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生活 > 正文

筹资风险概念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务管理;理财观念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于人们以自律的态度从事理财活动将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与机遇,企业应该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理财观念,以期达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资金成本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权力利益关系的强化,使得企业使用非主权资本的资金都必须付出代价,都要计算和负担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的内含是广义的经济概念,它有别于财务、会计界的成本费用概念,即有时表现为现实的成本费用概念,但更多的情况却是一个机会成本或估算成本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必须密切联系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和金融市场的利率状况,进行灵活确定。 根据西方企业财务理论和实践,企业计算资金成本的作用主要在于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在投资项目评估中资金成本率发挥着“极限利率”和“取舍率”的作用。因此,计算资金成本的资金并不是全部的资金来源,而主要是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 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一方面要以较高的资金报酬来回报资金所有者,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资金来源结构的合理安排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的高低是相对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而言的,资金成本越低,企业的投资效益就越大。 二、筹资风险控制观念 所谓筹资风险是指由于筹资及其效益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和难以偿债的可能性。筹资风险可能发生于企业行为之前,也可能发生于其理财过程中;筹资风险不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运动,也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物运动,影响企业供、产、销等活动。因此,企业应树立筹资风险控制观念。 在筹资过程中,应预先确定资金的需要量,使筹资量与需要量相互平衡,既不能过量筹集资金,造成筹资过剩而降低筹资效益,又不能筹资不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以“需”定“筹”,按企业最低资金需要量进行资金的筹集。 在选择资金来源,决定筹资时机、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时,必须在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投资报酬之间进行综合权衡。根据不同的资金需要和筹资政策,综合考虑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其他约束条件,并将资金筹集和资金投向结合起来考虑,力求以最低的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在筹资时,应根据投资项目、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和企业的预计还债率确定适当的筹资期限。 在筹资过程中,必须按照投资机会把握筹资时机,从投资计划或时间安排上确定合理的筹资计划与筹资时机,以避免因取得资金过早而造成投资前的闲置,或者因取得资金的相对滞后而影响投资时机。 三、合理资本结构观念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良好的资本结构是企业创造效益、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强化资本结构意识,可以有效控制新生债务的形成,为企业今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企业确立的良好资本结构应注意: (一)风险与收益相统一。利润和风险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收益高风险大,收益低风险小。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要全面权衡收益与风险的依存关系,恰当地使二者相统一。 (二)与企业资产结构相配合。债务的负担规模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密切相关,而资产的流动性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资产的结构。具有较多实物资产的企业,可相对地提高其债务比例;以无形资产为主的企业,因无形资产的收益性不那么可靠预计,因而其债务比例应相对地低一些。 (三)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相适应。金融市场比较活跃和健全,企业就有可能通过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手段“借新债,还旧债”,从而有条件维持较高的债务比例;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就只能靠向银行间接融资来举债。 (四)与企业未来经营前景的预期相适应。如果企业对未来的经营前景比较明朗和乐观,它就可能提高长期债务的比率,反之,就不能取得较多的长期债务。 四、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和回收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是不等的。认识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才能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资金,有效利用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果。同时,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可以从量上对各种经济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从而为财务决策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 五、投资风险管理观念投资是为了增加利润,提升企业价值。 但是由于企业处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投资风险必然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将资金投入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相对小的项目上去,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应树立和加强投资风险管理观念。