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生活 > 正文

年中大考将至!破7银行理财重现江湖!部分大额存单一浮到顶(年份茅台、高档红酒,贪官们为啥大多好这口?)

导读:年中大考即将来临,银行揽储工作又到了一个关键时点。

由于市场预期MPA的考核指标将更趋严格,在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银行的揽储压力逐渐增大。为了“抢存款”,无论是国有大型银行还是股份制中小银行,都提高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刷新年内新高,年化收益率超过7%的产品再现江湖;而多家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亦上浮40%以上。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

记 者丨本报记者 叶麦穗

收益率超5%已成常态

根据普益标准的统计数据,06月05日至06月11日一周,全国在售的银行理财产品有1188款,平均预期收益为4.47%,较上周上升0.09个百分点,这已经是银行理财产品连续6周上涨了。其中投资门槛在50万元及以上的产品,平均预期收益更是达到4.78%,较上周上升了0.12个百分点。

6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某平台上看到,目前在售的东亚银行(中国)一款保本型产品的预计年化收益达到7%,产品期限仅3天,起投门槛5万元。这是今年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首次突破7%。

“我有一笔大额的银行理财产品下周到期,本周已经有5家银行给我电话推荐产品,收益率基本都超过了5%。”广州市民王先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大额存单也是兵家必争之地。6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招行、广发、中信、光大、工行、平安、广州银行等,大多数银行表示,大额存单利率已经全面上浮。

其中广州银行上浮的幅度最大,一浮到顶,达到45%。“自2016年6月以来,一共发售了8期,累计销售额约为11.31亿元。”广州银行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根据大额存单的期限、存单金额不同,上浮的力度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浮的幅度都在40%,其中50万以上的大额存单上浮42%。”平安银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光大银行则是上浮 40%。“这基本上是近年来最大力度了,以往没有这么高的上浮幅度。近期理财的预期收益可到5% 左右。”光大银行广东省分行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真正的‘大战’预计要到6月中下旬展开,今年MPA的考核指标将会更严格,在市场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银行揽储‘压力山大’。我们现在已全体总动员起来了,营销岗位的员工这段时间基本上不能请假,每人需要在本月底前新增100万元存款,如果超过 1000 万将有超额奖,可以获得1.5‰到3‰的额外奖励。”一家股份行市场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6月底年中考核临近,银行理财收益会呈现平稳上行的走势。此外,由于今年流动性趋紧,短期内银行理财收益率仍会持续上涨。“5月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1%。”

本月上市公司过百亿“抢货”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节节攀升,不但吸引了个人投资者,上市公司也嗅到其中的“钱味”。本月才刚过5天,已经有67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合计买入次数达到 137次,涉及金额162.5亿元。

单笔理财金额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五矿资本。6月1日,五矿资本公告称,5月27日用闲置资金购买了绵阳市商业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总金额15亿元,委托期为87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到期将获得1430.1万元的收益。

吉比特6月1日公告称,5月5日至5月27日,共计买入16款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的理财产品,购买资金全部来源于闲置资金,累计购买金额1.93亿元,最大一笔金额为3600万,最小一笔65万。

6月2日,万润科技用2000万自有资金购买了民生银行的一款GS民生银行综合财富管理服务业务(对公),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8%,委托期为91天,到期收益约24.3万元。

一家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董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公司账面的闲置资金较多,由于市场需求疲弱,这两年公司主营业务一直不振。“既然市场不好,就不如暂时蛰伏,留足充足的力量等市场转暖再说,目前理财收益较高,购买理财也是不错的选择。”

广东煜融投资总经理吴国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实不止是6月份,今年上市公司购入理财的情况一直很旺盛,远超去年同期。

一是因为目前实体经济仍在探底,上市公司主业增长空间有限,经营性盈利艰难,企业扩大生产的意愿不强;

其次是目前理财产品的收益较高,有些中小型银行为了抢存款,收益可以提高到 5%-6%,这对于传统或者产能过剩行业来说,既稳妥又不费力,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62岁的苏利冕站在被告席上,忏悔自己自食其果、咎由自取。这位浙江省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总工会原主席,因涉嫌受贿900余万元于近日受审。

 

虽然涉案金额算不上惊人,但苏立冕的绰号却让人过而难忘——"拉菲苏"是当地干部群众送给苏利冕的绰号。因他穿衣讲名牌、吃喝讲排场,尤其对拉菲红酒情有独钟,不仅家中藏酒数百瓶,更自称“一口就能尝出年份”。

 

