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生活 > 正文

养老金理财登场 银行仍热衷开户拉人头(养老金练习试卷附答案.doc)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万敏 2月16日,“北京多个地铁口有人扫码送大鹅”的词条登上了热搜。现场视频显示,大鹅是毛绒玩具,扫的码是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的二维码,这些怀抱大鹅的人是银行地推的合作团队。

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后,银行在紧锣密鼓开设养老资金账户,准备养老金理财产品。最近三家大型银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正式面世,和去年曾经“一抢而空”的银行养老理财销售火爆场面不同,此次的7只养老金理财产品则略显平淡。

“它只能退休了以后才能去领取,退休之前都领不了。”当记者向一位银行客户经理咨询这几只新的养老金理财时,他首先强调了领取条件与此前养老理财产品不同。

有专家提出,养老金产品未来应该坚持“四性”:普惠性、低风险性、流动性和可监督性;而金融机构在推广初期的“养老金开户抢人”或暗存隐忧;若其在此过程中,过度营销封闭期长的养老理财产品,则可能会在执行中出现扭曲现象。

首批七只产品亮相

2月16日,农银理财发布公告称,为更好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自2023年2月17日(含当日)起,农银理财“农银同心·灵动”360天科技创新人民币理财产品养老金份额(L份额)增设民生银行(600016)销售渠道。

这是农银理财首期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在7天前正式开售。去年曾经出现的养老理财半日售罄景象并未出现。

2月10日当天开售的包括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在内的三家理财公司首批发售了共7款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在全国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的36个城市和地区售卖。投资者可享受每年12000元最高税优额度,并且在缴费及投资环节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其中,工银理财此次推出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包括“颐享”系列的4只产品,都是最短持有期产品,设置不同期限“锁定期”,长期投资封闭运作,根据期限不同,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在年化3.7%至5.75%之间。募集期为2月10日至2月15日。

农行针对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设置了单独份额类别(L份额),“360天科技创新人民币理财产品(L份额)”,L份额与原理财份额延续相同投资策略,统一进行投资运作管理。该产品起购金额1元,最短持有期360天,每日发售,风险等级中等。以业绩比较基准年化4.05%为例,主要投资货币市场工具、债券等,根据市场情况配置权益、衍生资产等。以投资现金等高流动性资产5%-10%,债券等资产50%-80%,股票15%-25%,杠杆比例110%为例,农行称产品运作至今存续规模超过百亿,受到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邮储银行上线中邮理财的2款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添颐·鸿锦也设置了L类份额,支持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购买,享受手续费和税收的双重优惠,产品综合费率较非养老金产品降低0.45%,不收取超额业绩报酬。

2022年2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下称《扩大通知》)指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到2022年9月末,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农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中邮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9家理财子公司共计发行48只养老理财产品,累计募集金额超900亿元。而据《扩大通知》,如各家银行理财将额度用足,则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整体募集资金总规模将会提升至2700亿元。由于这批产品多数的业绩比较基准在5.5%-8%之间,高于同期限的其他银行理财产品,有不少在募集期提前售罄。2022年8月和9月,农银理财第一期、第二期养老理财产品均在募集期内提前售罄,额度分别为80亿元和20亿元。建信理财半天销售20亿、招银理财10天认购80亿。

而此次发行的养老金理财产品,虽然业绩比较基准也较有吸引力,却未能“一炮而红”。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时,工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强调了此次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要在退休后才能领取,与去年的养老理财不一样。去年那种普通账户都能买的养老理财产品以后还有没有,要等行内进一步安排通知。

农行某支行一位客户经理则表示,要买养老理财产品不是必须在养老金账户内购买,农行APP内有养老主题的理财产品可以多做比较后再购买。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个人养老金理财基于账户制,此前试点的五年期养老理财基于产品层面。此次发行的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与此前最大的区别在于基于账户制,资金具有随缴随存的特征,相应采用了最小持有期产品设计,过了首个最短持有期后的赎回操作更加灵活;而此前发行的五年期养老理财主要是基于产品层面,面向大众客群,多采用了5年期封闭式的设计方式,有助于增厚投资收益。