具体来说: 第一,认真进行投资环境分析,及时捕捉投资机会。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采用有效方式,规避投资风险。 第二,分散投资风险。即进行多角化投资,不把投资资金集中投放在一个项目上,否则一旦该项目投资失败,就会全军覆没,使投资遭受全部损失。多角化投资的作用在于可以分散投资风险。 第三,控制投资风险。方法一,利用咨询服务。这是投资的事前保障,即企业在投资前就有关投资事项向咨询机构或委托咨询机构进行投资决策或聘请咨询机构当顾问。方法二,转嫁风险。保险是企业转嫁风险的一种有效形式,企业将所投资的项目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旦发生损失,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全部或部分赔偿。方法三,接受风险。一般说来,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因此,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报酬,必须接受一定的风险。方法四,回避风险。对于那些投资风险太大,投资收益一般甚至无可靠预计的投资方案,企业应该放弃它,这就是回避风险。方法五,减少风险。当投资风险无法回避时,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六、合理节税的观念 合理节税也称节税策划,是指纳税人在面对多种纳税方案时,从中选择一种最优的方案,以便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或延缓企业的纳税时间,从而达到降低税收成本或获得应纳税款货币时间价值的目的。合理节税是一种受政府鼓励的行为。节税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化解投资及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树立合理节税的正确观念。 企业在进行节税策划时,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企业在筹建过程中的节税策划对纳税地点进行策划。在我国,跨地区的税负不同,同一地区因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老市区的差异,税率也不同。理智投资者在筹建企业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地点的选择,尽量选择低税区进行投资。 对资金结构进行策划。借贷资金和权益资金均构成企业的“营运资金”来源,但它们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却不一样。这就要求对资金结构进行合理策划。 对企业组织进行策划。不同时期国家均对一些重点行业,重点项目予以扶持,投资兴建这些行业经常会享受低税率甚至是零税率的优惠。 (二)企业在生产过程的节税策划 对课税对象进行策划。税法是政府意识的一种反映,政府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可以从课税对象上一目了然。结合企业生产状况,选择适当的生产项目,无疑可达到节税目的。 对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策划。同样的生产过程可能因为核算方式不同而产生一定的税负差异。因此,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采用也相当重要。例如适当选用存货计价方法和资产折旧方法就可达到节税的目的。 对企业收入进行策划。主要是要尽量准确确认企业收入,避免因收入不实而增加企业税负。如:委托代销、接受代销、分期预收款销售、订货销售、以旧换新销售、售后回租、售后回购等可能形成企业的收入要准确确认。其次,对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要及时冲减收入,以便消除收入总额中的水分。 对成本费用进行策划。允许列支的成本费用应尽量提足、列足;限制列支的成本费用应按规定予以控制,以减少因多列而引起的日后不应有的超列损失;不允许列支的成本费用即使会计上作了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也要进行调整,以防止因税务稽查而产生罚款损失。 (三)企业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节税策划 目前,我国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为了照顾部分利润水平较低的小型企业,又规定了27%和18%的两种照顾性税率。企业可以预计本年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企业所得在低档税率临界点左右徘徊时,应尽量充分估计成本费用的开支,将所得控制在临界点以下。当然,如果应纳税所得额偏离临界点很远时,多创利仍是首要目标。 通过事先策划、事中控制、事后调整等措施,从各种纳税方案中精选最优策略来降低纳税成本,获取最大的税后利润才是企业科学理财的正当途径。 七、通货膨胀观念 通货膨胀是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货膨胀是必然的,而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因此,在我国目前阶段,建立正确的通货膨胀观念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树立以下观念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方面要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实现盈利数量增加的有益影响,但另一方面更应该特别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资金流失的有害影响。 企业财务人员应注意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争取能够预测到未来的通货膨胀程度,以在通货膨胀到来之前采取某些有利于企业的措施,实现盈利。利用各种会计方法和财务管理方法,有效削弱通货膨胀给企业财务所带来的各种损失。在会计上,可以充分利用稳健性原则,例如在存货计价方面可采用后进先出法等方法来削弱通货膨胀的影响。在财务管理中,应用折现率及经济批量法等来减弱通货膨胀的影响。 正确的理财观念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只有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财观念,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连顺等。现代企业理财的税收环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9. [2]陈佳贵。企业风险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2. 关键词:现金流量;财务风险;风险识别;风险防范 1相关概念与理论介绍 1.1财务风险概念 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因借债过多无法到期偿还债务,而引发的财务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主要是经营、投资、筹资、分配等各个环节可能会产生的风险。