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表彰了75个财政系统单位和65名先进工作者。广西财政系统有北流市财政局、贵港市财政局2个集体荣获先进集体;河池市宜州区龙头乡财政所所长黎自乐、南宁市民族经济发展资金管理局副局长农强超荣获先进个人。
黎自乐
黎自乐,男,水族,1969年12月生,1988年参加财政工作,中共党员,先后在(原宜山县)龙头乡、拉浪乡财政所工作,任过助征员、会计、副所长,2012年至今任龙头乡财政所所长。31年来,黎自乐扎根基层,在基层财政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将自己的青春和心血无私地奉献给了财政事业。
人物事迹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题记
“龙抬头,逛龙头,逛了龙头转龙运,一年四季不发愁……”2019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龙头乡龙头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广场上人头攒动,鼓锣喧天,数千父老乡亲欢聚在这里,共庆一年一度的“龙头节”,大家舞龙狮、抢龙头、演社戏、吃社宴,到处是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看着眼前的一切,乡财政所所长黎自乐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想当初,正是因为他的反复坚持、多方争取和精心实施,这个目前河池市最大的村级文体活动中心才得以最终建成,龙头乡“龙头节”活动的举办才有了一个宽敞适宜的场所,龙头社区的群众才有了一个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黎自乐(右四)深入贫困村与群众共同谋划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龙头人,黎自乐天生爱着龙头这块满是温情的土地,家乡的贫穷是他心头的焦灼,家乡的发展是他心中的荣耀。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扎根故土从事财政工作31年来,他不辞辛劳,无问得失,千方百计统筹用好每一分钱,默默地为家乡谋发展,为群众谋福利,好事做了一件又一件,实事干了一箩又一箩,一砖一瓦、一水一路地为家乡的繁荣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心血。
苦与乐的坚守,见证忠诚财政事业的初心
黎自乐,男,水族,1969年12月生,1988年参加财政工作,中共党员,先后在(原宜山县)龙头乡、拉浪乡财政所工作,任过助征员、会计、副所长,2012年至今任龙头乡财政所所长。31年来,黎自乐扎根基层,在基层财政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将自己的青春和心血无私地奉献给了财政事业。
黎自乐在北京领奖现场。
龙头乡地处大石山区,距离宜州城区97公里,是宜州最为偏远的贫困乡镇,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自参加工作以来,黎自乐已经在这里坚守了整整31年。凭着他的能力,期间不断有家人、同事和领导劝他进城工作,也多次有机会调至工作条件较好的区直机关,但他始终不为所动,因为在他心里,始终无法割舍那份对基层财政工作的热爱和对故土家园的眷恋。他常说,能为国家履行好这份职责,为父老乡亲尽好这份责任,我已经很幸运了,哪敢提什么要求。在他的带领下,龙头财政所干部职工不断开拓创新、优化服务,着力打造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基层财政所。2008年至今,该所在全区16各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中始终领跑第一;项目实施工作名列全区前茅;资金监管上始终做到阳光理财、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廉洁理财,堵住各种监管漏洞,没有出现过违规违纪行为。
水与火的考验,见证履行财政职责的担当
“后山发生火灾,全体干部紧急集合!”1996年2月15日,龙头乡突发山林大火,当天在办公室值守的黎自乐接到乡政府扑救山火的紧急通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参与救火行动。在救火过程中,他不幸被大火包围烧伤,经医院全力抢救,虽保住了生命,但身体烧伤面积达56.5%!因严重烧伤及取皮部分的皮肤没有毛孔,汗水无法排出,全身燥痒难耐,高温天气无法出门。面对伤残所带来的种种痛苦和不适,他没有消沉,在植皮手术后仅仅休养了2个月,就主动请求领导安排工作。回到工作岗位后,黎自乐直奔农业特产税征管一线抓好税收征管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龙头乡财政所连续3年超额完成了当年的税收任务,并多次获得宜州党委、政府的表彰,并在表彰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2008年6月12日,龙头乡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水位最深时达到12米,财政所办公楼5米以下被淹没在水中。灾情发生后,黎自乐与乡政府干部一道,自始至终奋战在抗洪一线。除了负责全乡受灾群众食堂物资的外联采购外,他还负责协调接收、搬运上级下拨的各类救灾物资。在忙着这一切的时候,他自己家的房屋却被洪水完全淹没,所有的财物都没有来得及抢救出来。面对年迈的双亲及妻子,他难掩愧疚地说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财政所干部,在这样的大灾面前,你们叫我如何只顾自己的小家!”
