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5月首家理财子公司开业至今,银行理财即将走过第一个新五年。近五年时间里,理财子公司数量快速增加,截至今年3月中旬,已有32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国有行6家、股份行12家、城商行8家、农商行1家、合资行5家,且除浙银理财外均已开业。“我们预计,未来将有50家左右的理财公司,未有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将逐步退出理财业务。可以说,银行理财已经进入理财公司时代,揭开了规范发展的新序幕。”招商证券分析师廖志明表示。
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6.8万亿元,同比下降3%,但较当年年中增长6%,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达97%,银行理财显然已全面进入真净值时代。与此同时,近几年来,理财产品收益呈现下降趋势,新发产品无论业绩基准还是兑付收益率均有所下滑。《》记者采访获悉,不少理财子公司正纷纷通过打造新产品,推出新功能,以期给予投资者更好的投资体验。
理财规模年内有望突破30万亿元
“季节性修复是2月理财规模高增的主因,但增长质量较高,现金理财仅占增长规模的32%。”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指出,今年2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1.03万亿元至27.53万亿元,与去年11月的年内高点持平,他同时预计3月末理财产品会迎来季节性收缩,但在4月份会得到修复,预计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规模将小幅平稳增长至28万亿元以上,下半年有望站上30万亿元的高点。“从历史数据来看,理财子公司整体素有在下半年冲量发力的惯例,其中国有行旗下理财子公司表现更为明显。2019-2021年,国有行理财规模下半年的增量占全年增量的比例分别为180%、145%、165%。”
广发证券分析师刘郁则指出,规模高增的背后,一方面或由于存款利率的不断压降,抬高了理财产品的相对性价比;另一方面可能是开年以来银行信贷投放量并未强于季节性规律。
廖志明也认为,受存款利率下调影响,2024年理财规模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他指出,过往来看,一季度银行重视“开门红”会引导客户赎回理财冲存款,二、三季度理财规模更容易出现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2年期间,二、三季度平均季度理财规模增量达1.3万亿元。此外,截至2023年12月末,个人存款高达137万亿元,理财规模与个人存款规模的比值仅19.7%。“现金类理财替代活期存款,中长期限理财替代长期限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廖志明进一步指出。
收益下降更应关注达成率指标
今年1-2月,现金理财的近一月年化收益率维持在2.4%以上,作为理财子公司发力重点的最短持有期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更是在5.3%以上,性价比凸显,也是推动理财规模快速回暖的重要因素。明明认为,2024年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仍将推动数轮存款利率调降,理财收益优势将更加凸显,部分优质现金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会跑赢3年定存利率。
不过拉长时间来看,近几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整体呈下降趋势。普益标准统计显示,理财公司新发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2021年1月时能够达到4.3051%,但到了2023年年底仅为3.4208%。兑付收益率的整体趋势与业绩基准相同,可见相较于产品净值化以前,理财产品的收益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截至2024年2月,3个月以内固收类理财新发业绩基准已低于3%,进入‘2’字头。”华宝证券分析师张菁还指出,长期限与短期限固收理财的业绩基准差距在明显收窄。“2023年以来,1年以上期限的固收理财产品业绩基准下降明显,原先每拉长6个月至1年投资期限,固收理财业绩基准能提升大约50bp,但截至目前,投资期限6个月以上产品的业绩基准差距不大,这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意味着投资更长期限产品获得更高收益的空间在缩小。”