本文所说的财务风险是采用广义的概念。 1.2现金流量概念 现金流量反映的是企业现金的一种动态状况,即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通过一定经济活动产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现金流量主要来源于企业的三种活动即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1.3现金流量与财务风险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现金流量表不同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能够真实地反应企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有效地避免权责发生制下由于计量方法的差异而造成信息失真的可能,为企业合理利用资金、识别财务风险、进行财务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数量、稳定性等都会影响着企业的盈利及财务风险的程度;现金流量的投资活动也隐藏着投资风险;观察现金流量的筹资活动也可以检测筹资风险。所以要想精确判断企业的财务风险,必须密切关注现金流量情况。 2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识别 基于现金流量识别财务风险,就是通过分析现金流量活动,识别出企业可能在哪方面存在财务风险。因为,现金流量来源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以,从这三个活动来具体识别财务风险能够较为全面地获得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2.1从经营活动识别财务风险 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销售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很多企业为了创造销售业绩,在销售产品时,面对无法及时交付货款的客户,更多采用的是赊销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创造了企业账面利润,但是,赊销过多,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账面利润并没有转换为现金,没有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收益,增加财务风险。另一方面,采购过程中带来的风险。企业在购买商品时如果没有事先进行采购计划,导致计划购买与实际购买产生较大的出入,有可能就会导致大量的存货积压,同时也是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或者企业在进行采购时获得的产品信息和商家信息不对称,出现产品恶劣或者商家不诚信等情况,这就会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损失。 2.2从投资活动识别财务风险 企业投资活动主要是要判别企业的投资项目是什么,分析项目特点,投资该项目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例如,企业投资数额较大、投资时间长、收益回收慢,这必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扩大规模,盲目地进行多元化投资,投资前并没有对企业本身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引发资金回收困难。 2.3从筹资活动识别财务风险 企业一般选择筹资的方式有两种:即债务性筹资和权益性筹资。在债务性筹资环节主要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要保证在未来的生产经营中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款和支付利息。如果企业在未来经营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现金去清偿债务和利息,很有可能通过再一次举债来偿还之前的债款,如此循环往复,企业就会陷入困境,危及企业生存。对于权益性筹资来说,虽然不像债务性筹资那样需要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但是为了不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再筹资,确保企业日后能够获得更多的权益性筹资,企业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股利。 3基于现金流量财务风险识别体系 现金流量表在进行财务状况分析时,能够非常清晰地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精确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个企业如果想从现金流量视角判断企业是否处于财务风险边缘,不仅要从定性上进行识别,还要从一些现金流量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定量识别。现金流量指标能够有效地完善财务风险识别体系,分析出指标所隐含的财务信息,为准确识别财务风险夯实基础,提高预测风险发生的准确性。 3.1偿债能力指标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是通过举债经营,如果长期下去,企业就有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而且,企业通过借款维持经营,对企业的发展也非常不利。如果持续这样下去,很难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现金流量状况可以通过现金流量偿债指标体现出来。现金流量偿债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该指标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反映出企业当期偿付短期债款的能力。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稳定,为企业能够产生更多的现金净流量,偿债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如果企业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低,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不足,然而,借款需要企业用现金去偿还,企业现金储备不够,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比较大。因此,企业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现金利息支付率=现金净流量/同期应支付的利息金额。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能力越高,企业的经营就会相对稳定。该指标越小,代表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也在不断下降,这样企业就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稳定经营,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3.2获利能力指标 现金流量获利能力指标能够充分地体现出企业现金的盈利能力,它充分反映了企业的现金获利能力,如果企业拥有良好的现金获利能力,说明企业未来能够创造更多的现金,这有助于降低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反之,如果企业的现金获利能力不是非常的强,说明企业的现金成长能力欠佳,企业未来面临的获利压力比较大,财务风险相对也会比较大。