这位曾吃过草根树皮的“苦出身”官员,如何被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击倒?一瓶酒看似事小,却折射出作风之变。

 

 

他是出了名的重享乐、胆子大、爱张扬

 

43年前,刚分配到浙江省慈溪县逍林供销分社百货部的苏利冕很“拼”,工作没有休息日,吃住都在单位。一年半后,21岁的他就成为岗位技术能手并出任百货部一部门领导。

 

1977年正月,一艘载着单位货物的货船在码头沉没了,他不顾刺骨严寒,第一个跳下水去打捞货物。“水里结着冰碴子,那时候真是一心只想着工作。”由此起步,他在仕途不断进步,历任余姚市长、宁波副市长等职。

 

今年6月27日,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苏利冕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

 

当天正是苏利冕62岁生日,当地惯例,在人大和政协工作的正厅(局)级干部,一般都在这个年龄退休,然而这对苏利冕来说已成了奢望。

 

“自己就是从收取小额礼金礼卡开始,逐渐到贵重物品,甚至巨额财物,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苏利冕回忆,自己在慈溪、余姚工作时,还比较谨慎,多次拒绝一些巨额礼品礼金。但当对仕途不再抱有期望时,他彻底放纵了自我,“我没吃拿卡要,他们主动给,我也愿意拿,两厢情愿”。

 

2007年5月,51岁的苏利冕走上了宁波市副市长的岗位,“算算时间,政治前途很清楚了,更应该抓住时间潇洒人生,该享乐就享乐,该吃喝就吃喝,吃点拿点是小毛病,不必较真。”

 

苏利冕收受大额钱款的行为多数发生在这一时间点后,以卖房为幌子收受一老板168万余元、收受手表及家具等价值152万余元的财物,以及价值90余万元的白玉壶、160余万元的清乾隆茶叶末釉六方贯耳瓶等古董。

 

5年之后,苏利冕出任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仕途到了“最后一站”,苏立冕行事更加肆无忌惮,严重损毁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在当地,“拉菲苏”是出了名的重享乐、胆子大、爱张扬。

 

他不仅喜欢吃喝,且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自我标榜,常在酒局饭桌上对红酒、菜色品头论足,“让请客的老板们下不来台”;他注重个人享受,追求名牌,家中衣柜挂满了名牌服饰;几十万元的名表他敢收也敢戴,而且“敢变换着款式戴”,引得干部群众议论纷纷;他还有多位“女友”,公然“成双入对”出席各种场合,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苏利冕也喊过“领导干部要严以律己”的口号。然而,老板、部下送来的礼金礼卡,他还是照常收下;规定工作时不能喝酒,他还是会在小范围里经常喝;身兼市总工会主席,他还违反规定,指示下属在接待时违规准备酒水招待客人,改头换面以农副产品、当地名优特产的名义公款送礼……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享乐主义在苏利冕的心中早就如野草般疯长,他已经找不回38年前入党宣誓时的那份初心,他也终将付出代价。

 

 

 

 

“社会上流行什么,自己就跟什么、玩什么”

 

2017年4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评论文章《不守规矩 何谈高雅》,该文历数贪官8种装高雅的套路——入会所、打高尔夫、跳华尔兹、养宠物、品拉菲、抽雪茄、玩玉石、喝年份茅台。

 

上海市检察院原检察长陈旭在忏悔书中自曝,“社会上流行什么,自己就跟什么、玩什么。喝酒要喝茅台的,还要喝得出年份;红酒要喝法国三大酒庄的,还要品得出牌子。有人说我是‘老克勒’(上海话,即有点年纪、生活有情调的人),我还引以为荣。”

 

重庆市武隆区政协原主席张晓江喝酒只喝茅台,抽烟只抽中华,衣服非名牌不穿,相机非高档不玩,连家里洗锅洗碗都全部用矿泉水,还违规占用4辆公车。他长期在滨江新城管委会职工食堂宴请亲朋好友,专门聘请厨师制作他喜欢吃的一种面点,一年公款消费红酒30余万元。

 

贪官爱喝茅台,更爱别人送他们茅台。今天中纪委网站刚刚披露的案例中,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德友除了收受巨额财物,收受的年份茅台酒就多达几十箱,价值上百万元。

 

剖析这些贪官的心理,或许能够弄清楚他们为何对高档红酒和茅台如此“痴迷”。

 

其一是补偿心理。张晓江出身贫寒,早年生活经历坎坷,一粒米饭掉桌子上也要捡起来吃掉,后来当上乡村代课教师,在组织的关心培养下,成为一名国家干部。

 

