒:谨防虚假打折
情人节期间,你可能已经留意到,各大珠宝店都纷纷推出特价饰品、低折扣、满额返券、微信转发点赞送礼品等各种促销活动。
对此,佛山市消委会表示,有很多商家是先提高价格再打折,有些指定的特价饰品还要求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才能享受优惠购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注意询问和辨别,面对特价商品、高额返券等优惠时,应谨防虚假打折,保持理性,切勿冲动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