现金流量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净资产现金收益率=现金净流量/平均净资产。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净资产获利能力,该指标数据越大,说明企业有较强的获利能力;该指标数据越小,说明企业的净资产获利能力不足,企业未来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比较大。现金收益比率=经营活动净流量/净利润。一般来说,该指标应大于1,指标越大,则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若该比率小于1,则说明企业本年度所所产生的净利润中有的未转换成现金流入企业,就算企业本年度实现盈利,在未来也有可能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 4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防范 4.1加强现金流管理 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个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并不是说有多少的账面利润,而是拥有足够持续的现金流,在现金流量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最重要的,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营活动中的生产环节,要做到严格控制原料成本;在销售环节,对赊销客户,要督促其及时还款,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尽最大的可能性去避免发生坏账。同样,在购买环节,作为购买方,要充分利用信用期,尽量延长应付账款的支付期限,使现金在有限期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用。保持稳定的现金流量。现金支撑着企业的日常经营,企业的现金流动也是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环节。所以,企业保持过多、过少的现金都不是现金流量最好的状态,企业应该让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保持一个均衡的状态,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稳定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现金流量活动时要提前做好现金流预算,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现金总量,合理安排现金支出,而且现金要用在必要的支出上。所以,企业还要做好现金流监控,密切关注资金的流动方向,防止过多的消费性支出和非生产投资,造成现金资源的浪费。保持现金流量的稳定流动,尽可能最大化地让现金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4.2从现金流量视角构建财务预警体系 企业为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可以事先建立财务预警体系。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完善财务预警体系,还可以提高财务预警准确性,为财务预警机制更精确地预测财务风险奠定牢固的基础。而且,从现金流量角度建立财务预警体系,企业的财务人员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现金流量中包含的各种财务信息,提升现金流管理水平,进而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负债是企业需要偿还的义务,履行偿债义务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由于负债是一种义务,也就意味着债务到期必须要偿还。正因如此,人们往往片面地将负债看作是企业的压力和负担,过分强调了其需要偿还的性质,有的甚至到了“谈债色变”的地步。投资者和经营者都十分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告来判断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然而如何正确把握负债在理财中的作用和实质,正确认识负债筹资的积极意义,正是本文研究和探讨的核心。 一、筹资成本的概念及其对筹资效益的影响 筹资成本指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筹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和向投资人支付的报酬,如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发行费用、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等。由于筹资渠道不同、筹资结构不同,致使筹资成本和筹资效益也不同。筹资渠道是筹资者获得资金的来源渠道。企业的资金来源归纳起来无非两大类:即吸收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通过举债获得的资金。筹资结构是一个企业资金数额的构成比例,由于筹资方式的不同(如发行股票,吸收投资、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致使企业获得这些资金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也就不同。单就银行贷款而言,由于偿还时间不同,出现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由于二者的偿还时间长短不同,所以到期偿还的利息也就不同。众所周知,长期借款的利息往往要高于短期借款的利息,长期借款的筹资成本也就高于短期投资成本,由此可以推断:筹资成本和筹资效益是反比例的关系,即:筹资成本越高,筹资效益越低。 二、影响筹资成本的因素 筹资成本和投资报酬在研究筹资效益中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要分析影响筹资成本的因素,首先要分析影响投资报酬的因素。 一般来讲,影响投资报酬的因素有两种,一是无风险因素,即货币的时间价值,它是保证投资者按期获得的利息率,如银行存款利息;二是风险价值,即投资者冒风险投资获得的额外报酬,如股本投资分红、股票差价等收益。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投资风险越大,所需得到的补偿越多,筹资成本也就越高。不同的筹资方式,其筹资风险不同。通常情况下,投资到股票中的风险要高于投资债券的风险,同理投资到股票中所得的报酬要高于投资到债券的报酬。由此可知,筹资者吸收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越多,其风险成本越高,筹资成本也就相应增加,反之则低。 三、不同筹资方式下筹资成本的比较 通常情况下,筹资者均想以较低的筹资代价获取较高的筹资效益。但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想,因为投资者从根本上无法控制投资风险以及资金的供求状况,当然也就无法控制筹资成本。