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乡村影像志(120)借问故乡何处是 桃花园里可耕田——王禹乡刘家掌村琐记
- 百科生活
- 2024-11-24
- 1
- 更新:2024-11-24 09:41:50
序
‘前有水,后有山,村上枣树长的满,人口只有七十三’。这段顺口溜出自全国解放后,在山西灵石王禹乡刘家掌村的第一位初级小学教师——赵茂盛老师之手,是出自热爱和赞美该村的真实写照。
这就是我曾经的家园,我的出生地。她的名字叫——刘家掌。
一、依山傍水似龙城
刘家掌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地势因山而延,从后背掌垣西部的中段由东北而向西南,落差之速,位差之大都十分明显。沿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顺势而下,面渐阔,村落临两沟左为兰兰沟,右为张家沟,经一狭长地段而突,似有细丝悬重物,此突出之巅为我村主体,恰如金丝吊葫芦,故有‘金丝挂葫芦’之美称。
刘家掌村位于灵石县之西南端,东与后背掌地土相连,西与仝家庄隔河相望,北眺罗汉村,南与汾西县后加楼相通,就近与本乡洪土村为邻。面南偏西。冬暖夏凉;背靠厚重的黄土山,一条清澈小河从脚下缓缓流过,避风向阳,土地肥沃,物产殷实;劳作就近,柴水不乏。位居低凹,少若战火;人性勤俭,誉美乡里。全村土地可耕良田为六百余亩,闲杂地段有余,有‘刮金板’之称的背阴沟埝地居多,条夹坡垴次之,阔面原地欠缺。放牧坡道广阔,薪炭林木遍地,花香鸟语,未醒先尝。难怪土改时驻村干部王明一就曾把这里喻为‘小太原’。
二、古来八景夺天工
民国三十二年,该村附近枣岭村有个姓胡的秀才。来到此地,不禁被秀美的景色所陶醉,归纳出了刘家掌村‘古八景’分别为:壮缪神庙、子孙秀阁、来岭伏脉、山势环抱、源泉澄出、枣林独立、翠柏披虹、井河蛙鸣。
1、壮缪神庙
2、子孙绣阁
3、来岭伏脉
4、山势环抱
5、枣林独立
6、源泉澄出
7、翠柏披虹
8、井河蛙鸣
三、九姓合一乐融融
本村源于何年?何时?距今实无史料可查可考,只能从一较早窑洞顶部合龙口时用的一砖上而铭有‘清同治’年间的字样去考证,据此推算,大致有近二百余年的时间。此窑洞位于本村西头,解放前是本村仝元喜家的场窑,在举村搬迁时已属曹丕基所辖。
该村明清时属‘道美里’,清时也称‘南讹里之道美里’,由道美里所辖。民国初年属夲县‘三区’(仁义)王禹编村,民国二十四年变为‘罗汉编村’而后变更为‘治村’,解放时归‘道美乡’亦名复兴乡罗汉治村与仝家庄共一闾、本村有小甲、纠首管事。解放后,属灵石县四区罗汉行政村,名为刘家掌自然村,后又划归沙腰乡,高级社是王禹乡燎原一社管,大公社时属南关公社,后又归王禹管理区具体管理,至后恢复为王禹公社洪土大队第三生产队。1983年10月公社改乡后一直为王禹乡之一村至今。
人口由解放时的七十三口而繁衍至二百五十余口,户由二十户增加至近四十户。姓氏由刘、原、曹、任、仝、武、赵、朱、王共九姓组成。据说原来还有姓吴的一家,后迁居它处,另有赵姓一家,其后人在阎锡山政权时,兵农合一,三人抽一丁时被迫当兵,日后渺无音讯。
本村刘姓居多,原姓从本乡东庄村迁来,其久远者传为河南至东庄;曹姓由本乡王禹迁来,更久远者为段纯镇上庆和村;任姓由本乡罗汉村迁来,更久远者传为汾西县圣佛所支;仝姓者1925年从本乡仝家庄迁来,更远者由乾隆中期介休渠村到仝家庄;武姓由河北井陉逃荒而来;赵姓为本县静升村人;朱姓者为本村南关镇石柜村人,更远者为霍县退沙村枣沟人;王姓者为本村‘槐树洼’人,原为本乡后背掌人,更远为本县静升村王姓。这九大姓氏按辈份相称,从不直呼其名,特别是对长辈更是恭恭敬敬,礼貌有加。
四、砺志笃行学有成
