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生活 > 正文

独家丨三方导流政策或即将重启,腾讯理财通、支付宝加入股票开户流量争夺战(独家丨大湾区“跨境理财通2.0”扩容,首批参与券商基本落定)

21世纪资管研究院是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致力于资管领域政策和业务研究的独立智库。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 李览青

编辑 | 周炎炎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刘蕾岑

“最近券商都在找互联网平台做导流方案。”一位券商数金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从多家券商数字金融部获悉,自2020年8月,证监会关于《证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三方导流新规”或“《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以来,时隔3年,证券行业三方导流新规或即将重启, 目前券商数字金融部等部门已开始向蚂蚁财富、腾讯自选股、京东金融等互联网平台询价,但具体还在等待证监会出台相关细则。

“在新规中会提到引入数字化手段,实现对数据、流程的合规监测。”有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目前支付宝“股票”模块已上线“券商直达”功能、腾讯自选股APP上线“交易”板块、京东金融也可为券商提供开户导流服务。

三方导流规则有望透明化

券商通过第三方平台展业是长期以来的普遍现象。

目前在部分门户网站以及股票社区类APP上依然存在股票、基金、私募、个人养老金开户通道,通过第三方平台开立股票账户一般会给新用户优惠利率,并向客户推荐利率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

此前证监会在《管理规定》的起草说明中表示,证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有利于提高获客能力和服务效率,但也显现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

一是业务合规风险。相关主体可能借助为证券公司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机会,混淆业务活动和技术服务的边界,违规开展证券业务。

二是技术安全与数据安全风险。相关主体可能非法截留、获取投资者开户、交易等敏感数据,其负面行为、技术风险可能传导至证券公司。

三是对行业生态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相关主体可能利用优势地位获取不当利益,或者开展竞争性报价,影响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

同时,《管理规定》中明确证券公司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原则,证券公司是向投资者提供证券服务的责任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不因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而免除。证券公司应当遵循业务独立、技术安全、数据保密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业务规则从事业务活动,维护证券行业正常经营秩序,并持续跟踪评估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合规性及安全性。第三方机构仅限于为证券公司提供网络空间经营场所等信息技术服务,不得介入投资者招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接收交易指令等证券业务活动的任何环节。

“新规的出台对券商与互联网第三方平台的合作更加透明化、阳光化,目前大家还都在等细则出台。”某券商数金部领导向记者表示。另有接近监管人士向记者表示,相关政策即将出炉,其中一大亮点是提及通过数字化手段保障技术安全与数据安全。此前征求意见稿中提到,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持续监测证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情况,可以采用渗透测试、漏洞扫描、集中平行监测和信息技术风险评估等方式开展现场检查及非现场检查。

这不是业内首次传出三方导流新规将重启。

2022年2月,证监会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029号建议的答复。对这份题为《关于对从事金融信息中介和交易撮合服务机构加强准入管理的建议》的答复中,证监会表示,将适时推动证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相关规定的制定出台。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三方导流新规,在上述答复中涉及的《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办法》、《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均已出炉。

三大头部互联网平台

已上线股票开户功能

“大概从两周前开始传出三方导流新规重启的消息,”某头部券商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券商均已开始向头部互联网平台询价,并进行相关技术方案对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东方财富、同花顺、大智慧、雪球、新浪财经等头部股票交易类APP一直存在股票开户导流等服务。

与此同时,支付宝、腾讯自选股、京东金融纷纷加入券商开户导流大战。其中支付宝APP“股票”模块,在“首页”、“自选”、“市场”三大模块基础上,新增了“券商直达”模块,为安信证券、国信证券、兴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财通证券等券商提供股票开户导流服务。腾讯自选股APP“交易”板块为华林证券、中山证券、国金证券提供7x24小时在线开户服务。京东金融APP为国信证券、中国银河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华西证券、国金证券、东吴证券、安信证券、长城证券等券商提供开户导流服务。

“目前互联网平台的相关服务比较低调,没有过多公开宣传,主要是还在等待相关细则落地。”某互联网平台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支付宝加入券商导流大战,可能会使得整个导流格局产生很大变化。”有券商相关人士表示。

哪些上市公司将受影响?