但筹资者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筹资结构来达到降低筹资成本的目标。在目前条件下,筹资者可以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筹资方式,即筹资风险较小的方式,通过降低筹资风险、降低筹资报酬实现降低筹资成本的目的。如某企业需要筹集资金5000万元,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吸收负债筹资和接受投资者投资筹资的数额各有2500万元,筹资比重各占50%;乙方案,负债筹资3500万元,占筹资比重的70%,接受投资者投资1500万元,占筹资比重的30%。假定资本成本率分别为负债10%、投资15%,则甲种方案总筹资成本率为12.5%(10%×50%+15%×50%);而乙方案总筹资成本率为11.5%(10%×70%+15%×30%),这说明在资金总额和个别资本成本率一定的前提下,降低投资者投资额数额而提高负债筹资数额,更确切地说是降低投资者投资比重,提高负债筹资额比重,可以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筹资效益。以上假设事例:若将甲种方案的投资额比重降低20%,则负债筹资额比重必定上升20%,也即分别由原来的50%下降到30%和上升到70%,则可以使企业的总筹资成本率下降1%(12.5%-11.5%)。 四、负债筹资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厂财务风险;传导载体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由于电厂其独特的行业特性,我国电厂行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这也加大了电厂产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如果电厂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评估与控制,盲目扩张其业务,有可能使大量的应收账款难以收回,不能取得预期的投资报酬率。然而财务风险并未得到电厂管理者的充分重视,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探讨电厂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财务风险传导的载体,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厂财务风险及其传导涵义 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概念之分,狭义概念是指电厂由于负债行为而产生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广义的概念是指电厂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使电厂可能产生损失。本文的电厂财务风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导致电厂产生财务损失的可能。电厂财务风险传导,是指电厂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中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厂产生财务风险,其财务风险在电厂中积累形成风险流,当风险流超过一定的阈值时,便承载于相关载体,沿着某条路径,传导至电厂的多个环节,从而使电厂可能产生财务损失的过程。 二、电厂财务风险成因 (一)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指电厂因受外部客观环境影响而产生的风险。系统性风险影响范围广泛,整个电厂行业普遍都会受到该风险的影响。电厂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电厂系统性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法规风险 目前,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了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国家制定了包括上调准备金率、上调银行利息率等一系列政策。由于电厂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银行贷款来实现筹资的,因而银行利率的上调必然会增加电厂电厂的成本。 2.经济环境风险 与其他行业一样,电厂行业也会受宏观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改变了传统电厂的发展模式,也加大了其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运输服务是电厂的主要经营活动,油价的飙升大幅增加了运输成本,煤电倒挂煤价已市场化,而电价国家统一调控,对整个电厂行业的经营活动都会产生影响。随着我国电厂市场的开放,外企、民企纷纷进入电厂领域,使得我国电厂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我国电厂兼并、重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加剧,由此不可避免会产生一系列财务风险。电厂差异化很小,势必要通过压低价格、增加技术配置和专业性人才配置,但劳动市场成本加大对于中小型电厂的生存而言是一个挑战,其财务风险必然会增加。 3.金融环境风险 金融市场为电厂的融资活动提供了平台,日益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为电厂的筹资提供了更多途径。我国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日趋成熟,但由于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金融市场上的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法律风险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电厂融资风险的产生。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求我国电厂必须往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这势必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单凭电厂公司 自身是很难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由于电厂行业起步晚、自有资金有限、资产信用不足,如果通过资本市场或金融机构筹集资金明显受到限制,困难重重。 (二)非系统性风险 1.资金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电厂普遍存在不经过事先调研就随意投资的现象,这直接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很多电厂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仅根据相关会计数据来了解电厂的资金情况,而对资金的具体投放领域和使用效果没有深入研究,也没有就此事宜与市场研究人员进行沟通。电厂落后的资金管理方式不仅使资金得不到有效的运用,还会增加电厂的资金负担和运营风险。 2.