因地处偏远山坳,生计艰难困苦,文化水准较低,多少辈很难出现有名望的人物,据传只在晚清时出了个‘原廷玉’——七处当铺总掌柜,留有村前头河三叉口分路处大石头上经其手书而刻的‘大河回祖,小河刘家掌’字迹,其石已在炼焦炭时炸毁不存。其原配、续弦共收七房,因值清代未期,时局混乱也未曾给后人留下可观财产,只存有一清官帽及盒为佐。
解放后,任姓家族有了廉洁美誉,人缘极好的乡干部,更有原姓援藏干部为祖国奉献自己力量,以及被授予山西省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桃李满天下的朱耀忠老师。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这个穷乡僻壤名声大震,从这个小山村走出的大中专毕业生多达20余人,有不少已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图为村中宣传政策的黑板报 上方‘刘家掌村’四个大字异常醒目,今已不存
右一为朱耀忠老师
这是七十年代的一张老照片。就是这群从大山里走出的孩子,经过砺志笃行逐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刘家掌小学旧址
门额上书‘刘家掌小学’为王禹牛鸿昌老师所题今已不存
五、布局合理家安宁
该村依山而建,按建筑区域划分为:沟底窑、道里、崖窑院、楞上、枣掌坪、瓜坪等几个部分。其中瓜坪里多为土窑和新建筑,旧砖窑大部分以崖窑院为中心,拾级而上,层层叠叠。特别是仝元喜住的院子大门上描龙绣凤雕刻精美,更有崖窑的绣楼,穿廊院互相贯通甚称宫殿,可惜被日军飞机炸毁仅存旧址。
该村民居以拱窑为主,共有不足六十处,外有砖房一处,土坯房三处解放前已倒塌三处,其中拾阶而上的崖窑一处,川栏遮屋,奇格花窗尚有马棚耸楼,楼门额书‘仰荆封’字样,横向为粉房院,存有门槛石、石节坡为证,足见当年富丽堂皇。
后陆续打土窑,上世纪七十年代,以仝国旺为队长的生产队在大场内修砖窑5孔。后又里砌外垫,锯树平坑又修下20孔长排窑。以后又建下学校兼村委办公处。后随着社会发展村民自己烧砖券窑,共新修下院落21处,窑洞近70间,平房10余处。
为了改变从沟底挑水吃的困境还从河里引水上村顶结束了祖祖辈辈挑水吃的历史。
饱经战火洗礼的绣楼
精美的雕刻
记忆中的故乡
瓜坪新居
曾经引水上山的蓄水池
六、良田百顷可耕耘
六百余亩土地基本布于村后、对面、圪岺上、圪岺后、后底河及其两侧、东、西近两山、阳窊里、前头坡等地组成,属下湿地耐干旱。疏菜种植因有‘枣荆河’水滋润而长势良好。
本村因地理、地形所致宜种秋杂,更适合种植高产大田,在当时燎原社有句顺口溜:下剩刘家、后背掌,土地肥沃多打粮。当年‘农业学大寨’时,村中有一段大字标语曾这样写道:学大寨,赶昔阳,革命加上拼命干,实现总产二十万三斤!说该村是王禹乡的米粮仓并不过份。
爱好稼穑,勤劳朴实是该村人的美德,1956年后半年本村由初级社并入燎原高级社时一头健牛为全社最好的,就是该村辛勤劳动的成果。在公社化时工分最高,兴盛时全村有两辆胶皮车奔跑在道梁公路上令周边村庄刮目相看。
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村里还大搞多种经营,上世纪七十年代,集体先后拦河筑坝两处,建起了人工渔塘,村旁绿水荡漾,鱼儿欢畅,夜晚蛙声齐鸣,灯火辉煌,有时还有专场电影上映,全村男女老少坐在露天广场有说有笑欣赏着精彩演出,一派诗情画意,良辰美景。
图为后底河葱绿的秋庄稼
这便是当年的石坝
七、庙宇沧桑断香魂
在封建社会,庙宇是组村必不可少的建筑,也是人们信仰和寄托的场所。本村有大小庙各一座,位于村西南扼口处,大庙为关帝庙,原院外有柏树,院内有戏台,石碑,有正殿三间,偏窑三孔,主殿供关老爷,侧有关平、周仓像,门额牌书‘忠义参天’,内其周仓像甚是吓人。左首为‘眼光菩萨像’,上书牌匾为‘慈航普度’。据传该庙在补修时还开关唱过戏,已闲置多年。小庙跨河而建,只有主殿三孔,中塑送子娘娘,左塑牛、马二神灵。右塑为大小龙王,法师诸神。据传其小庙之大门原在南侧,为了后代子孙兴旺遂改北侧面村,随之村内人丁兴旺。更有甚者传:村民原宝因在小庙下水坑内沤麻而其至家饮牛锅内皆蛇,经本人求拜后逐去之。于是,村人在十二岁前不分男女为免灾好管,在每年寒食节皆披架至庙跪拜神灵,此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现庙门人仅存绘壁于墙之雄虎为念。图为大小庙宇遗址。
