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生活 > 正文

罗湖第一口岸:从1到14看特区口岸开放史

人迹寥寥的口岸广场 暂时封闭的通关通道 疫情之下,最近几个月 有着新中国“南大门”之称 的深圳罗湖口岸 迎来了少见的安静 时间回到70年前 1950年7月1日 经中共中央批准 罗湖口岸正式成为 国家对外开放口岸 从此,罗湖口岸成为 连接“外部世界”的“国门” 承担起对外交往、对外联系的重要使命 从仅有一桥连接深港的罗湖口岸,到14个一类口岸构建起深圳联通世界的“超级门户”,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一个个口岸的建设、发展与蝶变,成为这座城市四十年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忠实见证。 一个口岸的特区见证 1978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 深圳成为连接内地与香港 乃至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门户” 与香港新界仅一河之隔的罗湖口岸,成为连接香港与内地的“第一口岸”和全世界最繁忙的陆路口岸之一,每年经由深圳经贸往来、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回乡探亲的人数与改革开放相伴相生,呈现爆炸性增长。 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1980年10月,罗湖口岸从最初出入境6张验证台增加到34张,大幅提高证件检查的速度; 简化检查手续,将验证、复验、盖章等手续合而为一,取消出境验放卡制度,对入出境列车、汽车的检查由普遍检查改为重点抽查,放宽私家车随员限制等; 延长通关时间,深圳口岸最初通关时间不足10小时,后于1982、1984、1986年等年份多次延长关闸时间,为深港两地居民往来提供极大便利。 1984年,唐祥贵来到罗湖口岸工作。在他的记忆里,位于一楼的验放大厅总是黑压压一片人,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每验放一名旅客,就要在入境文件上盖章。铁质印章敲在木制办公桌上,整个大厅里充斥着盖章声,“像放鞭炮一样”。 随着科技化手段日新月异 边检查验设备不断升级 1986年 罗湖口岸联检大楼建成,首次采用了出入境分层验放; 1988年 我国第一套边防检查计算机查验系统在罗湖口岸港澳旅客检查通道启用; 2005年 罗湖口岸在全国率先启用港澳居民自助通道查验; 2007年 开通内地居民和“L签”团队旅客自助通道查验。 原深圳边检总站副巡视员陈滨 改革开放前,我们边防检查以“防”为主;如今,变为以“放”为主。 如今,罗湖口岸熙来攘往 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 资金流自由流通的重要通道 这里每年查验出入境旅客数量 逾8200万人次,日均23万人次 接近设计通关流量的3倍 已累计有超过20亿人次 经罗湖口岸出入境 如今,深圳正在制作口岸全面改造提升的相关建设规划,开启了智慧口岸建设的全新道路,全面通关提速,实现人流的自助往来,力争打造为深港交流的重要枢纽,全面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打造“智慧口岸大脑” 临时旅检场地全面具备开通条件 现口岸旅检区开始拆除 新口岸综合大厦开工 6月23日上午,我国第一个、也是深港两地目前唯一实行24小时通关的大型陆路口岸——皇岗口岸,重建项目实现“三开”目标。这意味着,这座为深圳服务30多年的老口岸,即将迎来蝶变。 作为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和粤港澳大湾区全面紧密合作的基础前提,口岸的建设规划、通关政策的便利化措施,对深港两地的沟通交流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圳边检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2018年全年 经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2.52亿人次 日均69万人次,同比增长4.2% 据预测,深圳口岸未来跨界 旅客总量会持续增长 为现状的1.5—2.5倍 目前,深圳拥有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4个。作为一个海陆空铁俱全的口岸城市,深圳正在加快推进“智慧口岸”的规划与建设:全市口岸实现5G信号全覆盖,宝安机场国内出发已经实现“刷脸”认证、自助安检、无纸化登机等智慧出行,莲塘口岸“一站式”通关信息平台建设已顺利完成…… 01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介绍 “智慧口岸”的核心是打造可持续、可协调发展的口岸生态圈,实现对口岸的科学治理和智慧服务。深圳“智慧口岸”将以“1+2+3+N”为总体架构,通过1个智慧口岸大脑、2个标准规范体系、3个技术支撑平台和N个创新应用,实现口岸监管、管理、贸易和服务智慧化。 02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 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表示 “智慧口岸”建设要为企业、老百姓通关提供便捷服务,尽可能减少等待时间。同时,要注重考虑优化政府本身的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跟政府打交道的成本,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其他方面的成本。 03 深圳市口岸办党组书记、主任王守睿表示 市口岸办正在开展“智慧口岸”顶层规划与设计,将以顶层规划为纲领,从更专业的角度、更宽广的视角,从基本框架、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并将每一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口岸经济带渐成新风口 深圳的口岸众多 所有口岸都不是孤立的点 也不仅仅只具有通关功能 如何把口岸的经济功能发挥出来? 近日,深圳市商务局发布《深圳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有关“十四五”的一系列规划。 其中包括: 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罗湖“金三角”商业区、滨海风情特色商街、福田保税区改造升级等重大工程,备受关注的深港口岸商业带建设也被重点提及。 征求意见稿提出 计划推动深港联手开展沙头角、莲塘、文锦渡、罗湖、皇岗、福田等口岸及周边区域的商业开发,谋划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罗湖口岸消费创新示范区、皇岗口岸离岸商务服务集聚区、对外文化贸易集聚区,提升口岸商业设施服务功能,做大做强集消费、旅游、贸易、电商、商务服务等为一体的口岸商业,沿深圳河两岸打造从东到西的深港口岸商业带。 事实上,早在2018年发布的《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就提及,深圳将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新模式,推动深圳河小河套地区8块过境土地开发建设,规划建设深港边境购物中心。 而在去年底深圳市政协的一份提案中 也提及了建议加快口岸规划的若干意见 公开信息显示,近期深圳市多个部门 就这份提案进行了答复 答复函中提到了一系列口岸的相关规划 其中 深圳市口岸办提到“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片区将建设免税购物区”“加快推动罗湖口岸、沙头角口岸等重建口岸综合功能开发的概念设计”“规划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联系莲塘口岸、文锦渡口岸和罗湖口岸”等。 可以预见的是,深港深度合作自西向东逐步推开,未来有望形成西有“前海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中有“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东有“沙头角罗湖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的深港更紧密合作战略新格局,整个口岸经济带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支撑点和重要发展极。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 张光岩 编辑整理:新时代新罗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