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部分电厂管理者缺乏财务风险意识,在未对市场进行详尽分析的情况下,通过购买运输、装卸搬运等设备来盲目扩张市场,造成电厂无法取得预期收益,甚至无法收回本金,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再者,部分电厂,特别是供热电厂,过于注重营业收入,给客户提供大量的赊销,这会给电厂增加账面利润,但如果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电厂可能会因为流动资金有限而影响正常营运。 3.电厂服务质量不高 若电厂对运输的产品存在服务质量上的问题,如未按照约定时间到达、运输过程中存在货损、运输单证未在规定时间内送交结费方等,从而造成委托方拒绝履行合同,使 得电厂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就会使电厂占用其他流动资金,无形中造成了电厂资金困难,进而产生财务风险。 三、电厂财务风险传导载体 电厂财务风险传导载体,是指承载或传递电厂财务系统风险的各种物质,在电厂财务风险传导中起着“媒介”、“工具”、“链条”的作用。没有载体的承载功能,电厂的财务风险就不能得以传导。本文从资金载体和财务技术载体两个方面对电厂财务风险传导载体进行研究。 (一)以资金为载体的财务风险传导 资金贯穿电厂运营的整个过程,在以资金为载体的财务传导活动中,财务风险在电厂的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环节进行传导。 1.筹资风险传导 电厂的筹资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厂筹集不到运营所需的资金,二是电厂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在经济趋于全球化的背景下,电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中小型电厂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势必要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扩张所需的资金很难由电厂自身来承担,因而电厂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资金,这就加大了电厂财务风险负担。电厂主要依靠发电系统设备、仓储设施、交通设备来进行经营活动,这些设备、设施的筹资可以通过借贷、股票发行等融资来实现,而这些高负债的经营方式会加大电厂不能到期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如果电厂筹集不到足够的资金用于购买所需的设施设备,由此产生的筹资风险势必会通过资金载体传导至投资环节和营运环节,使电厂无法取得预期收益。同时,电厂不能到期还本付息,会使财务风险传导至债务人,耽误债权人的生产或投资计划。 2.投资风险传导 投资风险是指电厂投资后无法取得预期收益的可能性。电厂投资项目收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投资面临很大的风险。由于电厂本身所处的行业特殊性,其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占了现代电厂80%的固定成本。电厂通过购买各种设施和技术投入来扩大市场份额,电厂扩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加大了电厂的资金负担。再者,在当今传统电厂行业转型的大环境下,电厂必须要加大信息化、规范化的投入,以及专业人才的配置,由此而产生的成本必然会加大电厂的资本负担。若电厂在投资阶段无法获取收益甚至不能收回本金,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将传导至筹资、利润分配等其他环节,还会通过一定机制传导至相关联的电厂。3.利润分配风险传导 电厂财务目标是电厂价值最大化,其核心内容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因为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者。利润分配是电厂财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一轮财务活动的资金来源,决定着下一轮资本运动的规模。如果电厂的投资者对利润分配感到不满意,可能减少投资额,由此产生的风险将传导至下一轮筹资环节中。 (二)以财务技术为载体的财务风险传导 财务技术包括财务预测技术、财务决策技术、财务计划技术、财务控制技术、财务核算技术、财务分析技术等。电厂财务人员的财务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财务风险的产生以及财务风险的传导。电厂财务人员只有在对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财务关系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的财务活动,实现预期收益。如果电厂的财务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财务技术,就难以分析相关财务关系,容易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目前大多数电厂的财务管理人员存在技能水平不高的问题。另外,目前电厂传统的财务信息采集手段,已经不能做到实时跟踪,单凭财务软件、报表系统也不能确保核算准确。由于财务管理人员财务技术的不足而使电厂某一环节产生财务风险时,很可能以财务技术为载体传导到其他财务环节。 四、结语 电厂财务活动的某一环节产生风险后,将动态地传导至其他环节甚至是关联电厂,因此,研究电厂财务风险传导问题就很有必要。本文界定了电厂财务风险及其传导的概念,对电厂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和传导载体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电厂财务风险传导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若银,张昌霖. 新形势下电厂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中国商贸, 2005,( 11):139-140 [2] 经权财,我国电厂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浅析[J].电厂研究, 2011, (18):76-77 【关键词】筹资;风险防范;资本运营 1.筹资的概念及目的 筹资是指企业依据其经营、投资、资本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特定方式和渠道获得所需资金的方式。它是资金运作的起点,筹资的成败决定了企业可运用资金的规模,也即企业自身生存、发展、壮大之可行性的判断依据。一个资金来源充足,资金运转灵活的企业在竞争中才能占有绝对的优势,在各种危机中才能充分显露出自身优势,脱颖而出。毋庸置疑,充足的资金是企业创建、发展、日常经营的有力保障。 2.筹资的原则 2.1 真实性原则 资金市场是充满风险的场所,稍有不慎即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保证资金来源的真实可靠,才能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干扰的顺利进行。确定所筹资金来源是否真实合法是资金筹集部门的首要任务。 2.2 时间原则 选择对本企业来讲最为合适的时机筹资,可以使资金利用率最大化。过早的筹集资金难免造成资金闲置浪费,过迟的筹集资金又可能错过最佳投资时机,商场上转瞬即逝的商机带来的可能是无法弥补的遗憾。