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芳博士,(https://xueqiu.com/2089351590/214905799)
写这篇文章,是缘于网传的一张图片。
我查询了历年年报,发现是2020年报的数据。$招商银行(SH600036)$
的金葵花客户:指的是每个月日均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
表格中最后一行可以看到,1.9%的客户拥有了82.1%的资产。
打破了我们认为的财富“二八法则”——20%的人拥有80%的资产。
我们看一下2021年财报,情况也是如此。
私人银行客户:指每个月日均资产超过1000万的零售客户。
0.1%的客户,拥有31.5%的资产。
2.2%的客户,拥有82.1%的资产。
看到这里,是否想挥舞着“共同富裕”的大旗,开始批判了?
请注意,这是银行的数据,并非全民的数据。
其实,银行本就是(倾向于)服务富人的机构。
银行客户的“贫富差距”分化是业务选择的必然。
尤其在和这两个以零售业务为目标的上市公司,尤为明显。
截至2021年年末,零售管理客户总资产(AUM)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10.76万亿元,较2020年年末增长20.33%。
零售客户数达1.73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增幅9.49%。
日均账户超过1000万和日均账户超过50万的客户,才是银行关注的重点。
再看。截至2021年年末,平安银行零售管理客户总资产(AUM)为3.18万亿元,较2020年年末增长21.3%,增速高于。$平安银行(SZ000001)$
3.18万亿元的零售管理资总资产,已是5年前零售转型开始时的4倍。
这里注意到“转型”两个字。目前银行业纷纷以“大财富管理”为发展方向。
而零售AUM/总资产,就是衡量大财富管理发展程度的显著指标。
根据已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数据,、、、的零售AUM在总资产中占比分别为112%、98%、63%、47%,较为领先。
可以看到,招商和平安,更是一骑绝尘,把大行甩在后面。
一方面,高净值人群在快速增长。
根据发布的《202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20年,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262万人。
高净值人群数量快速增长。在2018-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
预计2021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将逼近300万人。
高净值人群持有的资产规模约为96万亿人民币(注意,2021年我国GDP是114.4万亿)。
高净值人群对于现金流动性要求高,对于银行而言,存款成本低(活期账户利率低)。
同时,高净值人群的资产规模大、对于财富管理的要求高,银行的相对获客成本和管理成本较低。
另一方面,资管新规催生银行业务转型。
传统意义上的财富管理,专注于资金端,资产端内嵌到总行的审批流程中,以隐性刚兑的方式收取实质上的利息收入。
在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银行对公业务面临挑战。
银行重资产运营、高资本消耗的传统模式难以持续,轻成本、轻资本的零售业务是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也是银行转型的主要方向。
2021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已经结束,原则上全部理财业务要放在理财子公司,变成纯粹收取中间业务收入的模式。
银行从本行存款到理财账户的互通,不再顺理成章。
净值化让理财产品的吸引力迅速分化——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资产端能力强的理财子公司能吸引更多资金,增加表外扩张的机会。
根据2021年报可以看到,招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到358亿元(同比增长29%),资产管理手续费收入108.56亿元(同比增长57.5%)。
观察各家银行,财富管理中收占营业收入占比,从2019年触底后,开始稳步提升。
四、中国收入分布的真实情况
尽管2%的银行客户拥有80%的资产,并不完全反映中国社会的整体收入分布情况。
但是,我们还是得关注到:我国的贫富差距现象是比较显著的。
根据李实教授(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的文章指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但是,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在全国,高收入者占比3.1%,中收入者占比29.5%,低收入者67.5%。
细分城乡——
在城市中,50%是低收入者,4.9%是高收入者。
在农村里,93.1%是低收入者,0.3%是高收入者。
高收入者,81.3%在城市,3.3%在农村。
低收入者,37.4%在城市,55.1%在农村。
细分东西部——
在东部地区,高收入者占比5.1%(高于全国的3.1%),低收入者占比57.1%。
高收入者中,生活在东部的占比70%,中西部地区占比分别为14.9%和15.1%。
应该说,整体的收入结构依然是“金字塔形”,和银行客户的分布并无本质差距。
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银行# #财报是一本故事书# #投资炼金季#
上一篇:存款理财化再度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