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真题及答案
- 百科生活
- 2024-11-24
- 1
- 更新:2024-11-24 09:39:22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
2.C【解析】车间安全通道的要求:通行汽车的宽度)3m,通行电瓶车的宽度>1.8m,通行推车、三轮车的宽度>1.5m,一般人行通道的宽度>lm。
3.A【解析】出现撞击声。零部件松动脱落、进入异物、转子不平衡均可能产生撞击声。
4.D【解析】设备的开关控制系统由于人为或外界因素引起的误操作。
5.C【解析】机械式防护装置主要有推手式防护装置、摆杆护手装置、拉手安全装置。
6.C【解析】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能超过刀轴外径1.1mm。
7.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包括:火灾及炸;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尘毒危害;噪声振动;高温和热辐射。
8.C【解析】锻造中的机械伤害有:锻造加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工具或工件的非正常选择和用,人的违章操作等,都可导致机械伤害。如锻锤锤头击伤;打飞锻件伤人;辅助工具打飞伤;模具、冲头打崩、损坏伤人;原料、锻件等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砸伤;操作杆打伤、锤杆裂击伤等。
9.C【解析】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
10.B【解析】消除疲劳的途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在进行显示器和控制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通过改变操作内容、播放音乐等手段克服单调乏味的作业;改善工作环境,科学地安排环境色彩、环境装饰及作业场所布局,保证合理的温湿度、充足的光照等;避免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等。
11.B【解析】防护性:透过对机械危险的智能化设计;应使机器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挥预定功能,包括误操作时机器和人身均安全,使人对劳动环境、劳动内容和主动地位的保障得到不断改善。
12.D【解析】高可靠性方式原则:为提高可靠性,宜采用冗余设计、故障安全装置、自动保险装置等高可靠度结构组合方式。
13.B【解析】实现机械本质安全:(1)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2)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3)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或提供安全装置,使得接近这些部位不会导致伤害);(4)提供保护装置或者个人防护装备。A、C、D选项属于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的对策。
14.B【解析】眩光造成的有害影响主要有:破坏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减弱被观察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观察物体时产生模糊感觉等。
15.D【解析】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仅为50mA左右;当持续时间短于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为数百MA。
16.A
17.B【解析】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造成爆炸。
18.B【解析】电气系统中,原本不带电的部分因电路故障而异常带电,可导致触电事故发生。例如电气设备因绝缘不良产生漏电,使其金属外壳带电;高压故障接地时,在接地处附近呈现出较高的跨步电压,形成触电的危险条件。
19.D【解析】保护接地的安全原理是通过低电阻接地,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A选项错误。漏电状态并未因保护接地而消失,B选项错误。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C选项错误。
20.C【解析】根据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进行分类,将爆炸性粉尘环境分为20区、21区和22区。
21.B【解析】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_T-作电压1000Ω,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
22.C【解析】发现汽水共腾时,应减弱燃烧力度,降低负荷,关小主汽阀;加强蒸汽管道和过热器的疏水;全开连续排污阀,并打开定期排污阀放水,同时上水,以改善锅水品质;待水质改善、水位清晰时,可逐渐恢复正常运行。
23.A【解析】起重机械失落事故主要是发生在起升机构取物缠绕系统中,如脱绳、脱钩、断绳
和断钩。每根起升钢丝绳两端的固,定也十-分重要,如钢丝绳在卷筒的极限安全圈是否能保证在2圈以上,是否有下降限位保护,钢丝绳在卷筒装置上的压板固定及楔块固定是否安全可靠。另外钢丝绳脱槽(脱离卷筒绳槽)或脱轮(脱离滑轮),也会造成失落事故。
24.A【解析】锅炉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登记·经审查批准登记建档、取得使用证方可使用。
25.C【解析】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并联组合时,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不得超过容器的设计压力。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略低于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当安全阀出口侧串联安装爆破片装置时,爆破片的泄放面积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面积。
26.A【解析】防止炉膛爆炸的措施是:点火前,开动引风机给炉膛通风5~10mm;没有风机的可自然通风5~10mm以清除炉膛及烟道中的可燃物质。点燃气、油炉、煤粉炉时,应先送风,之后投入点燃火炬,最后送入燃料。
27.A【解析】射线检测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类)检出率高,对面积性缺陷(裂纹、未熔合类)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
