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生活 > 正文

专家提醒要正确喝牛奶(图)-经管之家官网!(专家提醒:购买理财产品要关注信息披露)


专家提出,牛奶饮用不当易导致营养成分流失或造成身体不适。
一、不空腹喝牛奶。专家认为,牛奶加鸡蛋是早餐的最佳组合,可是有的人只喝牛奶,不吃其他食物,早晨空腹喝牛奶有许多弊端。由于是空腹,喝进去的牛奶不能充分酶解,营养成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有的人还可能因此出现腹痛、腹泻。因此,喝牛奶之前最好吃点东西,或边吃食物边喝牛奶,以降低乳糖浓度,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
二、避免牛奶与茶水同饮。有些人喜欢边喝牛奶边饮茶,其实,这是一种不科学的饮用方法。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离子,而茶叶中鞣酸会阻碍钙离子在胃肠中的吸收,而削弱牛奶本身固有的营养成分。
三、冲牛奶不宜用开水。冲牛奶不宜用100摄氏度的开水,更不要放在电热杯中蒸煮,牛奶中的蛋白质受到高温作用,会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导致沉积物出现,影响乳品的质量。因此水温应控制在40摄氏度至50摄氏度为宜。
四、不宜采用铜器加热牛奶。铜能加速对维生素的破坏,尤其是在加热过程中,铜对牛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会加快营养素的损失。
五、避免阳光照射牛奶。鲜奶中的维生素E受到阳光照射会很快被破坏,因此,存放牛奶最好选用有色或不透光的容器,并存放于阴凉处。
六、不要吃冷冻牛奶。夏季,有的人还喜欢吃自己加工的冷冻奶制品。其实,牛奶冷冻食用是不科学的。因为牛奶冷冻后,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分离,味道明显变淡,营养成分也不易被吸收。
七、喝牛奶应选最佳时间。早晨的热能供应占总热能需求的25%至30%,因此,早餐喝一杯牛奶加鸡蛋或面包比较好;也可以在下午4时左右作为晚饭前饮料喝;除此之外,晚上睡前喝一杯牛奶有助于睡眠,喝的时候最好配上几块饼干。

资管新规落地月余 “保本保收益”不再

专家提醒:购买理财产品要关注信息披露

中国江西网南昌讯 记者王樊、实习生肖旖报道:《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今年4月27日正式发布,打破刚兑成为行业共识。受此影响,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加速。业内人士表示,理财不允许承诺保本保收益,原有保本理财将逐步取消。

近日,记者在上饶银行、赣州银行等多家银行网点探访发现,在售的个人理财产品基本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此外,某国有银行工作人员称,“现在规定理财产品是不能保本保收益,如果要保本的话,可以考虑大额存单。”

走访中,多位市民告诉记者,目前最主要的理财渠道仍是通过银行购买各类理财产品。同时记者发现,不少银行将结构性存款作为力推的产品。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5月末,已有一些中小银行发行的类理财的结构性存款被监管叫停,“未来在结构性存款继续火爆的形势下,监管很有可能对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和备案等方面有所限制”。

省内某资深业内人士指出,资管新规强调信息披露,就是为了让投资者去了解理财产品的投向,不要盲目迷信机构。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也需要打破刚性兑付的固定思维,要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及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8月12日“财富故事”版《90后,赚钱不苦》一文发表后,引起了众多年轻读者的反响,他们在产生共鸣的同时,也对自身理财产生了种种困惑。为此,记者采访了几位金融机构专家及高校学者,听一听他们眼中的90后理财。

  金融业内人士认为,90后正是培养理财习惯和理财能力的关键时期,应根据自己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承受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而高校教授则建议将收入分为三大块——消费基金、固定储蓄基金和投资基金,以此来进行有目的的投资。

  金融人士:学会定时强制储蓄

  “90后正是培养理财习惯和理财能力的关键时期,切忌盲目跟从市场态势进行投资,无论牛市或熊市,首先投资应该理智,年轻人应选择适当风险的理财项目,在有限的收入下积少成多。”渤海银行高级经理吴青对记者表示。

  吴青从国际视野来分析:美国新一代比父辈更加注重家庭财务规划,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90后的金钱价值观更趋向于合理消费,而相比之下,国内90后理财意识普遍淡薄,甚至不如80后。

