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生活 > 正文

“三趟快车”串起亲情

从口岸沿深圳河干流上溯约三公里,便是与其在深圳河北岸并肩而立的文锦渡口岸。 罗湖桥是深港之间深圳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第一条通路,罗湖口岸是深圳河上的第一个陆路客运口岸,早在1950年7月1日就成了深港间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外开放口岸;文锦渡公路桥则是深港之间深圳河上的第二座桥梁、第二条通路,是深港间第一个陆路货运通道,是贯通中国南北大动脉的107国道的终点所在。 1978年,文锦渡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对外开放。1979年,文锦渡口岸开辟为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正式与香港直通货运汽车。在1989年底皇岗口岸开通前,文锦渡口岸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货运口岸。 对于广大香港同胞来说,文锦渡不仅仅是一座公路桥、一个口岸,还是他们的“绿色生命线”。1938年省港公路通车,九龙关在边境口设立文锦渡分卡,检查过往货物、车辆与人员。海关档案显示,早在1946年,每天经文锦渡往返深港两地的货运汽车就已多达100多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深圳河两岸边境控制骤然收紧。但政治制度上的对立,割裂不了深圳河两岸人民的骨肉亲情,也无法断绝文锦渡公路桥串联起的这条香港“绿色生命线”。一张张老照片定格了当年深港一家亲的历史图景: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期,因为汽车不能在两地之间通行,从文锦渡供港的鲜活商品,大的如猪、牛、羊由搬运工人直接赶过桥去,小的如鸡、鸭、鹅、水产品等就用手拉车拉过去。 可是,这一幕幕夹杂着辛酸和温馨的场景,到了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却陷入了难以为继的窘境。 一方面,丘陵、山地占辖地面积80%以上的香港地区,适合渔农生产的低地面积本就少得可怜。此时又适逢香港社会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经济腾飞如箭在弦上,渔农用地不升反降,鲜活商品的本地供给已是聊胜于无的状态。 与此同时,经济腾飞前夜的香港人口猛增,由1949年时的约186万人突涨至1959年时的约294万人。据此推算,香港每天需要供应活猪7000—8000头、活牛500—600头、活禽10万多只,以及大量蛋奶、果蔬、鱼鲜等鲜活商品。 囿于当时的物流条件和运输成本,这么大量的鲜活商品进口只能倚靠祖国内地。可是,就在香港急需祖国内地加大鲜活商品供给的当口,出现了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自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之下,1958年至1959年初,内地对港澳供应鲜活商品出现困难。1959年1月6日,香港贸易工作委员会发来催货电报:“由于近来我市供货奇缺,市场已严重发生脱节……假设我出口货源不作合理安排,势必会造成经济与政治上的不良影响,特此报请设法增加来货。” 22日,新华社编印的《内部参考》上刊登了一则内参,称香港副食品绝大部分是依靠内地供应的,最近一个月来,内地对香港供应量锐减,在各阶层人士中引起了很大波动。25日,毛泽东主席专门对这条内参批语:“此件有用,请印发到会同志们一读。”周恩来总理对搞好对港澳供应工作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凡是有可能,对港澳供应都要负担一些,不能后退。这个阵地越搞越重要,对港澳供应确实是一项政治任务”。 在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下,广大的华中、华东等地区省份勒紧裤腰带,纷纷加入对港澳鲜活商品供应行列。但供应战线的拉长导致成本急剧攀升,这个成本就是运输过程中令人触目惊心的损耗率:内地鲜活商品在货运火车上基本上要经历一周以上的跋涉颠簸,严重掉膘就不说了,活猪死亡率高达6%—9%,活家禽死亡率高达10%—13%,活鱼死亡率高达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