28.C【解析】叉车等车辆的液压系统,一般都使用中高压供油。高压油管的可靠性不仅关系车辆的正常工作,而且一旦发生破裂将会危害人身安全。因此高压胶管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耐压试验、长度变化试验、爆破试验、脉冲试验、泄漏试验等试验检测。
29.D【解析】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容器的操作压力或壁温超过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的极限值,而且采取措施仍无法控制,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容器的承压部件出现裂纹、鼓包变形、焊缝或可拆连接处泄露等危及容器安全的迹象;安全装置全部失效,连接管件断裂;紧固件损坏等,难以保证安全操作;操作岗位发生火灾.威胁到容器的安全操作;高压容器的信号孔或警报孔泄露。
30.D【解析】挂钩要坚持“五不挂”,即起重或吊物质量不明不挂,重心位置不清楚不挂,尖棱利角和易滑工件无衬垫物不挂,吊具及配套工具不合格或报废不挂。包装松散捆绑不良不挂等
31.B【解析】消除产生腐蚀的因素。有些工作介质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会对容器的材料产生腐蚀。因此要尽力消除这种能引起腐蚀的、特别是应力腐蚀的条件。例如:一氧化碳气体只有在含有水分的情况下才可能对钢制容器产生应力腐蚀,应尽量采取干燥、过滤等措施;碳钢容器的碱脆需要具备温度、拉伸应力和较高的碱液浓度等条件,介质中含有稀碱液的容器,必须采取措施消除使稀液浓缩的条件,如接缝渗漏,器壁粗糙或存在铁锈等多孔性物质等;盛装氧气的容器,常因底部积水造成水和氧气交界面的严重腐蚀,要防止这种腐蚀,最好使氧气经过干燥,或在使用中经常排放容器中的积水。
32.B【解析】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值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
33.A【解析】火灾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划分: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铝镁合金火灾等;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34.C【解析】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蒸发爆炸以及由不同液体混合所引起的爆炸。例如硝酸和油脂.液氧和煤粉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熔融的矿渣与水接触或钢水包与水接触时,由于过热发生快速蒸发引起的蒸汽爆炸等。
35.A【解析】混合爆炸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增加。
36.C【解析】选项C错误,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重大,破坏程度大。
37.A【解析】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的气体,灭火不留痕迹,并有一定的电绝缘性能等特点,因此,更适宜于扑救600V以下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档案、精密仪器仪表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可燃液体的火灾。
38.B【解析】防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对爆炸过程特点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第一过程的出现,控制第二过程的发展,削弱第三过程的危害。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2)严格控制火源。(3)及时泄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4)切断爆炸传播
途径。(5)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6)检测报警。
39.B【解析】工业阻火器分力机械阻火器、液封和料封阻火器。工业阻火器常用于阻止爆炸初期火焰的蔓延。一些具有复合结构的机械阻火器也可阻止爆轰火焰的传播。工业阻火器对于纯气体介质才是有效的,对气体中含有杂质(如粉尘、易凝物等)的输送管道,应当选用主、被动式隔爆装置为宜。
40.B【解析】燃烧特性标志火药能重释放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火药的燃烧速率和燃烧表面积。
41.B【解析】三固定:固定工房、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药量。
42.D【解析】包装后的乳化炸药仍具有较高的温度,炸药中的氧化剂和可燃剂会缓慢反应,当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发时易发生燃烧而引起爆炸。
43.A【解析】选项B应为混合燃烧;选项c应为蒸发燃烧;选项D应为分解燃烧。
44.B【解析】爆炸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45.B【解析】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46.C【解析】噪声的控制措施:(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如铆接改为焊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等。为防止振动,使用隔绝物质,如用橡皮、软木和砂石等隔绝噪声。(2)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47.D【解析】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通称“外防护三原则”。
48.A【解析】分散度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它与粉尘在空气中呈浮游状态存在的持续时间(稳定程度)有密切关系。在生产环境中,由于通风、热源、机器转动以及人员走动等原因,使空气经常流动,从而使尘粒沉降变慢,延长在空气中的浮游时间,被人吸入的机会就越多。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对机体危害性较大,也易于达到呼吸器官的深部。荷电的尘粒在呼吸道可被阻留。高分散度的煤炭、糖、面粉、硫磺、铝、锌等粉尘具有爆炸性。
49.A【解析】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治本的对策,也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其中包括:(1)改革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2)湿式作业;(3)密闭抽风、除尘;(4)个体防护。