在北京一家私企工作的李女士今年36岁,平时收入较高,也经常关注理财资讯。她对记者表示,虽然养老金理财产品收益率还算高,但是要到退休年龄才能取出来,以她的年龄来说时间段太长,会担心有变数,而且现在养老金账户每年缴存最高1万2,对节税的帮助也不大,吸引力不强。

开户抢人仍在持续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142亿元。而据中保协2020年11月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预计我国未来5-10年将有8-10万亿养老金缺口,而且这个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扩大。

从送大鹅的营销行动来看,银行在现阶段的业务目标可能还是尽量多开立个人养老资金账户。记者注意到,上述农行客户经理在介绍理财产品时主动询问记者是否开通了养老账户,其表示如果去网点开通,可以获赠50元的蛋糕券。工行的理财经理也在咨询过程中很快发来了开立养老金账户的二维码,扫码开通后续可以领取50元京东消费券。

一位资管咨询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养老理财是个新生事物,个人养老金制度也还刚起步,大众对个人养老的接受度还有待各方面共同去建设提高,这个阶段如果过度营销封闭期长的养老理财产品,可能会在执行中出现扭曲,引起客户投诉乃至影响对机构、政策的信任感,因此不如先期积累账户,再循序渐进地提供好的产品。

从我国居民年龄结构来看,养老金市场无疑潜力巨大。据中金公司测算,未来5-10年,乐观预期下个人养老金累计金额可能达到万亿元以上的水平,逐步成为中国养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悲观预期下,3年和5年后也可达到1200亿和3500亿的规模。同样,招商证券(600999)预测我国个人养老金未来市场的发展空间取决于市场渗透率和国内居民收入分布情况,展望未来15-20年,中国个人养老金规模或能突破10万亿元。

但不论是银行理财、基金还是保险,在为养老目的设计产品时,显然还需要为客户的实际需求考虑更多。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邓海清在经济观察报主办的“2022财资管理高质量发展论坛”时表示,养老金产品未来应该坚持“四性”,第一是普惠性,因为养老金产品本身是针对普通广大的老百姓(603883),对这样一种普惠性的产品,吸取当年美国次债危机的教训,尽量不要把养老金的产品设计太复杂化,过度的涉足衍生品,肯定是越简单越好,让普通老百姓可以看得懂。第二个要强调低风险性,因为养老的钱,在未来对普通老百姓来讲有上下限的要求,下限的要求是不亏钱,不是说每天不亏钱,中长期来看是绝对不能亏钱的。要想保障在老年的时候有体面的生活,要保值增值,一个最现实的目标就是能跑赢通胀,是对养老金的中长期回报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同样的这些钱,到老年之后这个钱都贬值不顶用了,这对养老来讲也是非常大的损失。

邓海清表示,第三个特点是要具有流动性,要给每个投资者、每次投资,包括账户资金的转移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最近可以看到,很多银行都在拼命地抢客户,抢养老金的账户,不惜投入重金。大家想着把账户给守定的话,以后投资就只能在这里投了,这在制度上包括产品上是需要特别注重流动性的。给普通人选择权,这是投资者权益保护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最后是要具有可监督性,个人养老金目前并没有中介机构去监督资产管理人的履职,包括怎样甄别这些投资人的好坏,这是一块空白点。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养老金练习试卷附答案

下列哪些交易占用时时付产品实时赎回额度?()

实时赎回(正确答案)

预约赎回

贷款约定还款

消费支付(正确答案)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中提到,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运作方式的不同,将理财产品分为____理财产品和____理财产品。

封闭式(正确答案)

开放式(正确答案)

半开放式

定期开放式

在工作日的下午2点,某客户想要赎回“农银时时付”开放式人民币理财产品500万元,其中100万元希望实时到账,应该如何操作?