八、树高千尺不忘本
这是一株有着150余年树龄的古杨树,树旁有个打麦场故称杨树场。村落由于土地湿润故而扬柳满河,枣杏遍处,素有:要吃大枣何处,刘家掌村遍地是的美谈。集体林有‘兰兰沟’,个人有十五亩的木枣坡、对面地旁的黄杏树等等。南面‘中圪咀’上的四颗翠柏象卫兵静静护卫着秀美的山庄。以及夕阳辉映下那株挺拔的柏树,还有地草洼上那棵历经百年的核桃树以及村里那几棵老槐树无不栉风沐雨诉说着岁月沧桑,世道变迁。
古槐记录着年轮也见证了历史
四棵柏树尤如哨兵守护山乡的安宁
身披残阳依然挺拔英俊
曾经百草丰茂 万木参天的兰兰沟
九、大道通天上垣顶
居住在边远乡村的百姓吃尽了交通不便的苦头,他们日思夜想的是有一条阳光大道能够让他们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2003年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一条从洪土垣顶铺设的柏油马路通到村里,乡亲们再也不用泥里水里外出了。
山路十八弯 迎接新曙光
再也不用沿着这曲曲折折的羊肠小道翻山越岭走四方
十、喜怒哀乐锣鼓声
尽管离闹市很远,尽管无法享受灯红酒绿,夜夜笙歌但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也是乡亲们发自心底的渴望。
在解放前就有正月闹红火,串各家送吉利;捣锣鼓,送灯至庙乞求平安;垒火炉,唱秧歌等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在村里仅有的小平地上走八字,掏四门斗地之欢。每年正月初五至廿的夜晚鼓乐齐鸣,炉火冲天,小孩戏耍,鞭炮阵阵,纸糊窗格上的皮影跳动不停,偷灯刮刮的顽童格外机敏……小小的乡村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
解放后,更是村民同心,精神倍增,在仅有20余户的小山庄,数十个村民居然独村上演了刘伯承大军过长江、赶美帝、捉老蒋的大戏。为了搭戏台无木料各家凑:无幕布,每户拿:灯无油,家家给:御严寒,煤不愁。独村排演的大型歌剧《王贵与李香香》,从演员到伴奏都是村里人,演员人手倒替不过来就一个人演几个角色,道具不够众人献出,所有的一切都不成问题,反正要演出,反正要热闹。燎原一社的快板书其编写演职人员就出自本村村民刘兴喜、朱初民之手,经口材利落的原长生表演赢得了满堂喝彩。而老汉的扮演者武海寅,老婆婆的扮演者赵长福,刘根有、曹丕贤更是维妙维俏,栩栩如生,以至这个小村的文艺演出队甚至登上当年红极一时的富家滩工人俱乐部这样的大雅之堂。特别是六十年代,独村上演的现代戏《红灯记》更是让人记忆深刻,当年曹丕贤扮演的日本鬼子挑上鸡,让鸡屎沾满后背的幽默诙谐场面,更令全村合家老少笑的前合后扬,忍俊不禁。此外,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架竹马等活动也时常有之。本村以武海亮领衔的同乐会更是小有名气,在汾西、灵石周边村落演出频频,每遇大方小事,婚丧嫁娶总能听到刘家掌同乐会热闹的锣鼓声和嘶哑的喇嘛声,喜怒哀乐尽含其中。
这是村里戏台旧址
十一、难忘记忆留心中
1、废墟下的呻吟
1938年正月,日军误为该村有部队(实为逃难之民众与畜力),实施空袭轰炸,炸毁了‘崖窑’的穿栏,花栏,炸死无辜百姓3人,其中原妙棠之父(小名善成)从花栏畔掉到现属原林泉之院内,惨不忍睹,当时瓦砾遍地,哭声揪心。据上了年纪的老者回忆,丧心病狂的日本鬼子竟向这个小小的村落投下了八枚重磅炸弹,所幸大多落在了村顶一个叫‘麻籽条’的地里,才使全村百姓躲过一劫。解放后,村里人还发现过一颗未响的炸弹,随后妥善进行了处置。