《管理办法》对第三方网络平台的资质进行了规定,要求相关机构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并对银行、保险公司平台导流作出规范。

从资本市场反馈来看,近10天以来,同花顺(300033.SZ)股价飙升。

相关数据显示,3月17日暴涨14%后,同花顺连涨7个交易日,在3月27日上午更是创下210.02元/股的股价历史新高,较3月17日开盘时涨逾75%。

有市场人士猜测 同花顺股价飙升与三方导流政策重启息息相关,事实上,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收入对同花顺的营收贡献近年来显著提升。2022年年报中,同花顺表示,由于客户对公司广告业务需求增加,以及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提升广告投放效果,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收入增加。2022年全年同花顺录得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15.265亿元,同比增加18.88%,占营收的比重从2021年的36.58%提升至2022年的42.89%,该项业务毛利率达到94.82%,是同花顺毛利率最高的分支产品。

但值得关注的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第三方网络平台的收费模式, 要求按全成本核算的费用支付总额不得超过证券公司在第三方网络开展证券业务活动净收入的30%,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了解到,同花顺目前该项费用收费比例为50%。

这意味着同花顺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毛利率或将下降。

上市公司指南针(300803.SZ)同样通过金融信息服务积累的客户资源和流量入口优势,与证券公司合作,吸引投资者开户、交易从而收取广告费用。2022年上半年,指南针广告业务获得收入约2690万元,占总营收9.08亿元的比重为2.96%。

此外,东方财富(300059.SZ)2022年获得的互联网广告服务收入为7514.05万元,同比减少8.27%,占总营收的比重为0.6%。而对于大智慧(601519.SH)来说,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为其第五大主营业务,影响也相对较小。

“我们选择第三方合作平台主要还是看该平台是否有持续的流量来源,关注成长性和持续性。”一位沪上券商数金部领导向记者表示,会选择备案过的三方平台进行合作。

除了第三方网络平台之外,新规提到,证券公司租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的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的,证券公司与相关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应当存在股权控制关系,或者由同一金融控股公司控制。

这或许意味着,同一金控平台旗下同时拥有证券、银行牌照的机构,如招商证券、光大证券、平安证券等将同时获得来自集团内部的渠道流量,而相关合作将成为排他性合作。

END

►►►

往期荐读

信托业务分类新规正式下发,设置三年过渡期

三家国有大行密集发行二级资本债 提前用完监管单次批复限额

4个月内184家江苏国企宣告退平台:为什么,有何影响?

责任编辑:


作者丨黄子潇

编辑 | 孙超逸 辛继召

设计丨梁俏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赵熙楠

随着“跨境理财通2.0”监管规则发布,参与金融机构扩容名单陆续明确。

2月5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独家获悉,跨境理财通2.0扩容后的首批证券公司名单已基本确定,以注册于大湾区的头部券商为主。首批参与券商总数或达6家,以“南向通”业务为主。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相关券商将跨境理财通2.0视为财富管理业务突破的重要契机,正在紧锣密鼓地升级APP,以争取抢先布局。

在跨境理财通业务上,先行一步的银行碰上新军券商,跨境财富管理风云再起。去年12月,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证监局等监管六部门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并将于2月26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跨境理财通”将迈入2.0阶段。

其中的变化是,将此前在银行试点的“跨境理财通” 扩容至证券公司。

放眼证券业,跨境业务正在高速增长。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场外业务运行情况通报》,券商跨境业务存续规模已于2023年11月突破万亿,达到10214.09亿元。

作为新进者,券商如何抓住新机遇实现业绩突破?而作为先入者,银行如何巩固自身先行优势将业务做细做深?“跨境理财通”这块新大陆,已成为金融机构必争之地。

多家大湾区券商

或将参与

“跨境理财通”是专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者的一种跨境投资渠道。作为金融业最具创新活力的地区之一,大湾区坐拥广深港三大城市,不少知名证券公司选择落户大湾区。

据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名录,截至2023年12月,名单中146家证券公司中,共27家注册地位于广东,其中深圳22家。广东的27家券商中,不乏知名券商,规模靠前的包括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国投证券(原安信证券)等机构。

一位业内人士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因为“跨境理财通”是基于大湾区的业务,则第一批试点的券商也为大湾区机构为主。具体而言,主要为在广东本土注册,并且在香港拥有分支机构的证券公司。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已有6家证券公司将参与“跨境理财通”的首批券商试点。一位券商人士表示,目前尚未正式发文,预计下半年会正式展业。“几家参与券商为了抢占先机,都在紧锣密鼓地更新系统、更改APP,普遍都将其视为重要的新业务。”