张晓江落马后说:“眼看身边的非公务员朋友通过经商,日子过得比我红火得多,但是他们的知识以及能力都在我之下,我心理不平衡,内心开始产生对金钱的迷恋。”背叛宗旨、丧失信念,他开始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最终被依法处理。

 

其二是从众心理。“中国历来就是个人情社会,酒该喝还得喝。”这是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对公款大吃大喝的说辞。

 

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说得更具体:“我把社会不正之风误认为是普遍潜规则,吃一点、喝一点、摆弄些字画、玩点石头等,在我这个职级层面上也没少见,思想麻痹、放松了警觉。”他们的“从众心理”,背后则是享乐主义、官僚主义上身。

 

其三是侥幸心理。吉林省原副省长谷春立说,“公款吃喝是为了工作更融洽”。有的人认为“退赃了就没事”,或自诩劳苦功高,能瞒天过海,逃过党纪国法惩处,甚至营造一套逻辑来麻痹自己。

 

其四是天花板心理。与过去常提的“59岁现象”类似,许多退休后被查的官员都有此心态,即自认“升迁无望,转入钱程”,自称“大把年纪歇歇脚,转向享福乐逍遥”。

 

王三运到甘肃后“开始为退休后打算”也是活生生的例子——从此,他和老板打得更加火热,将中央多项重要指示消极应付。

 

其五是攀比心理。曾任云南省委书记的白恩培出镜《永远在路上》讲的“心里话”,反映的就是典型的攀比心理:和同事比,见不得别人职位高;和商人比,想像他们一样有钱任性:“他们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落马高官,甚至是几种错误心态叠加。如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其搞腐败就有攀比、侥幸、补偿等心理在作祟。

 

从这些惨痛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从清廉走向贪腐,往往就在受到刺激、心理失衡的一念之间。

 

在各种名利声色、“糖衣炮弹”的诱惑不断出现的情况下,作为共产党员要保持政治定力,正三观、强党性,树立宗旨意识和共产主义信仰,筑牢思想防线的极端重要性。

 

另一方面,通过暴露这些“心病”和具体症状,加以正确引导、也有助于我们加强教育和防范,从制度方面堵塞漏洞。及时掌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摇、心态失衡等情况,加强日常提醒防范,以及顺藤摸瓜发现其违纪线索,都是在防微杜渐、加强监督,构筑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系。

费先生家庭年收入23万余元,儿子念高中一年级。由于不善理财,家庭存款仅有20万元。作为普通上班族的他,该如何为儿子筹措留学费用呢?

费先生和太太今年都40岁出头,两人的儿子念高中一年级。儿子从小成绩优秀,英语更是强项,学习上的事很少让费先生和太太操心。有如此上进的儿子,费先生作为老爸感到非常的骄傲。儿子努力,父母更是望子成龙,费先生和太太商量打算送儿子出国读本科。不过考虑到自己只是普通上班族,为了能承担得起昂贵的留学费用,他计划提早几年就开始为儿子准备留学资金。

留学费用不菲 家庭财力不足

出国读本科往往需要准备学费、生活费和保证金。费先生考虑送儿子去美国、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费先生一位朋友的女儿就在加拿大读本科,听说光保证金就需要70万~80万;按照所选专业不同,学制在3-4年不等,每年学费在10万元左右;根据所选择的就读城市不同,生活费也会有较大差异,通常每年生活费在10万~15万元之间。费先生咨询过朋友以后,他还会去专业机构咨询一下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留学费用情况。“毕竟我们是普通的上班族,留学一定要考虑性价比。”费先生如是说。

诚然,留学的性价比很重要,但费先生表示,儿子的前途更重要。因此,留学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为儿子选择一个适合未来择业和发展的专业。“我们家庭为了儿子出国读书肯定是倾其所有,鼎力支持的。有些好的热门专业学费会比较贵,哪怕我们自己开销节省一点也会供他去读。”费先生粗略估算,整个本科学费加上生活费需要40万~70万元人民币,他担心以目前他家的经济能力,不能完全覆盖这笔费用。

年余9万元 如何投资增值

费先生和太太都在私企任职,两人税后工资分别为9000元和7500元,一年有14个月薪水,家庭年收入23万余元。不过令记者诧异的是,费先生的家庭存款只有区区20万元。他向记者解释:“前几年学人家炒股,结果连续几年股市走熊市,本金折戟沉沙。”收手股市以后,费先生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考虑到房贷利率颇高,于是他们提前归还了剩余的商业贷款。“说来惭愧,儿子出国的事,我们还是等他上了高中才决定的。假如早做计划,我们就不会提前还贷了。”费先生不无后悔的叹道。