图为崖窑院
2、为了革命献青春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春,我八路军数名便衣轮战队员,因多种原因,一时疏忽,不幸被困村中,除部分侥幸逃脱外,少数被俘,其中就有时任三区分队班长的王天管,被俘时被敌人用手榴弹猛砸头部,后英勇牺牲。图为王天管突围线路
3、我家驻过八路军
本村曾驻扎过解放时期的区政府,地址于当时原汉章院内,区长姓温,据说解放孝义城的部队就有从本村出发先南后北,经汾西等地而往。
4、合力围困抓逃兵
1948年春,临汾解放后,被打溃的阎匪人员三五成群地向北逃窜,妄想回太原作垂死挣扎,由七人组成的散兵游勇,昼伏夜行,逃至本村地名为‘西则沟’的一个山圈里,被村人发现,在当时轮战队民兵的政策攻势下,只好缴枪投降,本村民兵原根生险些受伤。图为西侧沟
5、铲除匪霸闹翻身
1948年灵石全境解放后,当时人民区政府为庆祝胜利,鼓舞人心,在赵永来院内对民愤较大的原阎匪个别分子进行了公审,当时群情激愤,场面险些失控,最后经过政府人员的劝导与掌握回归正常,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6、村里第一人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本村也有开拓创新者他们分别是:
为保护革命武器宁死不屈者:王富生
参加过抗日战争第一人:原家生
第一位解放军战士:原根生
第一位在职干部:任兆喜
第一位地级领导:原钦发
第一位本科大学生:原士旭
第一位共产党员:刘兴财
第一任农会主席:原钦灵
第一位写入灵石县志的模范教师:朱耀忠(荣获山西省政府授予的优秀班主任称号)
第一任闾长:刘兴喜
第一任财粮:仝济川
解放后第一位教师:原林泉
第一位汽车司机:原相田
王禹乡第一位拖拉机手:原相辉
最多接生送子的义务天使:任香云
目前,男性最长寿者:刘兴发 享年92岁
女性最长寿者武姓赵老太太 享年97华岁
十二、惊雷响过梦成空
2006年9月村长仝国双因意外猝亡。
2006年11月12日对于刘家掌人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晚上19点40分一声巨烈的爆炸划破了宁静的夜空,震惊中外的‘灵石王禹乡南山煤矿重大火灾事故’发生了,倾刻间34条鲜活的生命化为灰烬。
由于地质灾害,刘家掌全村被迫搬迁,生存了近二百年的故乡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图为事故现场
十三、思绪悠悠故园情
政府统一在王禹村批了块地皮有部分村民在此重建家园,也有由于种种原因没去的分别迁往附近的洪土、后背掌、罗汉、回祖、南关杏卜、王禹、玉城、段纯、西原上等地居住。
尽管村没了但根还在,情还在,魂还在,心还在……每年清明节远在外地的游子总会千里迢迢回到这片生于斯,长于斯,念于斯,爱于斯的故土祭奠那些远去的故人!因为,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无论故乡多么残破,她在儿女心中永远是一方圣地,走遍千山万水,越过千沟万壑也走不出对母亲的思念……
后记
本期美篇大量引用了村贤原相辉《故园春秋》(初稿)一书。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由于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2019年2月9日(农历正月初五)凌晨12时52分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