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季度全国280家银行理财能力排行榜
普益标准 2023.04.25
2023年一季度,全国性理财机构中,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五的依次是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光大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
兴银理财表现突出,发行能力得分位列全国性理财机构单项第一,运营管理能力位列第二,产品研发能力位列第四,收益能力和信息披露规范性子项也表现不俗,故其综合理财能力位居全国性理财机构第一位。
◆多家资产规模超百亿!银行理财子公司交出全面净值化首份“答卷”
大河财立方 2023.04.27
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开启全面净值化,多家A股上市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旗下理财公司的经营“成绩单”。整体来看,去年受股市、债市双重影响,银行业理财规模出现不同程度缩减,但总体经营情况仍保持相对稳健态势,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产品规模逆势增长,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总资产规模超百亿元。
具体来看,兴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规模达到2.0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3000亿元,增幅达17%;中信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1.5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38.02亿元,增幅为12.39%;光大理财管理资产总规模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1%。
◆4月银行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下降
普益标准 2023.05.08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4月理财公司新发975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107款,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发行量的40.06%。
截至2023年4月末,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15240款,环比增加451款,占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的44.46%。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4.43%,环比上涨0.47个百分点。
◆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3.04.27
4月26日,记者从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处了解到,银保监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决策部署,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各类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共发行51只,累计发行规模1004.9亿元,投资者人数合计46.7万。”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稳步有序推进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便捷的商业养老金融服务。
◆资产管理规模分化,理财子公司急拓代销渠道
中国经营报 2023.05.06
债市波动及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等因素影响下,2022年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据近期银行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部分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理财管理规模再次收缩。
自2022年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余额变动出现分化,部分机构逆势增长,宁银理财、中邮理财、兴银理财2022年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长19%、19%、17%。
另外,银行系理财子公司近年来强化行外代销渠道拓展。例如,今年3月,中银理财新增杭州银行为理财产品代销机构,中邮理财与北京银行达成代销合作。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系理财子公司正纷纷突破原有母行渠道束缚,大力拓展第三方代销渠道,通过第三方代销扩大自身AUM(资产管理规模)。
◆银行理财产品业绩展示中的“门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5.04
多位银行理财投资者表示,面对海量的理财产品,普通投资者根本难以区分其中优劣,只能根据银行app的排名推荐和业绩展示,尤其是收益率来筛选。但据了解,业绩展示的标准有很多种,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统一标准的数据,其中也有很多“门道”。
某一理财子负责渠道的人士表示,理财子公司是否能在银行渠道展示自己最想展示的数据,主要看与个金部门或者网金部门的沟通情况。沟通得好的,可以展示“最佳收益数据”,沟通不那么成功的,可能就会按照“原始规则”来展示,也就是被展示的收益率的时间区间必须超过最低持有期,如果一个产品的最低持有期是6个月,那么就得展示至少6个月的收益率。
◆节日理财发行冷清,投资者配置需求转变
中国经营报 2023.04.29
“五一”小长假前,部分银行上线了节日专属产品。但与以往相比,无论金融机构还是投资者,对今年的节日专属理财反应普遍平淡。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杰表示,截至4月26日,今年“五一”专属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不足5款,预计最终发行量将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也很难达到两位数。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净值波动的加剧,节假日专属理财产品越来越不适应净值波动的产品,金融机构也在进行产品和服务策略转变,以适应新环境下投资者的配置需求;但长期来看,金融机构仍更看重权益市场投资,以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均来自公开平台,我们力求客观公正使用网络工具,但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