直接一次性赎回500万元

做两笔交易,第一笔赎回100万元,第二笔赎回400万元。(正确答案)

做两笔交易,第一笔赎回400万元,第二笔赎回10

摘 要

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作为养老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在银行理财领域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体现。结合前期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试点情况,后续推动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发展需要在政策制度完善层面、产品创新层面、机构扩容层面、个人养老金理财行业平台建设层面等进行发力,让个人养老金理财进一步惠及广大个人投资者。

关键词

养老金融 银行理财 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理财行业平台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问题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为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2〕7号),相关部委联合推出个人养老金业务,有效支持养老金融业务发展。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提出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等意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要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对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如何更好满足个人养老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推出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必要性

(一)养老问题面临较大挑战

一是我国老龄化问题较为严峻。2022年65岁以上人口超过2亿人,占总人口14.9%,较上一年提升0.7个百分点。未来随着“60后婴儿潮”及其子女陆续步入老年,我国老龄化程度将继续加深。随之而来的是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迫切需要通过社会、金融、技术等多种手段缓解老龄化的压力,但是当前的养老金融服务水平尚无法应对日益提升的老龄化水平。

二是养老多支柱体系发展不均衡。第一支柱主要通过强制要求和财政补贴的方式保证企业与个人参与度,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使得其覆盖范围和资金规模持续扩大。第二支柱由于准入门槛较高,覆盖率远低于第一支柱。第三支柱发展时间较短,整体规模还较小。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第一支柱的投资余额约为7万亿元,第二支柱的投资余额约为3万亿元,第三支柱按个人养老金计,投资余额估计不足500亿元,占三支柱体系的比例不足1%。

三是个人养老金发展面临的挑战较多,试点以来存在着开户多缴存少、投资收益不理想、实体经济支持不足等问题。但从个人养老金制度政策导向来看,推出个人养老金业务包括多个目标,即提高个人养老金覆盖率、收益率、替代率,支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项目、提振资本市场,为投资者提供长期限、稳收益的金融产品等。但目前来看,个人养老金业务实际开展效果距离预设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

(二)个人养老金业务是养老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中就包括养老金融,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养老金融工作的重视。通常认为,养老金融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个人养老金业务是养老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可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投资选择。同时,养老金融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创新,也将有效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发展:一方面,服务创新让个人养老金业务更加贴近个人的养老诉求,让更多人参与个人养老金;另一方面,产品创新让个人养老金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的收益、更稳定的保障,同时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情况

(一)个人养老金基本政策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原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人社部发〔2022〕70号),明确我国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即每一个投资者可以开立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并在商业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相关账户开立后,投资者可以进行个人养老金的缴存和投资。

目前,每个投资者个人养老金的年度缴存上限为12000元,并可以根据实际缴存金额进行年度收入的税前抵扣。个人养老金资金可以由投资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另外,《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明确金融行业平台由金融监管部门组织建设,负责个人养老金所投资的金融产品的统一管理。例如,原银保监会组织理财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建设了个人养老金理财行业平台,对于个人养老金投资的理财产品进行统一管理。

(二)市场情况

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的通知》(人社厅函〔2022〕169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启动实施。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个人养老金试点满一年,开户人数已超5000万,参与人数达2022年全国纳税人数的76.8%,个人养老金可投资的金融产品超700只。

(三)运作机制

当前个人养老金运作机制具体可以分为四层(见图1)。

第一层为人社部组织建设的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负责为个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并作为业务的中枢节点。第一层机制保证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唯一性,支持个人养老金参与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为个人养老金运行提供信息核验和综合监管支撑。

第二层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行,为个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直接向个人提供资金账户相关服务,负责资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校验、绑定,完成资金账户额度管理、投资资金扣划及计缴个人所得税,确保个人养老金资金封闭运行。第二层机制的存在,充分发挥了账户行在资金业务和客户对接方面的专业优势,有效提升了个人养老金业务效率。

第三层为金融行业平台,分别为理财产品、公募基金与保险产品的行业信息平台,实现个人养老金各类金融产品名单统一发布、统一信息披露和信息统一报送,为个人开立个人养老金投资金融产品信息平台账户,用于记录投资者使用个人养老金投资相关金融产品的交易及份额持有情况。第三层机制保障了个人养老金投资金融产品业务顺利运转。例如,基于个人养老金理财行业平台的功能,实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进行信息集中披露与发布,统一的业务监测与监管报告,在有效提升业务效率的同时保障业务合规开展。

第四层为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机构和发行机构,其中销售机构负责直接面向市场投资者,接收投资者投资交易业务申请,发行机构负责发行运作个人养老金投资金融产品,根据监管要求向金融行业平台报送个人养老金投资金融产品基本信息、持仓和交易明细等数据信息。在前三层的支持下,第四层具体负责产品销售和投资,在为投资者带来回报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养老金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现状