  90后应树立怎样的理财观?吴青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定时强制储蓄,积累原始资金,而节余的现金可以用于投资型理财工具。按照所预期的收益率与风险承受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

  “最适合90后的便是定投,这个定投不一定就是基金定投。可以是储蓄定投,也可以是定期买股票及定期买基金。投资理财需要不断的学习,但不要盲目投资。”谈及90后理财,渤海银行高级经理吴青支招称。

  除基金定投外,吴青认为,信用卡也是一个很好的理财工具,其不仅可以增加你的现金流,还可以通过按时还款保持你良好的个人信用,就可以在以后贷款买房或进行其他个人贷款业务时,有一个很好的信用证明。

  最近,随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产品收益率直线下滑,一些具有投资理念的90后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银行理财产品以及货币基金,特别是一些低风险,低门槛,进出灵活的货币型基金。那么,90后适合申购什么样的基金呢?

  对此,华夏基金市场部副总经理陈倩分析认为,90后特点是年轻,所以时间维度的风险承受能力强,但资金维度的风险承受能力低,资金量一般较小;好奇心强,所以容易接受新产品模式;价值观更现实、敏感,所以重视所见即所得;强调自我,所以产品最好能体现个人属性。

  “基于90后投资者的市场细分研究,我们认为那些资金维度风险低、门槛低、流动性强的基金更适合90后选择。而且这类基金均为个人账户形式,在PC端和移动端都有用户体验较好的账户管理工具,适合流动资金管理,每天呈现收益,所见即所得。”陈倩称。

  陈倩还表示,对于90后来说,低门槛的现金管理工具产品的一大优点是不需要过多研究和筛选。针对风险偏好高一些的90后投资者,可以先通过互联网资讯、课堂等渠道获取相关金融理财信息,增强专业性和判断力。

  高校学者:理财从记账开始

  “看一看每天中午校门外边成片的快递包裹你就知道,90后为什么不懂什么是理财了。”中央财经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这样对记者说。

  事实上,对所有投资者来说,掌握一些会计学基本知识对于理财而言至关重要。巴菲特曾说:“你必须了解财务会计,并且要懂得其微妙之处,它是企业与外界交流的语言,你必须花时间去学习它。”同样,对于90后而言,培养他们的记账及制定预算编制习惯也尤为重要。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何玉润认为,理财应先从记账开始。具体而言,可按照“现金收入”和“现金支付”来记录“月度收支流水账”,这样看着账本就会清晰地知道现金的支付去向,接下来就会严格地按“费用支出”来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而不至于动用自己的投资基金。

  何玉润建议90后可自学一些简单的会计学知识。一方面,可以在大学选择一些理财学、会计学之类的课程,来培养理财理念和意识,有助于将来按预算合理安排支出;另一方面,可通过一些专业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个人学识和未来价值的增加,提高自己“赚钱”能力。

  “计划性是理财的前提。”何教授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将新近的工资按照费用和投资以一定的比例分开为三大块——消费基金、固定储蓄基金和投资基金,按照规划好的分类进行有目的的投资。

  属于水电费、房租、生活消费、度假、社交和学习等部分的,在保证一定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有计划的安排支出;属于固定储蓄的部分,一定要“狠下心”来按时储蓄,如以银行零存整取方式,专款专用,以应对不时之需和未来家庭的住房等资本性支出,以及养老、保险等保障性支出;剩余的投资部分,则可以选择保守型的理财方式,除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外,月存整取的分红型保险理财产品、"约定转存"的银行服务协议、业绩较好的基金产品(如基金定投)等门槛较低的理财产品,都是90后可以选择的比较好的理财方式。

  其实,“理财难不难”不在于年龄而在于经验,“赚钱苦不苦”不在于渠道而在于适用。而年龄与经验,渠道与适用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线性的关系。如果将各类投资比作一匹匹花花绿绿的布料,那么对90后来说,关键在于打开眼界,认真挑选,量体裁衣。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不合适换掉,更合适比对,很合适便坚持。理财如生活,理财亦是生活。

  就像一只电源插头只有找准了属于自己的插孔才能充好电一样,对90后来说,他们现在要注意的首先是要选对合适的投资。正如一些网友所言,财富并不是“玩”出来的。如果你现在还不能保证能“玩”出财富,那么还是回归那句老话——投什么不如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