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伊始,存款类产品依然与2023年一样抢手。
2024年1月12日,华南一家城商行利率为3.75%的新型五年期存款产品当天被抢购一空后不得不紧急加推,并宣布春节前将两度降低存款利率和大额存单利率。与此同时,该行宣布大额存单降息倒计时,随即不得不紧急加推大额存单。
这只是中小银行存款类产品发售的一个缩影。
投资者对长期存款类产品的热情仍在延续,并寄望在利率不断下降中尽早锁定稍高的定期存款产品。
事实上,2023年,在权益市场不振的情况下,存款利率“3连降”更强化了降息趋势,定期存款成为投资者抢占的“小确幸”。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银行体系内新增一般性存款21.4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新增19.8万亿元。
在国有大行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中小银行纷纷跟进一再降低存款类产品利率之际,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等存款类产品或替代品的吸引力还能持续多久?
为此,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研读80家规模较大的中资金融机构研报,并从中筛选出20份宏观和利率深度研究报告,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类机构对利率趋势变动观点较为一致,即存款利率下调是中长期趋势。区别在于不同机构对于利率作用机制分析不同,这也造成各方预测的利率调整策略及调整幅度差异。这80家金融机构包括50家证券公司、20家银行、5家基金公司和5家期货公司。
机构观点多认为,利率下调对居民储蓄抑制行为影响有限。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居民储蓄主要出于预防性动机,储蓄行为短期难以改变;也有机构认为,本轮存款降息主要涉及零售存款,对大额对公存款和协议存款等品类影响有限,可能导致存款向中小银行转移的“存款搬家”现象,并预测2024年有可能下调利率自律上限。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进一步实测7款存款类理财产品发现,除大额存单和定期存款外,结构性存款和分红险等新型存款类或替代产品同样热销。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存款类理财产品具有风险低、收益低和流动性高的特点。若追求高收益,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以让渡流动性为代价,或者购买门槛较高。为此,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理财目标合理安排资金,配置适当的存款类产品,以防止提前赎回造成意外损失。
存款利率下行难阻居民购买存款类产品的热情。
2023年12月22日,五家国有大行和招行非对称下调定期存款挂牌利率、通知协定存款利率和大额存单利率,同时下调了内部管理授权优惠利率上限。 此后,上海银行、苏州银行和深圳农商行等中小银行不断跟进。但城、农商行降息后,大多比国有大行挂牌利率高10BP-30BP左右,长期存款类产品利率优势明显。
在所有存款类产品中,大额存单因兼具较高收益和流动性较定期存款更受欢迎。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实测多家银行App发现,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一单难求”,部分银行甚至不再提供5年期大额存单。仅从收益率角度对比,仅有中小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大额存单收益率超过3%。以百信银行为例,其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分别为3.2%、3.5%。
市场上是否存在大额存单的替代品呢?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调研7款存款类产品发现,银行特色存款、结构性存款和储蓄分红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大额存单的替代品。
银行特色存款是商业银行升级版的定期存款。典型产品如工商“专属存款”系列、建行“旺财存款”、农行“银利多”和招行“享定存”等。
相较于大额存单而言,银行“特色存款”产品不仅起存点低,而且利率也有一定优势。而相较于普通定期存款产品,银行“特色存款”产品收益相对较高。最重要的是银行“特色存款”仍属于存款产品,人民币50万元内依照《存款保险条例》纳入存款保障范围。
但银行“特色存款”主要是银行根据自身需要推出的产品,并非面向所有储户群体,产品也会有限额,投资者无法随时买到。
除特色存款外,结构性存款近期也热销。这种存款由“基本存款”和“衍生品”组成,其中存款部分在银行表内统一核算,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而衍生品则与汇率和指数等波动挂钩,满足条件下可获取超额收益。简单理解,结构性存款类似一种期权,与其他存款类相比,它是一款主动管控风险、获取高收益的存款类产品。