此外,他还告诉记者,经过多方沟通,首批参与券商将以“南向通”业务为主,即向内地投资者提供港澳金融机构代销的理财产品。

回顾“跨境理财通”试点的两年半,“南向通”的规模历来远高于“北向通”。据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官网,截至2月3日,“南向通”已用额度506847.66万元(占比3.38%),“北向通”已用额度23216.85万元(占比0.15%)


券商与银行的

“攻”与“守”

近年来,银行的财富中收、券商的经纪业务面临压力。随着内地的跨境理财需求与日俱增,“跨境理财通”成为了二者争夺这片新蓝海的桥头堡。

观察在香港展业的证券公司,其中不乏中信里昂、国泰君安国际、广发证券(香港)等中资券商。

与试点的内资银行与港澳的外资银行进行“结对”类似,证券公司也需要与在港澳的相关机构进行合作。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首批试点券商的合作机构将以他们在香港的分支机构为主。

在业务开展上,银行和券商各有优势。

首先,券商的优势主要在于展业机制、开户便捷和权益产品上。上述人士分析指出,银行各分行需要考核存款。每逢季度末,将资金划转到其他分行,甚至其他法人银行,会遇到较大的阻力。而证券公司作为一个代销渠道,并没有季末存款的考核。

其次,在开户方面,券商的线上开户将成为另一大优势,有望应用在“跨境理财通”的开户上。而银行开户则需亲临网点。目前虽有银行将部分流程挪至线上,但仍仅限于预审和签约预约,之后仍需要前往线下网点签约。

一位跨境理财通投资人士对记者表示,她于去年12月末在一家股份行办理开户,至今已历时一月有余,其位于香港的“结对行”的额度审批仍未通过。她直言,为购买“南向通”做准备,已将内地银行的部分定期转为活期,但审批迟迟不下,影响了些许收益。

此外,相较于银行,券商代销的基金中权益类产品占比更高,券商本身的投研实力也更强。

但券商的展业也绝非一帆风顺。香港财富管理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中资券商面临着瑞银、高盛等外资巨头的竞争。记者从香港证监会官网获悉,2023年9月,香港券商(持牌法团-联交所参与者)共555家,远多于内地的146家。

上述业内人士坦言,“过去几年,位于香港的分支机构连年亏损,他们已将‘跨境理财通’视为第二春。”

而商业银行,则是在先入优势、获客渠道、规模体量等方面拥有优势。

作为最早一批“跨境理财通”的试点机构,银行具备先入优势,已与两地的资管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因此,新规仅出台一周不到,银行的动作最快,恒生银行表示拟将“南向通”产品增加至超过220只,渣打银行也表示将增加至超过140只。

同时,相较于银行渠道,券商在获客途径上并不具备优势。例如中国银行,在香港同时作为三家货币发行银行之一,在跨境网点数量和客群基础上具备优势。

此外,面对难以预测的市场行情和内地下行的利率,银行可以提供更稳定、利率更高的境外存款产品。

长期来看,“跨境理财通2.0” 对银行和券商都是利好。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对于名单内合作银行,政策利好带来跨境理财通业务增量,有利于提升财富中收与客户粘性;对于新增名单内证券公司,更丰富的产品谱系或有利于新增拓客。中金建议上述机构应重视优化系统对接效率、简化客户签约流程,以降低居民投资及客户经理销售的摩擦成本。


从QDII到跨境理财通

近年来,内地投资者的境外投资需求与日俱增。据证券业协会《场外业务运行情况通报》,券商跨境业务存续规模已于2023年11月突破万亿,达到10214.09亿元。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2023年新发QDII基金数量达到60只,刷新历年新高。

此前,经由QDII的间接投资是内地投资者进行跨境投资的门槛最低、较为常见的做法。

QDII是在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允许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基金公司的QDII资格需要监管部门审核,投资额度需要外管局额外审核。因此,许多QDII产品面临着外汇限额问题。

近期,多只热门QDII基金发布限购公告,背后有着QDII限额的原因。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记者从蚂蚁平台获悉,建信纳斯达克100指数将日申购限额设置为了100元,而近期热门的工银瑞信印度市场基金,目前总申购上限更是仅为100元。

跨境理财通则允许大湾区投资者直接跨境开设和操作投资账户,2.0版本将单个投资者的投资额度从100万元人民币提高到300万元人民币,为跨境投资的深度参与者提供了充足的额度。