(一)市场情况

一是机构准入情况。根据主管部门安排,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23家(销售机构)、理财公司11家(发行机构),其中,商业银行包括6家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和5家城商行。

二是产品发行情况。自2023年2月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发行以来,截至2023年12月末,共有6家理财公司发行23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从产品性质来看,23只产品均为开放式产品,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或三级(中);从产品开放频率来看,除2只产品为按年开放以外,其余产品均为每日开放并设置了一年以上的最短持有期限。

三是产品销售情况。从投资者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集中于北上广深,占比超过50%。但对于人均收入较低的地区,由于个人养老金的节税效应不明显,缴纳个人养老金并进行理财投资的人数很少。

四是产品投资运作情况。20只产品投资性质为固定收益类,3只产品为混合类,其中混合类产品也以固定收益资产投资为主。

五是产品收益情况。2023年,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97%,所有产品的收益率均为正,其中收益率最高的产品收益率为4.45%。2024年,虽然受市场影响,个别产品净值有所回撤,但管理人仍然很好地控制回撤幅度,保证了投资者养老本金未受损失,获得客户的认可。

六是产品收费情况。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落实主管部门要求开展减费让利,个人养老金子份额的管理费率和销售手续费率平均为万分之五左右。

七是产品赎回情况。根据个人养老金制度对赎回条件有较严格的限制,一般情况下,投资者赎回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后无法将资金从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转出,因此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极少赎回,赎回比例不足0.5%。

(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具有一定优势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与其他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相比,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兼顾普惠性、收益确定性和支持实体经济,具有独特优势。

一是普惠性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起购门槛较低,认购起点金额仅为1元;同时,通过降费让利于投资者,相关费率显著低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和理财产品。23只产品个人养老金子份额的管理费率和销售手续费率平均为万分之五左右,远低于同类理财产品千分之二左右的费率水平。另外,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自主投资比例较高,相比于采用基金中的基金(FOF)模式的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不需要向底层产品管理人缴纳管理费。

二是确定性高。2023年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在大类配置方面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控制了波动更剧烈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有效应对资本市场波动,投资收益相对较好。2023年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3%,23只产品中无一只产品发生亏损,有7只产品基本达到了业绩比较基准。经测算,对于在10年后将要退休的投资者,如每年全额投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则在10年后可以获得最高42%的节税收益1和15%~25%的投资收益,相关收益确定性高,有助于在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前期培养投资者对于业务的信任感和认可度。

三是直接支持实体经济。相比于存款和保险,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更能够直接支持实体经济。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末,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19万亿元。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投向“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扶贫纾困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1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3.8万亿元。

(三)与养老理财业务共同助力养老金融建设

2021年,原银保监会正式开展了养老理财试点工作。试点以来,10家理财公司顺利发行51只养老理财产品,累计购买人次约47万,累计募集金额超1000亿元。随着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开展,银行理财在养老多支柱体系建设的两翼已经基本具备,其中养老理财主要解决养老金融产品供给问题,而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主要解决养老金融产品需求的问题。两项试点工作为银行理财全面参与建设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根据原银保监会《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保监规〔2022〕16号),个人养老金可购买的理财产品中首先包括养老理财产品。这说明主管部门在进行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的制度设计时,也充分考虑了养老理财和个人养老金的关系,将养老理财产品设计为个人养老金的重要购买对象,希望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成功经验能助力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顺利开展。

(四)存在的问题

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还存在着一些自身问题,影响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一是投资者需求有待进一步满足。相较于公募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银行,理财公司作为后来者,大部分机构成立至今时间不足5年,尚处初创期,对于养老业务缺少积累。截至2023年末,发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机构仅6家,产品仅23只,明显少于其他三类金融产品。例如,同为资管产品的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虽然单只规模不足个人养老理财产品的50%,但总量约为个人养老金公募理财产品的3倍。

二是参与机构和销售区域受限。根据个人养老金制度规定,目前能发行养老理财产品和个人养老金理财的机构只有11家,只有36个城市开展了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同时可开展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代销的机构只有23家,其他机构尚没有资格开展代销业务。同时,很多地区的投资者无法购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普惠性仍有待进一步拓展。