但结构性存款一般都有固定期限,提前赎回成本较高,因而无法满足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此外,由于与金融衍生品挂钩,相比其他类型存款产品更加复杂,它对投资者经验有一定要求。
分红储蓄险产品则兼具储蓄和保险功能,最大特点在于长期持有可获得高收益。究竟需要持有多久呢?以香港友邦“盈御3”产品为例,保证回本期为18年。持有20年,内含收益率(IRR)可达到5.57%,持有80年IRR可达到7.03%。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预期收益率。
当然这种产品流动性较差,更适合长期理财规划。如养老储蓄,或者为新生宝宝做规划,或者传承后代。
热销的存款类产品或替代类产品的核心是利率。利率在2024年会如何演变?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从80家大型中资金融机构研报中筛选出20份宏观和利率深度研究报告,并对其统计分析和对比研究,寻找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研究发现,70%的机构对利率下调持“乐观”态度,30%的机构持“谨慎乐观态度”。这意味2024年存款利率下调已成为各方共识。中长期看,利率下行是趋势。区别在于不同机构对于利率作用机制分析不同,这也造成各方预测的利率调整策略及调整幅度差异。
机构研报普遍认为,2024年将迎来“宽财政+宽货币”组合,但对于货币政策宽松程度意见不一。有机构甚至预测1月是重要的降息窗口期。
海通国际的观点较有代表性。其认为,从经济和政府债务率角度出发,利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短期而言,一方面,当前包括金融、物价数据和PMI指数等均显示经济基本面恢复仍偏弱,实体融资需求尚需要进一步提振;另一方面,尽管名义融资利率稳中有降,但若剔除通胀,实体部门的实际贷款利率依然偏高,有必要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因此在“宽财政+宽货币”组合下,资金利率和长债利率持续上行的动力或不足。
长期观察,经济增速放缓一般将带动中枢利率下移。据人民银行预测,我国2022年-2025年潜在产出增速将从5.5%放缓至5.1%。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通常通过加杠杆等方式进行对冲,而政府高债务更容易形成低利率的环境。原因有二:一方面,央行或“间接”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国债,最终导致利率趋于下行;另一方面,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角度而言,政府有意维持低利率环境。
国泰君安持相同观点,并预测2024年央行将降息50-100BP。但在中长期分析角度上与海通国际有所不同。其从中美经济金融周期和人口结构角度切入,并引入自然利率等概念。该公司认为,中国的实际自然利率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2010年期间平均在3%-5%,其后十年降至2%左右。2020年后,鉴于人口因素、贫富差距因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实际自然利率水平大概率下降到2%以下。
光大证券则代表从银行角度分析的机构。其认为,2024年调降存款利率必要性仍然较大。一方面,银行仍面临净息差压力。从资产端看,有效需求不足,压制新发生贷款利率,且2024年滚动重定价将带动存量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从负债端看,在存款定期化、长久期化背景下,存款成本维持较强“刚性”。与此同时,现阶段同业存单利率仍处于高位,同业负债成本面临压力,银行体系综合负债成本率偏高。存款降息有助于盘活存量金融资源,压缩广义资金空转套利空间。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贷款定价持续下行,同时负债成本相对“刚性”情况下,存贷利差过度接近导致容易形成“空转套利”机制。如此之下,净息差收窄压力突出。
但也有机构持不同观点。此类机构认为,2024年央行仍将以结构性货币政策为准,宽松效应有限。
广发证券即是此类观点的代表。其分析认为,抵押补充贷款(以下简称PSL)投放本身和货币宽松,并不是替代关系,两者往往并行。其主要原因为同样释放基础货币,PSL难以产生乘数效应,因此无法替代降准或中期借贷便利(以下简称MLF)的作用。
广发证券进一步分析认为,央行通过降准或MLF投放基础货币,对资金用途限制较少,更有利于商业银行扩表。而PSL目前主要通过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投放,这两类金融机构信用创造能力难与商业银行相比。PSL提供的资金一般是专款专用,面临贷款投向限制,因此货币效应有限。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据此认为,人民币存款利率继续下行是大概率事件。但从2024年1月15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2024]第十号”公告看,一些机构认为1月是降息窗口期的预测已落空。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还发现,多份报告均提及2024年是国际政治大年,并提示警惕地缘冲突风险。
在疫情疤痕效应影响下,理财存款化、存款定期化现象是居民理性选择的结果。在降息几乎成为共识之际的2024年,这一趋势会一直延续吗?