日与夜的奔波,见证理财为民惠民的担当
作为基层财政所干部,黎自乐始终恪守“忠诚服务、严谨理财、求实创新、公正廉洁”的职责,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将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实到每一位群众身上。龙头乡地处偏远山区,支柱产业发展缓慢,地方财力薄弱,很多民生项目建设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很难落地实施。2018年,龙头乡在组织实施龙头社区饮水项目时,财政资金仅有100多万元,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作为地方财政的一把手,黎自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利用人缘广的优势到处找关系,白天进城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夜间奔走于22个自然屯之间,召开群众会,动员群众自筹资金,翻山越岭寻找水源。在他的带领下,饮水项目得以顺利竣工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龙头社区2万多人长期存在的季节性缺水问题。
黎自乐召集群众商议“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群众举手表决一致通过。
2014年,龙头社区修建文体活动中心,该项目选址位于深达30米低洼处,需进行大量填土作业,项目工程投入大,在只有28万元“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的情况下,黎自乐却始终坚持把这个项目当作让家乡人民骄傲自豪的一个大项目来建设。资金不足,他迎难而上,四处“化缘”,千方百计整合各类零散资金,最后建成了总投入128万元的当时河池市最大的村级公共文体活动中心,使社区群众又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在黎自乐精心统筹安排下,2010年-2018年,龙头乡财政所共实施“一事一议”建设项目242个,总投资突破5000万元,修建村屯道路212条,饮水工程13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9个;2009年-2012年,该所完成家电下乡补贴10192台,补贴金额248.07万元;2011年-2019年,该所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良种补贴资金2760万元。
贫与富的转变,见证聚财富民为民的梦想
“为民增收,助民致富”是黎自乐对所内每个干部的基本要求。2016年,他受乡政府委托,牵头组织实施龙头社区西龙山景区及抗日空军英雄黄莺烈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的立项和建设筹备工作。在项目建设筹备阶段,他多次组织社区干部、街坊邻居进行座谈,讨论立项的有关事宜,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抓住宜州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机遇,多次前往宜州、河池和南宁等地,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终于使西龙山景区建设项目得以纳入宜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顺利立项。截至2018年底,西龙山景区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已投资500多万元,完成了第一期建设,使龙头乡龙头社区的整体形象得到显著提升,极大地促进了该乡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就业和收入“双增收”。该项目的建成,受到了港、澳、台同胞和黄莺家族后代的关注和支持,得到了河池市党史办和文物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国内多家新闻媒体予以了关注和报道。
黎自乐召集群众商议“一事一议”项目建设。
“报告黎所,覃美菊老人后天能够搬进新房了!”2018年11月15日,所里的小李给在城区开会的黎自乐打来电话,告诉他帮扶联系户覃美菊老人的危房改造已经完成,准备搬进新家,黎自乐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就在半年前的一天晚上,一场大雨把该乡龙田村肯垒屯孤寡老人覃美菊的房屋损毁,作为帮扶联系人的黎自乐冒着瓢泼大雨连夜赶到屯里,把老人安全转移到其他群众家中安顿妥当。第二天,他顾不上劳累,一边组织群众开会商量给老人修建房子的事宜,一边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危房改建资金。经过他的多方努力,终于为覃美菊老人争取到保险公司赔偿款6000元,并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让老人在耄耋之年住上了宽敞舒适的平房。
龙田村肯垒屯是龙头乡财政所的帮扶联系点,距离龙头社区6公里,全屯共有住户47户,所有房屋均为六、七十年代建成的泥瓦房,村道坑坑洼洼、破烂不堪,是龙头乡出了名的穷窝窝。在开展精准扶贫过程中,黎自乐带领全所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落实每个月定期访贫问苦机制,鼓励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
“要致富,先修路”。黎自乐心里清楚,要改善肯垒屯的根本面貌,就必须有一条通往村外的道路,只有路通了,群众心里的“路”才通。为此他多次与区扶贫办、乡党委、政府沟通协调,整合多方面资金,按3年期限分期分段将乡政府连接该屯的6公里屯级道路进行了扩宽硬化,总投资达130万元。
肯垒屯建村伊始就深受饮水问题困扰,全屯人畜饮用、生活用水极其困难,喝水靠的是马驮肩挑,秋冬季节连基本的人畜饮水都难以保障。黎自乐经过多方努力,为该屯筹集到18万元帮扶资金修建了两个蓄水池,从1000多米外引了来山泉水,肯垒屯群众也自发加入饮水工程的修建中,扛水泥,挑泥土,砌砖块……2017年8月,全屯群众终于吃上了干净卫生的山泉水,彻底告别了饮水难的历史。
多年以来,肯垒屯群众因为家境贫寒、信息闭塞等原因,都没有出现过大学生。2017年,黎自乐在开展入户调查的过程中得知,自己的帮扶对象兰建春正在读高二的女儿兰翠流正准备辍学外出打工。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黎自乐多次来到兰建春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兰翠流千万不要放弃学业,并告诉她,如果家里面没有钱可以想办法帮助她完成学业。在黎自乐的鼓励和帮扶下,兰翠流安心在学校读书,并在2018年考取广西百色学院,成为肯垒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关键。而产业在哪里?发展什么产业?为解决这个问题,黎自乐一边自己了解周边乡镇有什么好的产业项目,一边召集该屯群众代表碰头商量。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让群众实现稳定增收,为脱贫摘帽奠定基础。如今,在乡财政所的帮扶下,肯垒屯已有12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该屯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桑养蚕和养殖土鸡,预计每户年均可收入3万多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财政系统的干部,黎自乐始终把对国家财政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家乡的无比眷恋化作31年扎根故土的执着坚守,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甘当基层财政战线的“实干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化作31年无怨无悔的付出,融入到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点点滴滴中,当好农民群众的“贴心人”。31年来,他敬始如一,初心不改,用最质朴的方式、最执着的坚守、最无私的付出,奏响了一曲新时代基层财政干部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的爱故荣乡的淳美乐章。
内容来源:宜州区融媒体中心 韦克文
凡转载宜州区融媒体中心拥有版权的作品、新闻图文信息、视频和音频资料,须获宜州区新闻中心书面授权,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详见宜州区融媒体中心版权声明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