50.D【解析】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也可以经皮肤和消化道进入。
51.D【解析】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明确密闭空间作业负责人、被批准进入作业的劳动者和外部监护或监督人员及其职责。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密闭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提供有关
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当实施密闭空间作业前,须评估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准入作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容许的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提供密闭空间作业的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提供应急救援保障。
52.A【解析】空气动力噪声,是由于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气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所致。例如,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和汽轮机等,由于压力脉冲和气体排放发出的噪声。
53.B【解析】振动的控制措施:(1)控制振动源。应在设计、制造生产工具和机械时采用减振未施,使振动降低到对人体无害水平。(2)改革工艺,采用减振和隔振等措施。如采用焊接等新工艺代替铆接工艺;采用水力清砂代替风铲清砂;工具的金属部件采用塑料或橡胶材料,减少撞击振动。(3)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4)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
54.B【解析】常见的紫外线辐射源有冶炼炉(高炉、平炉、电炉)、电焊、氧乙炔气焊、氩弧焊和等离子焊接等。生产环境中,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作用可引起皮炎,表现为弥漫性红斑,有时可出现小水泡和水肿,并有发痒、烧灼感。在作业场所比较多见的是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即由电弧光照射所引起的职业病一一电光性眼炎。
55.A【解析】对于高温作业,首先应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这是改善高温作业条件的根本措施。如钢水连珠、轧钢及铸造等生产自动化可使工人远离热源;采用开放或半开放式作业,利用自然通风,尽量在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对热源隔离等。
56.B【解析】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隐患主要有车务、机务两方面:车务方面主要是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入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选,违章调车作业等;机务方面主要是机车乘务员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盲目行车,作业中不认真
确认信号盲目行车,区间非正常停车后再开时不按规定行车,停留机车不采取防溜措施。
57.C【解析】主动安全性指机动车本身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的能力;被动安全性是指发生车祸后,车辆本身所具有的减少人员伤亡、货物受损的能力。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玻璃,灭火器等属于被动安全性。
58.D【解析】轴箱发热探测器是一种地面热传感装置,可检测车轴轴承发热情况。当车辆通过时,探测器测重轴承发射的红外线辐射热,并与同一列车的相邻轴承进行比较,如果记录到一个读数高,则向列车监控中心发出信号,给出怀疑发热轴箱的位置,以便及时做出处理。
59.A【解析】定位方法按照参照目标可分为岸基定位与星基定位。
60.D【解析】基于事故预防的监控与检测技术:驾驶警报系统、视觉增强系统、汽车行驶记录仪、车辆导航系统、速度控制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61.ABCE【解析】联锁安全装置的基本原理:只有安全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而只有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运动时,安全装置才能开启。联锁安全装置可采取机械、电气、液压、气动或组合的形式。在设计联锁装置时,必须使其在发生任何故障时,都不使人员暴露在危
险之中。
62.ACD【解析】砂轮机的使用:(1)禁止侧面磨削。按规定,用圆周表面做工作面的砂轮不宜使用侧面进行磨削。砂轮的径向强度较大,而轴向强度很小,且受到不平衡的侧向力作用,操作者用力过大会造成砂轮破碎,甚至伤人。(2)不准正面操作。使用砂轮机磨削工作时,
操作者应站在砂轮的侧面,不得在砂轮的正面进行操作,以免砂轮破碎飞出伤人。(3)不准共同操作。2人共用1台砂轮机同时操作,是一种严重的违章操作,应严格禁止。
63.ABCD【解析】选项E应为防护罩需用铰链安装在锻压设备的不动部件土。
64.ACD【解析】人机功能合理分配的原则应该是: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精度高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价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差的工作,适合于机器来做;而研究、创造、决策、指令和程序的编排、检查、维修、故障处理及应付不测等工作,适合于人来承担。
65.CD【解析】本题亮光一闪造成的灼热感属于灼伤,流泪不止并不是结膜发炎,所以不选电光性眼炎。
66.ABC【解析】选项A属于散热不良,选项B属于接触不良,选项c属于电压异常。
67.ABE【解析】电压过高时,除使铁心发热增加外,对于恒阻抗设备,还会使电流增大而发热。电压过低时,除可能造成电动机堵转、电磁铁衔铁吸合不上,使线圈电流大大增加而发热外,对于恒功率设备,还会使电流增大而发热。
68.ABDE【解析】高压用电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地或者保护接零。
69.ABE【解析】触电安全防护措施:(1)保证安全电压;(2)保证绝缘的可靠性;(3)加强屏护保护;(4)严格保证配电最小安全净距;(5)保证接地与接零的可靠性;(6)加强漏电触电保护。
70.ADE【解析】固体可燃物粉碎越细,其自燃点越低。选项B错误。一般情况下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选项C错误。