从居民投资理财角度而言,两股力量影响居民是否增加定期存款。一是定期存款与其他可平替大类资产收益之差的相对变化,包括活期存款、特色存款、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等。在降息的利率环境下,理性的居民通常会实施资产长久期、负债短久期策略,因此可能会更倾向于持有较长期限的定期存款。
二是居民对资金支取便利性的需求变化。居民支取资金的主要目的通常是消费或投资。如果居民对未来的信心或预期较强,支取资金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对资金支取便利性的要求也会提高。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2024年居民风险偏好仍然保守,大类资产配置仍倾向更为安全的组合。因此在长期利率下行预期下,居民单位仍将保持或增加定期存款的配置比例,以期稳固本金和收益。
但从商业银行经营角度而言,理财存款化和存款定期化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经营业绩构成挑战。“存款立行”是商业银行的根本。在净息差不断下降压力下,大型商业银行主动降低存款利率也属理性应对之举。但近期也有部分中小银行逆势上调短期存款利率,采取“升短降长”以应对短期时点存款流失。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中小银行短期通过较高的存款定价揽储是正常的市场竞争策略,一定程度上为居民提供了获得较高存款收益的机会,与“特色存款”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在利率下行大趋势下,中小银行基于自身资产负债的管理能力,能够提供的高息存款规模毕竟有限,也难持续,因此对高达数十万亿的存款市场影响有限。
从国际经验观察,欧美发达国家政策利率下调后,定期和活期息差往往缩窄,零售存款活期化程度提高。但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仍存在卡点,存款业务对政策利率变化的反应较为钝化,在降息初期存款利率与其它大类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利差容易走阔,进而影响了超额储蓄去化的速度。
利率传导机制卡在哪里?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这与现实中存在的“利率双轨制”不无关系。虽然随着存款利率取消上限和LPR改革不断完善,我国在形式上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但现实中央行仍定期公布存款基准利率,并作为各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同时,完全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市场利率之间的利率传导并不畅通,现实中成为两套相互独立运行的利率体系,也影响了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
相对于贷款利率,商业银行在存款利率方面的定价能力更为不足。从2023年的实际操作看,在市场利率自律机制指导下,均是国有大行率先降息,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接续跟上。步调一致,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银行在存款利率方面丧失了一定自主决策的空间。
在利率下行趋势下,投资者应如何继续配置存款类或替代类产品呢?这取决于不同投资者的投资经验、投资目标、风险偏好、资金使用计划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换言之,具体的配置策略因人而异。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总体而言,存款类产品及其替代产品更适合那些不能容忍本金损失且要求获得一定收益的投资者。对于金融知识不足或不具备其它大类资产投资经验的普通居民,定期存款仍是家庭财富管理的优选。而对于高净值人群,在没有更好投资目标的情况下,维持适当比例的存款类产品配置仍不失为理性的选择。其中,大额存单因具有较高的收益率,同时兼具较高的流动性特点,成为高净值人群争相追逐的优质存款类产品。
今年,理财市场似乎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更有业内人士坦言,保值才是今年理财的硬道理。对于国内,降息通道仍未结束,而“资产荒”也许还未结束,零风险投资的收益势必不会高企;而对于海外,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国人不熟悉的市场环境,虽然潜在的回报率看上去很高,但风险同样不容小觑。
几年下来,百姓的理财意识已经生成,但如何理财又成了当下很艰难的问题。在诸多理财选择当中,普通百姓的理财困惑恐怕从去年已经开始,而今年也将继续延展,理财早已过了高收益又无风险的时代。也许未来中国的投资者,要学会高风险中才能获得高收益的道理,懂得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北京晨报列出几类近日最让人纠结的理财方式,希望能为您的投资提供参考。