三是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流动性不足。目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发行人希望发行长期限的理财产品,以利于进行长期资产配置投资,而投资者希望购买短期限的理财产品。根据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封闭期至少一年,且不能质押、转让,投资者无法根据收益表现及时进行资产配置的调整。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无法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需求降低了对投资者的购买吸引力。

四是缺少长期优质资产供给。目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投资的基础资产同大多数普通理财产品一样,以货币市场工具、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为主,与普通产品并无不同,这导致个人养老金理财的投资运作上特殊性和优惠力度较小,“养老”的特点在资产端体现得不明显。“资产荒”局面突显,这导致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管理人难以实际开展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因此也很难做到高收益。23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虽然全部实现了正收益,但增值较少,与投资者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

更好推动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优先以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为着力点,发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对构建中国特色养老理财,推动银发经济发展,丰富中老年人养老金融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发展。

一是税收政策上给予更多优惠。给予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等同于公募基金的免税政策,或者是税收递减政策,从而提高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二是开展适度的投资机制创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可以设置一定的净值管理与平滑机制以减少净值的波动,同时个人养老金产品适当投资低流动性的资产或项目类资产,以提高产品收益率,满足投资者对个人养老理财产品本身的“增值”需要。

三是试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转让与质押业务,满足投资者流动性资产配置需求。尝试开展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为试点的转让与质押机制。充分发挥理财行业平台基础设施功能,通过理财中央数据交换平台高效实时的数据与信息交互机制,实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份额转让与质押,满足投资者灵活进行产品资产配置的需求。同时,建设个人养老金理财客户端,为参与机构提供一站式产品管理、投资者信息管理、数据交互、分析监测等服务,为理财产品持有人提供产品查询、份额查询等服务。

四是在资产端引入更多创新机制。引导理财公司优化养老产品创设,将资金投向绿色、环保、国家战略性行业项目,与养老金融产业协同,完善产品设计,丰富产品种类,增强产品普惠性。

五是扩大试点范围。支持更多理财公司开展养老理财产品的发行,支持更多机构开展养老理财产品的代销,支持参与机构将销售范围扩展到更多城市,惠及更多投资者。

六是推动理财公司成为全国社保基金的管理人。基于理财公司在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上追求稳定性、安全性的特点,建议理财公司像基金公司一样成为社保基金的管理人,或将理财公司发行的优质理财产品纳入全国社保基金可投资的资产范围。

注:

1.投资者最高可以享受45%的个人所得税税前抵扣,领取环节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参考文献

[1] 郭金龙,李红梅. 关于国际养老金融产品的分析与比较[N]. 金融时报2022-6-21.

[2] 刘元豪.金融机构视角下德国养老金融 产品的发展与借鉴[J]. 债券, 2022(5).DOI: 10.3969/j.issn.2095-3585.2022.05.008.

[3] 童雪敏,许伟,等. 从中美个人养老调查看养老理财产品的发展方向[J]. 债券, 2022(5).DOI: 10.3969/j.issn.2095-3585.2022.05.011.

[4]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EB/OL].(2024-2-2) [2024-2-2]. https://www.chinawealth.com.cn/zzlc/xwzx/xwgg/20240202/8587285.shtml

[5] ICI. Quarterly Retirement Market Data[EB/OL].(2024-3-14). [2024-3-14]. https://www.ici.org/research/stats/retirement.

◇本文原载《债券》2024年4月刊

◇作者: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党委委员、副总裁 管圣义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登记服务部副主任 李皓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登记服务部专家 舒辰

◇ 编辑:廖雯雯

债券微课堂

推荐阅读

中债研报

▷ 债市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金融标准

▷债市概览

▷宏观经济展望

权威报告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报告

▷债券市场分析报告

▷资产证券化报告

▷理财报告

特别策划

▷中债评论

▷ 中债历史

▷特稿

▷国债

▷理财

▷金融科技

▷信用债投资

▷债市ESG投资

▷城投债专辑

▷债市法治建设

中债品牌活动

▷债市发展论坛

▷ 中债担保品国际论坛

▷ 债市研判六人谈

▷ “十佳文章”评选

联系我们

▷《债券》征稿启事

▷《债券》征订启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