71.ACE【解析】消除点火源能引发事故的点火源有明火、高温表面、冲击、摩擦、自燃、发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化学反应热、光线照射等。具体的做法有:(1)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2)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3)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72.ABD【解析】防止爆炸的一般原则:一是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二是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三是使氧气浓度处于其极限值以下。为此应防止可燃气向空气中泄漏,或防止空气进入可燃气体中;控制、监视混合气体各组分浓度;装设报警装置和设施。
73.ABD【解析】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大致分为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和高空排放法。
74.ABDE【解析】选项C应为改善和提高道路通行环境,夜间易出事的路段应增设“凸起路标”和照明设备。
75.ABCD【解析】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隔离栅、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等。
选作部分
76.B【解析】根据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地下矿山通风方式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和压抽混合式。
77.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瓦斯的喷出及预防。(I)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不得停风和反风,防止风流紊乱扩大灾情。如果通风系统及设施被破坏,应设置风障、临时风门及安装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2)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要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加强通风,特别要
加强电气设备处的通风,做到运行的设备不停电,停运的设备不送电.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3)瓦斯突出引起火灾时,要采用综合灭火或惰气灭火。(4)小队在处理突出事故时。检查矿灯,要设专人定时定点用l00%瓦斯测定器检查瓦斯浓度,设立安全岗哨。(5)处理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除严格执行处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各项规定外,还必须对灾区加大风量,迅速抢救遇险人员。矿山救护队进入灾区时,要戴好防护眼镜。
78.A【解析】对于软岩巷道支护,最有效的支护形式是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支护,能够迅速控制变形,保证巷道安全。
79.C【解析】处理地下矿山火灾事故时,应遵循以下基本技术原则:控制烟雾的蔓延,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防止火灾扩大;防止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保证救灾人员的安全,并有利于抢救遇险人员;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
80.B【解析】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地下矿山24h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和其他用水)。
81.A【解析】选项A,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用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应选用从上盘到下盘的采剥推进方向。
82.A【解析】尾矿库有以下工况之一的为危库:(1)尾矿库调洪库容严重不足,在设计洪水位时,安全超高和最小于滩长度都不满足设计要求,将可能出现洪水漫顶;(2)排洪系统严重堵塞或坍塌,不能排水或排水能力急剧降低;(3)排水井显著倾斜.有倒塌的迹象;(4)坝体出现贯穿性横向裂缝,且出现较大范围管涌、流土变形,坝体出现深层滑动迹象;(5)经验算。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规定值的0.95;(6)其他严重危及尾矿库安全运行的情况。
83.C【解析】选项A,严禁用打开闸板来卸掉井内压力。选项B,当井内有钻具时.严禁关闭全封闭闸板。选项D,返回压力表是气液比为1:200的压力表,不能用普通压力表代替。
84.D【解析】选项D,在高含油、气区域抢险时间不宜太长。组织救护队随时观察中毒等受伤人员及时转移到安全区域进行救护。
85.B【解析】选项A,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高压输电线铁塔避雷接地体安全距离不应小于20m。选项C,埋地输油气管道与通信电缆平行敷设时,其安全间距不宜小于l0m。选项D,埋地输油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平行敷设时,其安全间距不宜小于10m。
86.C【解析】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应组织专家论证。
87.A【解析】建筑、安装施工中大多使用的是坠落悬挂安全带。
88.C【解析】地下连续墙锚杆支护的适用范围:开挖较大较深(>10m)的大型基坑,周围有高层建筑物,不允许支护有较大变形,采用机械挖土,不允许内部设支撑时。
89.B【解析】一般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如下:拆柱模斜撑与柱箍一拆柱侧模一拆楼板底模一拆梁侧模一拆梁底模。
90.A【解析】骑马式卡是连接力最强的标;隹钢丝绳卡子.应用最广。
91.C【解析】专项施工技术措施应由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向专业施工队伍(班组)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92.A【解析】停靠装置:吊篮到位停靠后,当工人进入吊篮内作业时.由于卷扬机抱闸失灵或钢丝绳突然断裂,吊篮不会坠落以保人员安全。
93.D【解析】扣件连接是以扣件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竖向力或水平力的。