买银行理财:
收益还会下跌
可操作性:★★★★☆
收益等级:★★☆☆☆
风险等级:★☆☆☆☆
银行理财是国内老百姓最熟悉的财富管理方式。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种被看作是风险极低的理财方式,在一轮轮降息、降准政策的刺激下,收益率也急剧下降。几乎所有分析师都认为,国内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今年难有起色。
银率网数据显示,上周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为4.25%,较前一周下降0.08个百分点。银率网分析师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未来平均预期收益率可能再次破4入3。
点评:可操作性较强,银行理财的门槛仅为5万元。而投资债券、央票等标的银行理财产品原本风险较小,但相应回报率仍不乐观。
买QDII基金:
部分产品额度紧俏
可操作性:★★★★★
收益等级:★★★☆☆
风险等级:★★★★☆
曾经在2008年将不少中国投资者坑得血本无归的QDII,如今再度受到热捧。QDII其实是在资本可兑换项目暂未完全开放的条件下设立的,允许境内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项制度安排。
目前,投资香港、美国股市的QDII基金居多,但随着美国、香港成为全球热门投资地后,QDII额度也变得十分紧俏。
点评:从可操作性上看,购买QDII基金与购买国内任何基金并无差异,极易操作。且通过专业机构代持与操作,投资QDII的风险相对直接投资美股较小。不过,由于QDII赎回时间较长、汇率变动不确定,投资者最终是否能够得到收益也很难说。所有分析师都认为,国内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今年难有起色。
换美元:
只适合留学、旅游急用
可操作性:★★☆☆☆
收益等级:★★☆☆☆
风险等级:★★★☆☆
最近人民币汇率出现巨幅波动,将手里的人民币换成美元也成了投资者用来保值资产的途径之一。此前有分析称,人民币可能将贬值到7左右,也推动了人民币换汇的热潮。
不过,人民币汇率近日出现了双边波动趋势,现在换汇还值不值呢?汇丰银行香港中国证券研究及中国证券策略主管孙瑜认为,如果没有留学、旅游、做生意等必须用到美元的地方,现在换汇大可不必。
点评: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其实是理财师们最不建议的方式。除了国家外汇局规定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的换汇限额外,将人民币换成美元还不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回报。首先美元升值可能已经见顶,投资者要承担汇率变动的风险;其次,换成美元如果闲置,相当于并无投资,如果放入银行,收益率也相对较低。
投资国内房产:
一线城市最保值
可操作性:★★★★☆
收益等级:★★★☆☆
风险等级:★★☆☆☆
对于一线城市而言,国内房地产市场从去年开始出现了零星回暖。加上银行贷款政策的放款,房地产市场又回归了往日的热闹。但二三四线城市仍面临去库存的难题,出手还要谨慎。
点评:对于国内一线城市而言,投资房地产仍是限购,且价格不菲,但保值并不成问题。
炒美股:
海外散户少风险高
可操作性:★★☆☆☆
收益等级:★★★☆☆
风险等级:★★★★★
都说海外市场不错,尤其是美国市场的兴起,也让不少国内投资者凭借着多年A股投资的经验,跃跃欲试着想在美国股市大赚一笔。而近年来随着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推进,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炒美股已经不是不可实现的事情了。有不少外资行分析建议可以多配海外股票市场。
点评:“如果不是专业金融领域人员,个人投资者投资海外股市并不建议。”几乎理财师的结论都是一致的。不仅因为时差导致操作性不高,也因为在海外市场散户较少,专业机构代持较多,如果贸然进军海外市场,风险性极高。
投资海外房地产:
并不适合普通人
可操作性:★☆☆☆☆
收益等级:★★★☆☆
风险等级:★★★★☆
投资海外房产的投资者越来越多了,加拿大、美国、澳洲都遍布着中国投资者的足迹。而美国地产也被看做是仍在复苏的市场。资立方CEO王冠建议,对于高净值客户的海外置业而言,可购买核心城市酒店公寓,或是养老公寓、学生公寓等,仍有升值空间。同时也可购买固定类收益的房地产产品,如房地产贷款基金等。
点评:个人投资海外资产并不适合所有普通百姓,需要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且最低也要符合私募的合格投资人资格: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近三年年个人收入不低于50万元。同时还要寻找专业的机构帮助,以免因为法律、税务等规定不同,投资失败或亏损。北京晨报记者 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