张菁建议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时更关注达成率指标。“如果业绩基准达不到,再高的业绩基准也是‘画大饼’,不是实打实的投资回报。高达成率是对投资能力的检验,投资者可以在高达成率里挑选相对高收益的产品,再结合自身投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类型,同类对比挑选业绩基准相对高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可能会有较好的投资体验。”
含权理财净值呈明显回暖态势
招商证券跟踪发现,截至3月15日,近一个月现金管理类理财平均7天年化收益率略微下行,为2.09%;其中,大行现金管理类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96%,股份行为2.13%,城农商行为2.13%。受债市调整影响,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也较低。定开纯固收、固收+和持有期固收类理财3月上半月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1%、2.4%与2.0%,而平均近3个月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9%、3.4%和3.6%(截至3月15日)。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股市回暖,近期含权理财出现净值回暖的明显态势。招商证券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理财公司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平均年初至今收益率为1.0%,较2月末大幅回升4.9个百分点。从理财公司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年初至今的收益率来看,招银理财招卓价值精选权益类理财计划表现最好,年初至今收益率达13.2%;其次是光大理财的阳光红新能源主题,年内收益率为9.8%。
有分析人士指出,招银理财招卓价值精选权益类理财计划表现超预期的原因主要是秉持了深度价值、逆向投资的风格,产品持仓以高股息红利股为基本盘,择股采用了自下而上“翻石头”的方式寻找α,不押注单一市场,避开拥挤赛道、注重底线思维,专注寻找价格低于价值的投资机会。记者注意到,该产品去年5月发行时曾因“净值低于1元不收管理费”的创新举措引发业内热议。数据显示,该产品自2023年5月30日成立以来至今年2月21日共计267天,净值低于1元的天数仅24天。
记者从招银理财相关人员处获悉,含权理财将是公司未来加大布局的方向。“不做固收,现在没饭吃;不做权益,未来没饭吃。”招银理财首席产品官郑福湘曾这样总结。展望后市,招银理财认为,目前国内经济底部已得到确认,A股市场估值水平、交易情绪等指标也均处于历史偏底部位置,基本面修复将是市场向上的重要驱动力,上行的幅度和持续性将取决于国内政策与改革加码的方向及力度、经济修复进程和企业盈利回升的幅度。
理财子公司各类创新设计频出
真净值时代,固收和权益市场的波动直接影响到理财产品收益的稳健性,有的理财子公司在产品设计上狠下功夫。
今年1月,理财行业首只定期给付型理财产品问世。据了解,平安理财推出的这款三年期封闭式固定收益类产品 (平安理财启明颐年定期给付三年1号),从2025年2月25日起将按月0.3%的定期给付比率向投资者给付一定金额。“假设某投资者购入该定期给付型理财产品20万元,以产品单位净值为1元计算、在持有总份额不变的前提下,该投资者在持有产品1年后,即可每月获得约定的现金收入约为600元,每年累计领取约为7200元,直至产品到期后再按照实际净值和投资者实际持有份额予以兑付。”有分析人士指出,该产品通过定期给付的方式,在兼顾投资者追求长期理财稳健增值的同时,满足投资者日常现金流和消费的现实需求,创新性地为中长期封闭式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财体验。
2月2日,募集金额13.54亿元的招银理财睿和稳健安盈优选封闭6号正式成立。据了解,这只含权混合类理财产品,是招银理财继“净值低于1元不收管理费”之后在产品费率方面的又一创新,有分析人士指出,“不达业绩基准不收取管理费,仅当产品全周期运作收益超过业绩基准上限(年化4.2%)时,超过部分收取浮动管理费率”的这一费率设计,将管理人与投资人利益更加深度的绑定在了一起。
为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有的理财子公司打造了更为丰富的功能。比如,苏银理财对部分产品开放“理财夜市”。通常,投资者如果在周四17点之后购买普通理财产品,要等到下周一才能开始计算收益。但如果购买的是“理财夜市”相关产品,那么周五就可以开始计算收益,相较于普通产品增加了3天时间。“投资者不仅可以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投资理财,而且购买后起息、赎回到账更快,投资体验可以得到大大提升。”据悉,该功能在为投资者(尤其是“上班族”)提供了更多便利的同时,也给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需要管理人保持更好的资产配置能力,管理人也需要对系统进行适配性改造和业务流程优化,以满足“夜间营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