因此,通过数字预算选择最佳筹资时机是筹资过程中的首要课题。 2.3成本最低原则 资金的募集本身即是一种经营,是“经营”就必然存在成本问题,筹资自然也不例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向来是经营的原则。因此,在筹资过程中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以使资金的纯粹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提升也是筹资的重要原则之一。 2.险最小化原则 资金筹措中,尽量优化资本结构,使长、中、短期资金比例合理,尤其以借贷方式筹措的资金更要提早做好偿还计划,尽量规避资金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以防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3.筹资的渠道 资金渠道是指资金来源的方向,具体包括:国家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其他企业、个人、外商投入资金,发行股票、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融资等。 3.1国家财政资金 财政拨款,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税前还贷都属于国家财政资金来源。这种方式通过国家直接投入现金或减少现金收缴的方式,直接增加企业流动资金数量,为企业运营提供资金保障。是最直观明了的资金来源渠道。 3.2银行信贷资金 即我们常说的银行借款。是企业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签订借款合同,约定期限还本付息的资金融通行为,此种筹资方式优点是速度快方便快捷,缺点是在筹资数额上限制较多。银行借款可依据借款期限的长短分为长期借款、中期借款、短期借款。借款期限越长,所需支付利息越多,但同时赢得较长的资金时间价值,可以延长企业运营周期为企业经营带来便利。相反的,短期借款还款周期短,利息支出少,适合于资金回笼快,周转期限短的投资项目。因此,选择该种筹资方式,必须依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统筹安排融资数量及期限。使融资效益最大化。 3.3其他企业、个人、外商投入资金 吸收企业和个人以现金、实物等有形资产,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进行的投资,也是企业重要的筹资方式,能大大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提高企业知名度及信誉度。此种方式筹资的弊端是产权清晰程度较差,往往难以完全明晰。 3.4发行股票、债券 发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措自有资金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有价证券,是持股人拥有公司股份的证明,采用这种方式筹集资金,风险小,不需偿还,并且不受使用期限制约,募集资金数量往往较大,是股份制公司最基本的筹资方式。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分散了公司的控制权。至于发行企业债券,可以有效控制公司的控制权,却需要到期偿还,并且所筹资金数量要远小于发行股票所得。 3.5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一种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筹资方式,相对于前几种方式,它属于较新的筹资方式。这种方式是租赁公司依照企业要求,出资购买设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签订书面合同的形式租给企业使用的信用业务,这种方式能使企业前期投入较少资金的情况下,迅速使用所需设备,投入生产,既能避免现有资源的闲置浪费,又能规避设备陈旧带来的风险。却显示资金成本较高,即相当于以分期付款还本付息的方式购入设备。 3.6商业信用 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最直接的信用方式,表现为购销中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主要有应收账款、预收货款、票据贴现等。这种筹资方式便利快捷,但由于可融通期限一般均较短,因此,只是企业的一种短期融资行为,所融通的资金也仅限于短期周转使用,对于长期经营规划无明显作用。 4.筹资的风险 4.1筹资风险的概念 筹资风险又称为企业财务风险,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所引起的且仅由资本所承担的风险。由于企业筹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自有的和借入的。也就是发行股票所得资金和向外单位借入资金。因此,筹资风险基本上也来自于两个方向,一是自有筹资风险,也就是由于股票发行不当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另一个是债务筹资风险,即所借入资金到期不能偿还本金或利息所带来的偿债风险。 4.2筹资风险的特征 筹资即存在风险,说明筹资风险具有客观性,他是客观存在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筹资风险的大小是难以定量准确估算的,由于市场存在着复杂性和多变性,在一定时期内,受企业内外各因素的影响,投资风险也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这也充分说明筹资风险的大小存在着不确定性。但是,并不是说他是漫无边际,无限放大的。像其他所有风险一样,筹资风险同样具有可控性。运用一定的方法,做好相关调查研究工作,仔细研究竞争对手动态以及市场发展方向,对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好提前防范工作。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3筹资风险的成因 由于理财不当所引起的筹资风险称为现金性筹资风险,这种筹资风险并不对企业构成实质性威胁,仅表现为偿债期限结构不合理引发的债务危机,经过适当调整往往能予以解决。除此之外,另一种筹资风险是收支性的。这种风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企业的经营亏损,它是一种系统性风险,是一种经营风险,这种风险成因于经营的失败,是一种终极风险。 4.4筹资风险的防范 4.4.1做好筹资前的准备工作 筹措资金是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在筹资前制定好产品的生产销售计划,避免筹资过多造成的资金闲置浪费,也避免资金不足是生产经营不能顺利进行。 4.4.2打开筹资市场、拓宽筹资渠道 改变单一的银行借款筹资模式,尽可能通过企业间各种形式的联合互惠互利,拓宽投资渠道,合理利用资源,是双方效益共同实现最大化。 4.4.3组建合理筹资结构 企业应该设置专门人员,对各种筹资渠道进行排列组合,对各种组合方式进行量化对比,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在规避投资风险和追求杠杆效益中进行平衡,结合本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时机,选择最合理的筹资组合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筹资成本,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