留学费用中保证金这部分费先生一点都不担心。他家现在居住的这套二室二厅市值360万元,届时承担一定的利息费用就能贷出足额的保证金;可是费先生家庭存款只有20万元,其中既要考虑办理出国的中介费、各类资格考试费用、申请材料费等,又要至少准备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尽管他们家庭扣除支出后,每年能有9万元的结余,可是二年后即使能存下38万元左右的存款,那也只够应付出国前和出国后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剩下的几年的费用又该如何筹措呢?面对财力捉襟见肘,费先生心里也盘算过,A计划他希望透过投资来实现财富升值,但他不知道有什么适合他的理财方式;备用方案是通过房屋抵押贷款来筹集资金。费先生笑称:“毕竟我们夫妻有稳定的收入,都做了这么多年房奴了,也不在乎再多背几年贷款。

量力而为 稳健投资

父母都会为孩子的将来操心、打算,费先生和太太也不例外。尽管家庭存款有限,但他们仍然希望将孩子送到国外深造,这份心意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不过,现实的问题是,钱不够怎么办?

经济吃紧,留学计划太仓促

据费先生了解,出国留学除了需要支付每年学费外,还需要一笔金额不低的保证金,孩子在国外的生活费用也要考虑在内,粗略估算,整个本科学费加上生活费需要七八十万元,以他们现有存款20万元,年度结余9万元的情况看,着实有些吃力。毕竟儿子已经念高中一年级了,可以攒钱的时间只有2年。

而从费先生以往的投资经历来看,也并不算成功。股市投资并没有产生收益,反而侵蚀了他原有的存款,这也是他目前积蓄较少的直接原因。要在短时间内让20万元快速升值,几乎是不可能的。好在费先生有一套市值360万元的房产,可这一资产占到了家庭全部资产的90%,一旦抵押贷款,对家庭来说经济压力更大。

除了经济情况堪忧外,费先生和太太送儿子出国读大学本科的打算也有些仓促了。到目前为止,全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国目标,是美国、加拿大、还是澳大利亚并没有确定,而这三个国家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各不相同,申请的前期准备工作当然也不一样。

因此,我们建议小费在国内完成本科教育后到国外就读研究生,原因有几点:一是费用上肯定低于本科,学习时间较短,对费先生夫妇来说压力较轻。而且距离研究生阶段时间较长,可以攒钱的时间相对充裕。二是对留学生来说,降低经济负担的有效方法是申请奖学金,不过如果小费想在本科阶段申请到奖学金是十分困难的,相对来说在国内读一个理工科类的本科,再申请海外名校同类专业奖学金会比较容易,若有幸获得全额奖学金,那么经济上就基本不成问题了。第三,最近几年海外就业情况比较紧张,很多留学生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转而回国,小费将来的就业情况还是未知数,如果现在背负贷款送他出去,却无法获得理想结果,对家庭经济影响会很大。

抓紧各项准备工作

现阶段,我们建议费先生将存款投资转到理财产品中。目前国内理财市场的投资渠道正越来越丰富,年化收益率6%~7%还是可以做到的,这一收益水平较存定期来说是高出不少的。

其次,费先生和太太每月的收入结余也可以通过网上渠道购买货币基金。看似每笔数额不高,但相较费先生现在的活期存款利率来说,肯定高出一截。

除了着眼投资外,费先生和太太应该和儿子好好讨论一下,确定本科专业及今后留学国。理工科专业在奖学金申请上有优势,而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中,加拿大的留学费用最高,美国、澳大利亚相对较低一些(当然也要考虑汇率因素)。确定了基本方向才能有的放矢做准备。

如果费先生和太太在今后6年时间中坚持稳健投资,那么筹足小费出国就读研究生的费用应该不成问题。当然,如果费先生和太太想要留多点资金在身边,也可以到时候考虑房产抵押贷款。不过房产抵押贷款一经申请,就需要每月还款,而非等到孩子毕业后再还款,对家长来说也是有一定压力的。更轻松点的做法是,到就读国直接申请留学贷款。以美国为例,大部分当地学生都会申请这种贷款,好处是还款从学生毕业后半年左右开始(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条件是有一位当地公民或有绿卡者提供担保,申贷的费率高低是根据这位担保人的资信情况而定的。如果费先生和太太有这样的海外亲戚,不妨考虑一下。这样一来,小费的学费可以由他本人在毕业后偿还,对他的学习、工作都是一种激励。

来源:理财周刊 201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