94.C【解析】进行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下同时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不符合此条件,中间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95.B【解析】易燃、可燃材料堆料场及仓库与在建工程和其他区域的距离应不小于20m。
96.D【解析】氢气、液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些都是气体和液体,没有粉尘和放射性危害,由排除法,可知应选D。
97.A【解析】本题是用二氧化氯泡腾片替代液氯杀菌,故应选A。
98.D【解析】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
99.A【解析】补救气体类火灾时,切忌盲目扑灭火焰,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
100.B【解析】呼吸道防毒面具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
101.A【解析】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1)控制流速;(2)保持良好接地;(3)采用静电消散技术;(4)人体静电防护;(5)其他措施。
102.A【解析】对于易燃液体,不可采用压缩空气压送,因为空气与易燃液体蒸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且有产生静电的可能。对于闪点很低的可燃液体,应用氮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压送。
103.D【解析】空气中缺氧监测。在一些可能产生缺氧的场所,特别是人员进入设备作业时,必须进行氧含量的监测,氧含量低于l8%时,严禁入内,以免造成缺氧窒息事故。
104.D【解析】罐区的布局有以下3个基本问题:(1)罐与罐之间的间距;(2)罐与其他装置的间距;(3)设置拦液堤所需要的面积。
105.A【解析】选用泵要依据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一般溶液可选用任何类型泵输送;悬浮液可选用隔膜式往复泵或离心泵输送;黏度大的液体、胶体溶液、膏状物和糊状物时可选用齿轮泵、螺杆泵或高勃度泵;毒性或腐蚀性较强的可选用屏蔽泵;输送易燃易爆的有机液体可选用防爆型电机驱动的离心式油泵等。
106.B【解析】机床常见事故: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易发生绞手事故。
107.B【解析】火灾案例表明,有的绝缘材料是直接被电火花或电弧引燃;有的绝缘材料是在高温作用下,发生自燃;有的绝缘材料是在高温作用下加速了热老化进程,导致热击穿短路,产生的电弧,将其引燃。
108.C【解析】电气线路或电气装置中的电路连接部位是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是产生危险温度的主要部位之一。
109.C【解析】等电位联结是指保护导体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生产用的金属装备以及允许用作保护线的金属管道等用于其他目的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联结,以提高TN系统的可靠性。通过构成等电位环境的方法,将环境内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从而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110.C【解析】压力容器发生超压超温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对于反应容器停止进料;对于无毒非易燃介质,要打开放空管排汽;对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要打开放空管,将介质通过接管排至安全地点。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时,要马上切断进料阀门及泄漏处前端阀门。压力容器本体泄漏或第一道阀门泄漏时,要根据容器、介质不同使用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进行堵漏;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并防止静电产生。
111.C【解析】对于燃气、燃油锅炉,炉膛停火后,引风机至少要继续引风5min以上。停炉时应打开省煤器旁通烟道,关闭省煤器烟道挡板,但锅炉进水仍需经省煤器。在正常停炉的4~6h内,应紧闭炉门和烟道挡板。在锅水温度降至70。C以下时,方可全部放水。
112.D【解析】同层多台起重机同时作业比较普遍,还有两层、甚至三层起重机共同作业的场所。在这种工况环境中,单凭行程开关、安全尺,或者单凭起重机操作员目测等传统方式来防止碰撞,已经不能保安全。目前,在上述环境使用的起重机上要求安装防撞装置,用来防止上述起重机在交会时发生碰撞事故。
113.A【解析】燃烧反应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扩散阶段。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从释放源通过扩散达到相互接触。(2)感应阶段。可燃气分子和氧化分子接受点火源能重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分子。(3)化学反应阶段自由基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生成新的分子和新的自由基,完成燃烧反应。是否需要经历扩散过程,就成了决定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的主要条件。
114.D【解析】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物质较多,常见的有金属粉尘(如镁粉、铝粉等)、煤粉、粮食粉尘、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纸粉、木粉、火炸药粉尘和大多数含有C、H元素及与空气中氧反应能放热的有机合成材料粉尘等。
115.B【解析】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气温在30。C以上或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夏季室外气温2。C以上,并有较强的辐射热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钢、炼铁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建材工业的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窑炉车间,火力电厂的锅炉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